?

困難面前逞英雄

1966-08-17 03:19曹憲文
中國青年 1966年5期
關鍵詞:三害群眾觀點蘭考

曹憲文

焦裕祿同志的模范事跡,章章頁頁都閃爍著強烈的毛澤東思想的光輝!

應當如何對待困難?——是其中重要的一章。

焦裕祿同志是在內澇、風沙、鹽堿“三害”最嚴重的時刻來到蘭考的。風沙打毀了二十萬畝麥子,水澇淹壞了三十多萬畝莊稼,鹽堿地上有十萬畝禾苗堿死,全縣的糧食產量下降到了歷年的最低水平。困難是多么大呵!

面對這么大的困難,焦裕祿同志是怎么想的呢?“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薄@就是他的想法,他的回答,他的態度?!袄щy面前逞英雄”,這句話說得多好??!它反映了無產階級的革命堅定性,它顯示出無產階級革命戰士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它洋溢著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

“困難面前逞英雄”這種精神,是建立在深厚的階級感情基礎上的。焦裕祿同志,對勞動人民,對階級兄弟,滿懷著深情。他說:“我們對蘭考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币徊菀荒炯纳钋?,是他對人民懷有深厚的階級感情的表現。正是這種深厚的階級感情,使他產生了“困難面前逞英雄”的高度責任感?!叭Α辈怀?,決不罷休;“不達目的,死不瞑目”。自然災害嚴重么,沒有什么了不起,這正“是個大有作為的地方”。在他看來,困難越大,英雄就越有“用武之地”,就可以為階級兄弟更好地“鞠躬盡瘁”。缺乏這種深厚的階級感情的同志,如果在三年前被分配到蘭考這樣的地區工作,那他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在這么一個鬼地方工作,真是倒了八輩子霉啦”,哪里還談得上什么“困難面前逞英雄”呢!

“困難面前逞英雄”這種氣概,又是建立在牢固的群眾觀點基礎上的。在焦裕祿同志看來,群眾的力量是最偉大的,只要依靠群眾,就能在“困難面前逞英雄”。他認為,蘭考“有三十六萬勤勞的人民”,天大的困難,也能“殺出條路來”。他說:“我們運用人民公社的力量,一百人,一千人,一萬人,十幾萬人,干一年,二年,三年……,豈不是把駭人聽聞的沙丘變成了錦繡!”這些話說明他的群眾觀點是多么的強。常言道:“人定勝天?!蔽覀兘裉斓摹叭恕?,是集體的“人”,是革命的“人”,是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人”,難道還有什么“天”不能戰勝的嗎!“英雄不識艱難字”,就是因為英雄“目中有人”——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組織起來的革命群眾;依靠這樣的群眾,世上任何的艱難都能夠戰勝。在困難面前強調“條件太差,沒有辦法”的人,原因之一就是他們“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看不到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

“困難面前逞英雄”這種豪情,又是建立在辯證的思想方法基礎上的。焦裕祿同志是用全面的和發展的觀點來看待客觀條件的。他不僅“見到”沙丘、澇洼窩、堿地的不利的一面,而且“見到”這些地方可以栽樹、種蒲等有利的一面;他不止是想到“三害”的困難,而是進一步想到治住“三害”后就能變成一片綠林、魚塘、一片青。這就是他看問題“高人一著棋”的地方。這“一著棋”,就是辯證法的觀點。正是因為他“高人一著棋”,所以他能從困難中看到希望,能從不利條件中看到有利因素,信心百倍,勇氣十足,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人們的腦子里,如果沒有這著“棋”,只是片面地、靜止地看問題,那他就會被困難所嚇倒,垂頭喪氣,失掉信心。

這種階級感情,這種群眾觀點,這種思想方法,來自偉大的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使焦裕祿同志建立了深厚的階級感情;毛澤東思想,使焦裕祿同志具有了牢固的群眾觀點;毛澤東思想,使焦裕祿同志掌握了辯證的思想方法。

學習焦裕祿同志的事跡,一定要把如何對待困難這一章學到手;學習焦裕祿同志“困難面前逞英雄”的革命氣概,一定要把毛澤東思想學到手。

猜你喜歡
三害群眾觀點蘭考
《世說新語》:周處除三害
又訪蘭考
“三清一改”靚蘭考 人大代表作示范
周處除三害
“互聯網+履職”:蘭考人大代表的新行動
蘭考交卷
周處勇除“三害”(下)
周處勇除“三害”(上)
中國共產黨與馬克思主義群眾觀
現代語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