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關辭格名稱探源及研究概述

2006-10-21 01:25梁鳳居
現代語文 2006年7期
關鍵詞:辭格修辭格雙關

“雙關”這一辭格早在《詩經》《楚辭》《左傳》等中就有所運用,在宋代被稱為“風人詩”或“風言”。在張表臣的《珊瑚鉤詩話》中稱其為“風言”,在葛立方的《韻語陽秋》中稱其為“風人詩”。在吳聿的《觀林詩話》中說,“樂府有風人詩,如‘圍棋燒敗絮,著子故衣然,是也”。明代謝榛的《四溟詩話》稱其為“吳格”,多指物借意。清代李調元《雨村詩話》中稱為“借字寓言”,同代的王士禎《漁洋詩話》中也對這一辭格有所涉及。到了近代,對雙關研究的頗多。1924年我國第一本修辭格的專著唐鉞的《修辭格》出版,盡管唐鉞在《例言》中說:“關于修辭格的要點,總可算是包舉無疑?!钡珜嶋H上并沒有“包舉無疑”,“雙關”這一辭格可謂是“一遺”。1924年徐嘉瑞的《中古文學概論》對這一辭格在書中的第二編第四章第四節專節論之。他將其稱為“瘐詞”,并舉出了“布匹代匹偶”、“絲代思”等十三個用例。在徐中舒的《六朝戀歌》(載于1927年《一般》雜志)中稱其為“諧音辭格”,和徐嘉瑞的舉例相比,新增12例。在1930年王易的《修辭學通論》中將雙關歸入他的“譬喻法”中的“詞喻法”,“詞喻法根于詞句增植想念,而使其語含有復意也。英語中quibble一字足以當之,大抵借音近之一格巧作雙關,或易為滑稽性之他語以資喻飾?!?931年陸侃如、馮沅君《中國詩史》亦稱這一辭格為“庾詞”,并新增三例。真正將這一辭格的名稱定為“雙關”的是1932年陳望道的《修辭學發凡》。陳望道的定義為:“雙關是用了一個詞語同時關顧著兩種不同事物的修辭方式?!薄缎揶o學發凡》中將雙關分為表里雙關和彼此雙關,其中表里雙關又包括兩類(一是單單諧音的,一是音形都可通用,而字義不同,就義做雙關),并新增“道路代道說”、“苦味代苦情”兩例,還指出雙關這一辭格與析字辭格中的借音析字、起興的異同。

對雙關這一辭格的歷史探源論述的較為詳細的是1934年版的趙景深的《修辭講話》,他對辭格的分類依照陳望道的《修辭學發凡》,分為材料上的修辭、意境上的修辭、詞語上的修辭和章句上的修辭。將雙關這一辭格歸入材料上的修辭。他還將鐘敬之的《民間文藝業論》中的《歌謠的一種表現法》中對雙關格的舉例分為“聲同形義并異雙關格”和“義異形聲并同雙關格”兩類。1934年版的章衣萍的《修辭學講話》將辭格分為顯比格、隱比格、寓言格、借代格、夸飾格、擬人格、諷刺格、反覆格、感嘆格,沒有涉及到雙關格。1947年版的田仲濟的《作文修辭講話》中將修辭分為消極修辭和積極修辭。積極的修辭又分為修辭格和辭趣,在修辭格中提到雙關,“用一種語詞同時說出兩種不同的事物,就是雙關”,并將雙關分為表里雙關和彼此雙關。表里雙關分為諧音的雙關和音形都可通用而字義不同就義作雙關,也就是語義雙關。1963年版周振甫的《詩詞例話》中也涉及到雙關,只是一筆代過。1978年版的黃慶萱的《修辭學》中第十六章講到雙關,并將雙關分為字音雙關、詞義雙關和句義雙關三類。并對雙關的原則加以論述,要蘊藉,要風趣,要鮮活。1979年版潘嘉靜《漢語修辭常識》中,對雙關的定義是,用同一詞語關顧兩種不同的事物,產生“表”“里”兩重意思,將雙關分為諧音雙關和意義雙關,它這里的意義雙關既指詞義也指句義。

