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宴》之后,“中國大片”往何處走?

2006-12-01 11:55
電影評介 2006年20期
關鍵詞:夜宴無極哈姆雷特

孫 琪

[摘要]“中國大片”繼《英雄》、《十面埋伏》、《無極》之后,至如今的《夜宴》,其大而空的特點日漸明顯。這些走向國際的大片很容易讓西方人誤讀中國傳統文化,《夜宴》影片中“中西合璧”的技術處理更是會加深這種誤讀。[關鍵詞]《夜宴》中國大片中西合壁

馮小剛,這一中國影壇特立獨行的人物,終于耐不住“我行我素”的寂寞,緊跟張藝謀、陳凱歌之后步入了制造“中國大片”的行列。何謂“中國大片”,此乃又一向西方學習之產物,具體來說是從好萊塢“拿來”之物。產自中國的大片,即大投資、大制作、大導演、大明星、大場面、大回收(即票房和在國內外的受觀注率)之作。這幾“大”特點完全可以從《英雄》、《十面埋伏》、《無極》等影片看出,《夜宴》也沒有偏離這條軌道。像好萊塢大片一樣,中國大片的定位也是面向國際的,是要給全世界人看的,它不僅想獲得本土的認同,同時也想,甚至更想獲得西方人尤其是好萊塢的認同。然而中國人和西方人的口味畢竟不同,甚至相差甚遠,因此如何能夠恰當而完美地將本土文化通過電影展示給世界,是一個頗為困擾大導演們的問題。

導演們無疑都明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距離產生美。神秘、深邃而極富魅力的中國傳統文化顯然比現代中國更吸引人們尤其是西方人的眼球。僅僅一個古典的背景,就足以使故事看起來變得非?!昂裰亍?。所以,這些導演都無一例外地選擇了古裝戲,并且都成為唯美主義追求者。他們選用傾城傾國的面孔,配以美麗飄逸,極盡考究的衣飾:適時展示一下經過精心設計和處理的中國武術文化,并繪出一副渾然天成、色彩怡人、視野開闊的大自然背景圖:再配以或美妙悠揚或凄然憂傷的仙樂,最后還不忘對這些元素進行整合,使其有種整體感,用古人語就是“天人合一”的味道,這便是中國大片給予觀眾的視聽感受。通過這種感受,影片告訴我們,這就是傳統,就是古代中國。這一切似乎無可厚非,因為電影是藝術,藝術就要展示美,就算是虛構的完美也未嘗不可。但這些流于形式的美從消極方面來說也使得影片仿佛成為綺麗而空虛的宮體詩,絢麗的形式壓倒了本來就經不起推敲和玩味的內容,這不能不說是中國大片的硬傷。

必須承認,《臥虎藏龍》實際上開創了中國電影的一個新時代,也開了中國導演們的眼。之后的大片都在向它學習,但卻又都和它不一樣。在形式上后者似乎將前者的唯美因素發展到了一個極端,在內容上又完全不及前者充實。如果說《臥虎藏龍》還給人比較自然和真實的感覺的話,那么后面的大片則越來越“人為”和故弄玄虛了。難怪有人感嘆:《臥虎藏龍》之后,古裝大片都一個樣了。孟子日: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中國的大片顯然需要充實自己,正所謂有容乃大。否則,當觀眾們對“大片”之“大”不再新鮮的時候,它的路恐怕也就走到盡頭了。

中國大片到了《夜宴》,給觀眾們帶來了什么新的東西呢?一直走平民化道路的馮小剛,此次改弦易轍投向主流,還保留了多少自己的特色?很可惜,《夜宴》一與之前的《無極》等并無太大不同,依然是形式壓倒內容,美則美矣,故事并不新鮮,道理也并不深刻,所謂的內涵多是通過生硬的臺詞表達出來。慣于導演喜劇的馮小剛堅信自己同樣可以拍出成功的悲劇,認為《夜宴》“是對長期被世界誤讀了的‘偽民族化中國符號的一次撥亂反正”。然而筆者卻認為,《夜宴》似乎對中國傳統有著更深的誤讀,它不僅沒有還原傳統,還如此明目張膽、頗含用心地搞了一次半生不熟的“中西合璧”,簡直有點不倫不類。

