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憶我的父親莫宗江先生

2006-01-11 23:55
建筑創作 2006年12期
關鍵詞:建筑

莫 濤

父親是位儒雅的學者,慈祥又多才多藝。記得小時候最開心的就是看父親畫畫。吃過晚飯,父親剛剛坐到寫字臺前,我就迅速地爬上他的膝蓋,給他戴好老花鏡,母親拿來一塊可以畫水彩的紙和筆,父親按照我要畫的主題挑選出合適的水彩顏料……我屏住呼吸,興奮地看著他神奇的筆尖在水、調色盤和畫紙上有節奏的輕輕拂過,魔術般地在紙上浮現出各種夢幻般的風景和神奇的房子。此時,全家早已融入了那畫意中……父親很瘦,身體又差,每次我都是坐到他抱不動我才下來。在我熟睡后,父親才在燈下伏案工作、研究。

淡泊名利一直是他的原則。記得小學2、3年級時,聽同學的父親說起我父親是參加國徽設計的人,就興沖沖地跑去問他,父親卻淡淡地說不記得了。再三追問,他才說:“國徽當年是向全世界的華人征集方案,現在的國徽不是哪一個人設計的,而應該說是全體中國人的智慧結晶?!敝?,我并不知道父親參與清華?;赵O計和之后的與梁思成、林徽因、高莊等先生一起設計國徽的工作。那時,只知道父親的畫讓年幼的我看著非常入迷,對他當年在二戰炮火中的考察和工作熱情羨慕不已。

父親對孩子總是言傳身教。父親小的時候,外婆對他的教育十分嚴格。外婆深知做人文化修養的重要,以至于在外婆嚴厲的管束下,父親從小便在讀書、寫字、繪畫,下棋等方面超出同齡的人。他對自己的要求始終嚴格,但對孩子們卻十分寬容,對我甚至可以說寵愛有加。他并沒有用外婆的方法來要求我們,而是告訴我們什么是正確的和最好的,要求我們做事情應當全力以赴。

在家人的引導下,我和哥哥都學習過小提琴。我當時學琴并不十分情愿,尤其是練習曲。父親開玩笑地說:“你好像在鋸木頭?音樂要用心去學?!边呎f邊接過我手中的提琴,演奏一小段他獨特風格的名曲,每每總會讓全家沉浸在快樂中。就像他常對我們說的——“音樂、文學、繪畫和書法都是培養修養和品位”?;叵肫饋?,父親當年是通過音樂和繪畫,培養我們做人的修養和對藝術的品位,能夠心平氣和地待人接物,同時讓我們的內心更加豐富。記得他說過:“你可以買不起那些藝術杰作,但應該知道它們,懂得欣賞它們?!倍δ咳局?,父母帶我走進了音樂和繪畫的藝術殿堂。

“人天分各有不同,盡你所能去努力了就是好?!庇浿赣H的教誨,我從事二十余年古建筑維修和仿古建筑設計,以及古建筑模型工作。在工作中總是盡可能地追求“更地道一些、再好上點”。帶著對中國建筑文化的欣賞和癡迷去努力。

我對古建筑的著迷,一個重要原因是小時候看父親的《世界美術全集》。這套書內容涉及了雕刻、繪畫、書法、建筑等許多方面。當年,很多看不明白的地方,我就追著父親東問西問。父親工作很忙,為了滿足我,他總留出些時間給我的“十萬個為什么”答疑。不過,有個要求——要我學會分門別類提問一批問題。

一天夜里,我偶然起床,競發現他一邊吃胃藥,一邊在燈下為我查資料,只因為他答應我第二天告訴我問題的答案。從此,我不再限定父親的答疑時間。兒時的我沉浸在探求的喜悅中……

父親從來不孤立地給我講解問題。比如講某個細節,他總是將不同時期的建筑、繪畫結合在一起談。父親一直對建筑史和藝術史進行綜合研究,他認為這兩者是不應該割裂開的。他說:“如果你要了解一個建筑,一定要全方位地去研究,為什么在這個條件下有這個建筑,因為當時在技術上達到了,人們的使用上有需求,國家又有財力的保證,這才有了它存在的條件?!?/p>

父親總是在捕捉我感興趣的東西,并根據這個去引導我學習鉆研,并鼓勵我做這方面的嘗試,在不影響學業的情況下去閱覽書籍,在他看來,因材施教才是合理地促進孩子成長的方式。