1980年版的倪寶元《修辭》中將雙關定義為“雙關就是讓一個(或幾個)詞語,一句(或幾句)話關涉到兩個方面的一種修辭方法,雙關主要是利用詞語的多義性或同音(近音)情況構成的,但也有一句(或幾句)話關涉到兩個對象的雙關?!辈㈦p關分為借義雙關、諧聲雙關、對象雙關,這里的對象雙關相當于《修辭學發凡》中的彼此雙關。1982年吳士文《修辭講話》將雙關分為諧音雙關和彼此雙關,諧音雙關是指“利用音同、音近的條件構成的雙關”,相當于《修辭學發凡》中的表里雙關,并認為雙關有表體和本體之分。1982年鄭頤壽的《比較修辭》中對雙關的定義是,“在一定的言語環境里,有意使同一詞語的音形義雙方關聯?!睂㈦p關分為借音雙關、音形雙關、音形義雙關三種。1983年版楊樹達《中國修辭學》中將雙關分為義的雙關和音的雙關。1983年王希杰的《漢語修辭學》中“雙關,就是有意識地使同一詞或同一句話,在同一個上下文中,兼有兩層意義”。分為諧音雙關和語義雙關。1984年版黃裕民的《辭格匯編》“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利用詞的多義和同音的條件,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義在彼,這種修辭手法叫做雙關”。將雙關分為語意雙關和諧音雙關。1984年程希嵐的《修辭學新編》中將雙關分為諧音雙關和寓意雙關。所謂寓意雙關是指除了表面上的意義之外,還有一個意義寓于其中。1984年宋振華、吳士文等主編的《現代漢語修辭學》中對雙關的定義是,“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借助語音或語義的聯系,使語句同時關涉兩種事物,這種言在此而義在彼的修辭方法叫雙關”。并將雙關分為諧音雙關和語義雙關。1986年劉憲成《修辭例句》中將雙關定義為“一個詞或一個語句同時能表達兩種意義”。將雙關分為詞義雙關和諧音雙關。1986年李維琦《修辭學》“字面指的是一個意義,字里卻是指的另一種含義,這種含義才是說話人真要表達的意思,這叫雙關?!睂㈦p關分為字詞雙關(包括諧音和借義)和語句雙關(借義)。1988年,常棣、蔡鏡浩《文言修辭概要》中將雙關分為諧音雙關、借義雙關和指稱雙關,所謂指稱雙關是指因詞句關涉的對象不同而造成的雙關。

1991年,成偉鈞、唐仲揚等主編的《修辭通鑒》對雙關的描述頗詳,并將其分為諧音雙關、同字雙關、語義雙關、表里雙關、多義雙關、借物雙關、對象雙關、歇后語雙關、語義雙關。1994年,倪寶元《大學修辭》中將雙關歸入兼義或變義組合而成的辭格,并將其分為諧音雙關、借義雙關、對象雙關。1996年王希杰《修辭學通論》從合作原則這一新角度對雙關的存在基礎、運用方式以及分類進行了論述,角度獨特,觀點新穎。1997年,劉煥輝《修辭學綱要》指出雙關格是一種典型的兼義組合方式,并將其分為借義雙關、暗示雙關和諧音雙關。2002年張會森《修辭學通論》中的雙關直接等同于諧音雙關。2004年陳汝東《當代漢語修辭學》中對雙關稱其為含蓄委婉法,對雙關的含義、種類功能和運用分別給予闡述。2004年王希杰《漢語修辭學》將雙關定義為有意識的使同一個詞語、同一句話在同一個上下文之中同時兼有兩層或兩層以上的意思,并將其分為諧音雙關、語義雙關和語法雙關。

最近對雙關研究得最全面最詳細地要看2004年鐘玖英的《修辭學理論新探與現象分析》。在雙關范圍新論中指出,20世紀60年代前,雙關一般主要運用于詞語層級;20世紀80年代,雙關存在于句級層面;到了90年代,認為雙關存在于語言的各個層面,從語素、詞、短語、句子到句群,鐘玖英又提出了語段和語篇雙關。在雙關類型初探中指出,根據雙關構成的材料,可分為語音雙關、語義雙關、語法雙關、語境雙關和漢字雙關;根據雙關所所包含的語義是兩重還是多重,有雙解雙關與多解雙關;根據表達者對雙關的表里含義的取舍的態度,可分為選擇雙關和取舍雙關;根據雙關的指涉對象是單向還是雙向,可分為單向雙關和雙向雙關(對象雙關);根據雙關效應實現的步驟是一次還是兩次,可分為一次雙關和多次雙關;從表達者在創造雙關時,是單純運用了雙關一種手法還是將雙關與別的修辭手法融合在一起看,可分為單純式雙關和融合式雙關。此書還對雙關的功能加以論說,從雙關的修辭功能、社會功能、游戲功能三個方面加以闡述,最后還涉及到雙關的文學功能以及語境對雙關編碼的制約作用??偲饋碚f,鐘玖英在總結了前人對雙關的研究基礎之上,又開辟了其研究的新視角,得出新結論,使人耳目一新。

參考文獻:

[1]唐鉞.《修辭格》.192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

[2]徐嘉瑞.《中古文學概論》.1924年,亞東圖書館出版.

[3]王易.《修辭學通詮》.1930年,神州國光社影印.

[4]王希杰.《漢語修辭學》.1983年,北京出版社.

[5]倪寶元.《大學修辭》.1994年5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6]劉煥輝.《修辭學綱要》.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7年5月第2版.

(梁鳳居,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

猜你喜歡
辭格修辭格雙關
朱自清散文寫作的遣詞造句藝術
Stabbing Pain with Words
修辭格在高考英語中的應用
二語教學中的辭格教學
淺談高中英語常見修辭格
漫談修辭研究的起源
雙關
淺談陜北民歌歌詞中常用修辭格的英譯
試論對修辭主體建構夸張文本的心理分析
一語雙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