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下龍種,收獲跳蚤

2004-02-02 20:55陸邵陽
中國新聞周刊 2004年2期
關鍵詞:賀歲片國產電影馮小剛

陸邵陽

2003年,中國電影注定又是一個尷尬的年份。無情的電影市場似乎還是在捉弄中國電影人,在這塊越來越貧瘠的土地上,我們勞作,但沒有得到期待的收獲;我們——

這個結局看上去還不錯。從2003年賀歲無片,到2004年賀歲3大類型片聚首,《手機》、《無間道3》和《玉觀音》,三檔強勢影片似乎給2003中國電影市場畫上了一個完美而熱鬧的句號。

然而,紅火的賀歲片背后是2003國產電影尷尬的頹勢。

回望2003年,中國生產國產電影120部左右,較2002年的100部有所增加。從“百花”盛開到“金雞”高唱,中國國產電影照例顯現一派歌舞升平;從民營企業喜獲獨自制片和合拍片的資格,到電影的審查、發行門檻明顯降低,以及電影分級制度和電影法的呼之欲出。2003年中國國產電影從跡象上,給人帶來蓄意待發的激動。

遺憾的是,事實和人們的愿望相反。

大陸電影市場到底有多嚴峻?

都知道現在的國產電影是在夾縫中求生存,但是,它的生存狀態究竟有多惡劣,似乎沒有人仔細想過。香港著名導演劉偉強(《無間道》導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內地的電影市場,世道在好,前景在好,但是目前內地的電影環境不太好?!?/p>

就目前的中國電影市場看,國產電影在海外大片和“香港制造”的雙重夾擊下,可以說是焦頭爛額,地位也越來越邊緣化了。海外大片、合資影片始終占據了票房的絕大部分,只有馮小剛、張藝謀少數幾個導演還有票房號召力,大部分國產電影不要說盈利,就是保本也變成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2003年中國電影票房大增其實仍是個美麗的泡沫,支撐起全國八九億票房的真實原因是高票價,票價逐年上漲,而觀影人數卻越來越少,熱愛電影的觀眾在大量流失。

去年國慶黃金檔上映的《天地英雄》,何平導演可以說是積十年功力于一役,把自己心中郁積的西部情節徹底地宣泄出來了,影片投資浩大,制作精良,加上有內地影壇最有票房號召力的姜文、趙薇的加盟,所有人都期望和《英雄》一樣,《天地英雄》能再放一個衛星,但事與愿違,在人民大會堂首映的《天地英雄》并沒有橫掃千軍的氣勢,3500萬的收入和《英雄》的2億5000萬票房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盡管如此,3500萬還是占據了2003國產電影票房第一的寶座。

由國際影星鞏俐傾情出演的《周漁的火車》,盡管有實力派小說家北村的原著打底,從影片開拍起,圍繞著孫周、鞏俐、孫紅雷三人的“花邊新聞”就不斷被制造出來,但2000萬的票房收入和投資者的初衷還是有較大的距離?!毒G茶》的演員陣容和《天地英雄》一樣豪華,憑著導演張元多年來在“地上”和“地下”的闖蕩經歷,吸引一批熟客的眼球本應不在話下,但這樣一部針對城市白領的影片,還是沒有得到那些小資的青睞,趙薇和姜文的“忘年戀”并沒有引起太多人的窺視欲。

徐靜蕾是2003年中國影壇的寵兒,美女導演的處女作《我和爸爸》在年度百花獎、金雞獎和華表獎中連獲四項大獎,臺前幕后都有高人相助,但這部被炒得沸沸揚揚的影片還是不敢和那些勢頭強勁的海外大片和港片較量,早就預定2003年下半年上映,可檔期上了又下,下了又上。而由“金牌導演”楊亞洲執導,由倪萍大姐、袁泉評委主演的《美麗的大腳》,票房收入甚至沒有超過100萬,其實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于是,一個悖論出現了,2003年中國電影在產量上是一個大年,但是在市場上卻是一個小年!十分明顯,原因在于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國產影片,在市場上無所作為。單就2003年的120部影片來說,能讓觀眾說出影片片名的恐怕不會超過20部。