父親是個正直的人,始終堅持自己做人的原則。20世紀40年代,他在清華教書的時候,一直跟學生講要“教育救國”。當時,他的一位學生是中共地下組織的小組長。由于身份保密,工作很忙,在期末考試不及格。父親卻不知情,義正詞嚴地說:“學生的天職就是學習好課業,他這樣拿什么報效國家?”后來有人通過樓慶西先生轉告他真實原因,父親這才給了那個學生一個及格,但要求那個學生一定要自己補課。

父親剛正不阿,始終不肯為名利折腰。在他老年的時候常將兩個字掛在嘴邊——“晚節”。他說:“人要注意晚節,更何況我是一名教師?!备赣H離休后,家里生活比較困難。當時我待業在家,生活上有些壓力。恰巧那時有兩家公司出面,希望聘請父親到公司當高級顧問和名譽董事長,做一些鑒定工作,都被他婉言謝絕了。他說:“對學者而言,有些事是不應該做的”。就這樣,我一點一滴地慢慢體會著傳統的文化與現代的文明。

父親直到去世前一天還在工作。他躺在病床上對我說:“等我好一點,你把家里的資料拿來,我發現還有些重要問題沒有解決……如果我不能解決,你就拿給能解決的人,讓后人去做,他們應該比我們做的更好——青出于藍……”這讓我想起17歲生日那天,父親送我的一句話,“淡泊明利、寧靜致遠?!?/p>

回想父親留給我的記憶很多,一直在激勵著我……

(莫濤口述/王雯淼整理)

(感謝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樓慶西教授、李湘君老師提供照片)

作者:莫濤,中國文物研究所傳統工藝工作室特聘技術支持

王雯淼,《建筑創作》雜志社記者

收稿日期:2006年11月

莫宗江先生簡歷

莫宗江(1916-1999年),廣東新會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史分會副主任著名建筑歷史學家。

1931-1946年入中國營造學社,師從梁思成先生研究中國古代建筑歷史,先后為繪圖員研究生、副研究員。1946-1999年在清華大學任教,歷任副教授教授。

1932-1942年營造學社自北京-四川輾轉190縣市,先后實地考察測繪古代建筑遺構約2738處,莫宗江參加考察了其中的123個縣市約2000個遺址、遺構。在此期間,他以長篇研究論文《宜賓舊州白塔宋墓》(刊載于1944年10月《營造學社匯刊》七卷期)《山西榆次永壽寺雨華宮》(刊載于1946年10月《營造學社匯刊》七卷二期)在學術界嶄露頭角,他協助梁思成先生撰寫《中國建筑史》《APictori al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圖象中國建筑史),繪制了這兩部著作的大部分建筑圖,此外,他代表中國營造學社參加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前蜀王建墓考察工作,完成了大部分的建筑雕塑測繪圖和王建墓雕塑藝術的長篇論文,當即受到學術界的高度重視,可惜由于戰亂,論文手稿遺失。新中國成立之初莫宗江先生積極參與共和國國微的設計,是國徽設計小組的主要成員。1951年,莫宗江先生參加文化部文物局“雁北文物勘察團”,完成學術論文《應縣朔縣及晉祠古代建筑》。

1949—1966年,從事清華大學建筑史教學之余,專力研究中國城市建設史和園林藝術并協助林徽因從事景泰藍的藝術創新。遺憾的是,這份論文手稿在“文革”中散失,僅在他指導的研究生張錦秋所做畢業論文《頤和園后山西區的園林原狀造景經驗及利用改造問題》中可管窺他在這一領域的造詣?!拔母铩苯Y束后,莫宗江得以恢復正常的教學和科研,他借指導研究生之機,重新考察了一些重要的古建筑遺構,如灤源閣院寺福州華林寺等,于1979年完成論文《灤源閣院寺文殊殿》(建筑史論文集第2輯),所指導學生的論文《福州華林寺大殿》(楊秉綸、王貴祥鐘曉青等合撰)刊載于《建筑史論文集》第9輯。

20世紀80年代起,莫宗江先生擔任《中國美術全集》建筑卷的學術顧問。

1987年,清華大學建筑系“中國古代建筑理論及文物建筑保護”研究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主要成員為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

1989年,與老朋友陳明達先生合撰《鞏縣石窟寺雕刻的風格及技巧》,在美術史論界引起轟動。

1999年11月,在病痛中仍奮力校閱老友陳明達先生的遺稿《營造法式研究札記》。

1999年12月8日,在北京大學校醫院病逝,享年83歲。

猜你喜歡
建筑
建筑學園(4)
建筑學園(3)
建筑學園(2)
建筑學園(1)
建筑速寫系列
讓人腦洞大開的建筑
建筑與數學
獨特而偉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虛無一反建筑的建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