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涼能療疾

2000-06-04 21:23馮保善
博覽群書 2000年10期
關鍵詞:吳敬梓試論經學

馮保善

陳美林先生是我國知名學者,他的學術論文,我素所愛讀,不少篇目,甚至讀過多遍。然而,在得到他新近于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自選集《清涼文集》后,仍不禁滿懷欣喜,用了不長的時間,又重新捧讀一過。

《清涼文集》凡八十余萬言,選編文史論文七十三篇。從其所收篇目,也即從作者的治學范圍,便能感受到著者學問的淵博。書中除小說戲曲的探研外 , 又論及山水旅游詩、比較文學、文學史學、儒學對文學的影響、武則天與唐代儒釋道之爭的關系等,再從唐代詩人杜甫、晚明學者張岱到清代八股大家劉子壯、學者程廷祚、翻譯家辜鴻鳴,也都有列論,做了深入細致的研討。僅此,已可見出其文史哲諸學科的融會貫通,而與畫地為牢者迥異。

陳先生以吳敬梓及《儒林外史》研究蜚聲海內外,為學界交口贊譽,《清涼文集》收錄該方面論文38篇,從作家家世生平考訂,思想淵源探討,到《儒林外史》思想藝術的闡發評析,鉤稽排比,燭幽索隱,慧眼獨具,見解精到,更令人嘆服心折。如其考訂吳敬梓家世生平,從吳敬梓詩中所稱“阿翁”病逝與吳霖起去世時間不合,吳霖起去世與吳敬梓考取秀才喪父相左,吳敬梓自稱“吾鮮兄弟”及有伯兄仲兄矛盾,以及文獻記載的遺產之爭,旁征博引,考出吳霖起為其嗣父,吳雯延乃其生父,就既顯示出其心細如發,別具只眼,也體現了他學養的深厚。再如探討吳敬梓與科學技術,與六朝風尚和文學,與佛教異端,與經學,與顏元李的學說,與魯迅的異同等等,更非有博恰之學不辦。

富于創造,新見疊出,多有發現,則是《清涼文集》學術生命力的所在,也是奠定陳先生今天學術地位的重要方面。

在吳敬梓與《儒林外史》研究中,陳先生提出了吳敬梓生父嗣父說、十八歲進學說,考證出吳家失襲之“轉弟”為吳鳳,吳敬梓第三子蘅叔名吳,發現康熙《全椒志》并從中覓到吳敬梓的先世資料,最早具體闡發論述吳敬梓與顏李學說、與六朝風尚文學、與經學、與科學技術之關系,首先闡發《儒林外史》是全面反映知識分子生活的長篇小說等,而多方位有系統的研究,才形成了他自己的《儒林外史》研究體系。

此外,如其提出董、王《西廂記》的產生在于當時相對的“太平多暇”;從說唱文藝的訴諸聽覺探討董解元《西廂記》的藝術個性;發現并論述沈嵊的《息宰河》傳奇;考辨南京圖書館藏《秣陵秋傳奇》非莊逵吉所作,不產生在清乾隆朝,而為他人所作,時代在道光朝;發現《水滸傳》又名《宋元春秋》并評介劉子壯其人及其《宋元春秋序》等等。無新不作,可以說是陳先生撰文突出的特點,正因為銳意求新,在他的文章中,便鮮見因襲或撮合,其每篇文章,也都有著沉甸甸的分量。

宏觀大論如《重視對文學史著作的研究工作》、《試論儒學對文學之影響》、《中國傳統戲曲簡述》等固然顯示了陳先生的宏通與高屋建瓴,即如微觀論題,他也總是將其放置在歷史或哲學文化的背景下,進行審視與關照,如談吳敬梓的經學思想,從經學的遞嬗、漢宋學之爭、吳氏友人的觀點等多方面比較中,指出其具體內涵;如探索吳敬梓的思想淵源,從思想史、科學史、文化史乃至其家族傳統等,多角度闡析。而視野的開闊,見識的宏恰,使得其研究具有了不同一般的力度。

早在1980年,陳先生就發表了《也談比較文學史》,既強調了比較文學研究的重要,也做出了具體的研究實踐。在他的研究中,比較研究的運用非常普遍,也駕輕就熟。專題做比較研究的,如《魯迅與吳敬梓》、《試論〈金瓶梅〉對〈儒林外史〉和〈歧路燈〉的影響》、《試論元雜劇對明清雜劇的影響》、《試論雜劇〈女貞觀〉和傳奇〈玉簪記〉》、《試論儒學對文學之影響》等,或闡發其影響,或比較其異同,都是專門的比較研究論著。而一些具體單方面的文章,也往往引進比較的方法,如《試論〈儒林外史〉的結構藝術》,既征引巴爾扎克、列夫·托爾斯泰、果戈里的理論,又以薩克雷《名利場》、契訶夫《我的朋友們的生活故事》的寫作實踐,批駁了所謂《儒林外史》結構乃非有機結構之說,在比較中,找到了強有力的依據。

《清涼文集跋》中說:“讀書作文,只能‘涼作,不宜‘熱炒?!庇终f:“此編中的文字當然不是華星秋月之章,但也確實是從‘清涼中得來,如果目迷五色,心有旁騖,怕連如此不經之文字,亦無從寫就?!弊x先生語,誠令我輩晚生后學驚悚,如服清涼散,心中的些許輕狂,幾縷浮躁,都如煙散盡。在學界疾呼學風浮躁并強烈呼吁重整學風的時候,多些像《清涼文集》這樣的真學問真文章,當能為療治病態學風,產生一定的療效。

猜你喜歡
吳敬梓試論經學
試論同課異構之“同”與“異”
評《明初經學思想研究》
吳敬梓“休說功名”
吳敬梓是個敗家子?
經學與當代中國
單寶塔詩
試論音樂與文學的關系
魏晉南北朝經學的演變與更新
海峽兩岸鄭玄學術研討會開幕辭
吳敬梓“暖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