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大哈嘗甜頭

1984-11-01 03:34王梓坤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4年11期
關鍵詞:內圈馬大哈赤道

王梓坤

我的性格豪放大方,不拘小節,專愛抓大事。凡是小數點后的數字,我覺得太羅嗦,全得靠邊站。在我的詞典里,圓周率π等于3,而不是什么3.14……。別人借我3.1元,我只要他還3元;同樣,我借小李3.9元,也只還3元,人家絕不怪我。就是這個脾氣嘛,有什么辦法!不過去年碰到了一點小麻煩。我買了一張火車票,13點25分開。我照例抹掉25分。誰知我大搖大擺來到車站時,那趟車早已溜之大吉。我生了半天氣,好容易才悟出個道理來。原來我把13點錯記成3點,忘記了時間是12進位。從此,我特別重視進位,壞事變好事,這對學電腦很有好處。電腦用2進制,譬如5=1.22+0.21+1.20,所以在2進制中5應記成101;同樣,6為110,8為1000等等。

有一次,小李問我:“有人繞地球赤道走一圈,他的頭和腳所經過的距離是一樣長嗎?”我毫不思索地說:“當然一樣,難道頭和腳還會分家!”小李搖搖頭,說:“咱們打個賭,誰輸了誰在地上爬個大烏龜?!苯又f:“假定這人身高a米,赤道可近似地看成一個圓,半徑設為d米。那個的頭共走2π(d+a)米,腳只走2πd米,所以頭比腳多走了2πa米?!毙±钫f得對,我只得認輸。他還說,這個差額與地球的半徑無關,即使繞月亮走一周,還是差這么多。這使我聯想起賽跑時,外圈與內圈的差是一常數;不管內圈多大,這差是不變的。

碰了兩次釘子,我認識到自己那份馬大哈勁兒得改一改,于是變得細心起來,對數學逐漸有了興趣。辛勤不負苦心人,我居然有了一點小發現??茖W研究的第一步是要善于提出問題。伽里略首次計算光速,康德討論天體的起源,都推動了科學的發展。彼何人耶?余何人耶?有為者亦若是。為什么我不向他們學學呢?幾何書上說,兩個三角形,只要對應的邊都相等,就是全等的。我由此想起:這對于四邊形也正確嗎?我立刻畫了兩個圖,很快就知道答案是否定的。那么,還要加什么條件呢?我想了一夜,興奮得睡不了覺,最后總算有了眉目。兩個四邊形甲與乙,如果它們的內角都小于180度,而且甲的四邊和一條對角線分別與乙的對應的邊和線相等,甲與乙就必定是全等的。我沒有就此止步,接著又研究五邊形、六邊形……。

我高興極了,這雖然微不足道,但對我卻是一件大事、一個新的起點。以前做練習,題目和答案都是現成的。這次則不然,自己出題自己做,對我來說,題目和答案都是新的??茖W研究貴在創新,我也嘗到了一點小甜頭呢!

小李在分享我的喜悅時說:

“你的π還是3嗎?”

“不!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p>

(題圖:李立)

(天祥摘自1984年2月15日《北京晚報》)

猜你喜歡
內圈馬大哈赤道
勇攀赤道雪峰
“馬大哈”的由來
基于Workbench下深溝球軸承內圈模態分析
差速器軸承內圈壓裝異響的研究
無限追蹤
環球旅行
汽車減速器
最熱的地方不在赤道
馬大哈畫畫
水龍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