孤膽英雄馮小剛

當國產電影面臨著內外交困的局面的時候,只有馮小剛的賀歲片還堅守著最后的陣地?!妒謾C》上映10天票房3500萬,被業內人士普遍看好的《無間道3》在上映兩周后,票房紀錄就被新鮮出爐的《手機》刷新,《手機》完全有把握打破《黑客帝國3》在大陸市場的票房紀錄,而相比《無間道》等影片的巨額投資,成本只有1600萬的《手機》已經大獲全勝了。

馮小剛的電影恰到好處地契合了他的本土化商業策略,馮氏賀歲片成了中國人喜度農歷年的一道“大餐”,他的電影是為數不多的具有市場消費特性的國產片。

雖然很多人對馮小剛的電影嗤之以鼻,但不可否定的是他的電影已經具有“品牌效應”,馮小剛為處在特殊國情中的民族電影的商業化道路趟出了一條出路?!妒謾C》對2003年的國產電影來說,仿佛是一場“及時雨”,給疲軟的中國電影注入了活力。

雖然馮小剛并不能用一以貫之的立場和態度對改革開放中的中國現實提出自己的見解,提供更多建設性的思考,但從馮小剛的電影中,觀眾可以體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經驗和快感!

固然馮小剛的賀歲片離成熟和完美還有較大的差距,他的影片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除了馮小剛自身的才華外,也有一個不容否定的理由,就是別的導演拍攝的娛樂片都處在一個低水平積累階段,水落石出就顯出馮小剛的電影比其他人高出一大塊,馮小剛應該有一個較大發展的空間,他知道觀眾要什么。

但是,他接下來就面臨著如何超越自己的問題。如果我們把《手機》中的“手機”這個物件和新近流行的時髦話語去掉,這部對男人敲警鐘的影片,它的內核其實在《一聲嘆息》里就表達得很充分了。

2004國產電影亟待突圍

在2003年舉行的第四代導演研討會上,某位資深影評家沉痛地說:我沒有看到中國電影的未來。有些從業人員甚至悲觀地認為,所有在中國電影這條路上走的人都是在黑暗中前進!都是懷著不停的失望在走,成功的機會越來越少。

2004年下半年開始,將取消發行公司,變成院線公司。院線公司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買片,所有的片子拿到電影院來放,放多少錢是多少錢。過去那種靠發行公司或靠朋友的幫助買斷一些片子的情況,今后不可能了。導演們在新的一年將面臨全新的、比以往更嚴峻的市場環境。

事實上,情況并沒有糟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中國電影目前的境遇應該說比較真實地反應了中國電影的現狀,暴露的問題也是民族電影發展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問題。它暴露了中國電影多年來的問題和陋習,對電影認識上的偏差,制作上的粗制濫造,人員的魚龍混雜等等?,F在正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短暫的陣痛將換來更規范、合理的電影市場。

2004年初,中國電影局副局長吳克向參加導演年會的一線導演表示,電影現在要走的是產業化的道路,現在的電影功能和以前已有變化,教育和宣傳已退居其次,而娛樂和審美功能已上升為主要功能,這個改變將為電影的創作解放思想。

管理部門已經認識到了“市場”的重要性,這比以前僅僅靠政府的行政命令和題材規劃來發展電影業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一廂情愿地希望娛樂片像好萊塢一樣成為一種產業,這恐怕也不現實。國內的娛樂片創作到現在為止還是一種無序的狀態,——市場是需要培育的,這還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作者系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猜你喜歡
賀歲片國產電影馮小剛
電影攝影機
調查
韓紅三錄《絨花》
馮小剛 不做“假評委”
俄觀眾對國產影片有信心
初三看賀歲片
培根體
馮小剛,領導喊你導春晚
對賀歲片“熱”的“冷”思考
《百花園中迎元旦》電影片名填字游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