《夜宴》——從片名,到內容和形式,都有著“中西合璧”的痕跡,有古典歐洲的影子。

從片名看起,中國人對著印有這兩個字的電影海報,大概會想到“鴻門宴”,又或者是韓熙載的夜宴圖,于是觀眾難免猜想,這里面必定大有故事:如果是西方人呢,對著它,恐怕腦海里會不由自主地冒出基督教“最后的晚餐”,因為它們同樣是晚宴,同樣有陰謀和背叛,也同樣是悲劇。由這種相似性直接衍生的便是可比性,有可比性則更易引起觀注和談論。由此看來,這個片名的確是“寓意”深刻并且適用性極強的,完全可以收到讓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都能對號入座的看出內涵或故事來的效果。從這一點上,“夜宴”似乎比“無極”、“十面埋伏”等更聰明、更策略。

再看內容,整個故事怎么看怎么像莎士比亞的戲劇《哈姆雷特》?;蛘呖梢哉f?!兑寡纭肥歉鶕豆防滋亍犯木幎鴣?。二者的背景都是宮廷,主要人物基本一樣:篡位的叔叔,改嫁的皇后,王子,大臣,大臣之子和大臣之女。故事線索主要是篡位者要謀殺王子,王子則要向篡位者復仇。不同的是《夜宴》里的皇后變成了王子的后母,且多了一重王子情人的身份,于是《夜宴》的情節似乎就比《哈姆雷特》更為復雜。另外,兩個劇的劇情也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叔叔毒害皇帝,送王子去國外并借機謀殺王子,王子在眾人面前導演一場別有用意的戲,以及最終使王子命歸黃泉的有毒的兵器,如此等等。盡管馮導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已經強調前者只是脫胎于后者的一個“角色”,講的是完全不同的故事。[1]但觀眾們還是喜歡把前者稱為中國版的《哈姆雷特》。然而必須承認,《夜宴》畢竟不是《哈姆雷特》,馮小剛說道,后者說的是王子的生存還是毀滅的問題,而前者則是每一個人都面臨生存還是毀滅的問題。這是在暗示,前者展示了更為復雜的人性,可能比后者更深刻。而這點不同便是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顯現。

最后看形式?!兑寡纭返闹饕獔鼍笆腔蕦m,片中的宮殿總是很幽暗,觀眾在模模糊糊當中看到的輪廓似乎與真正的中國古代宮殿并不一樣,這里看不到雕梁畫棟,龍鳳呈祥,也沒有牌匾對聯,印象當中好像只有幾張形狀怪異的大床,和好似舞臺的大殿,更夸張的是,片中曾經出現的一個插滿蠟燭的燈臺造型,看來極像西方華麗的水晶吊燈??偠灾?,整個空間很少能看到中國古代建筑的因素和影子,仿佛一座神秘的城堡,充滿了妖媚、陰謀和仇恨。好在人物衣飾的設計還沒有脫離中國模式,否則真難分辨影片講述的是哪國哪朝的故事。還有臺詞,很多觀眾認為《夜宴》的臺詞是影片最失敗之處。因為其風格明顯不統一,半文半白,偶爾還有點“哈姆雷特”的語氣。如此臺詞除了給這部悲劇抹上了一層近平滑稽的色彩之外,別無其他效果。另外有必要提一下這部古裝劇的武打場面,馮小剛的要求是“《夜宴》的動作要有古典芭蕾舞的感覺”。[2]不可否認,他的確做到了。我們不得不佩服馮氏的想象力,他居然可以將西方的芭蕾和中國的武術糅合在一起,這顯然也是一種“文化的交匯”。

馮氏的第一部走向國際的大片何以會有如此明顯的“中西合璧”的特色呢?這當然與其迎合西方趣味的目的密切相關。這種迎合的趨向從《英雄》開始。到《十面埋伏》和《無極》,越來越明顯,至《夜宴》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誰都知道要沖擊奧斯卡,當然要以西方人的標準來對影片下一番功夫。但包括馮氏在內的諸導演是否對所謂西方標準有所誤解呢?精致的衣飾,美麗的武打動作,再加點故弄玄虛,這就是《夜宴》——一部視效綺麗但內容空虛的武打片。盡管馮導強調影片的武打動作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表現人的情感。但《夜宴》的情感和人性表達并無特別深刻之處。很多道理不是從影片的情節中自然流露,而是通過人物的臺詞生硬地講述出來,難免讓人感覺有些做作。一句話,《夜宴》少了些深度,多了些西方式的貴族氣。這樣的作品何談還原民族傳統文化的本真面目呢?或者說,它極有可能使西方人對中國文化產生更大的誤解。筆者實在想不通一直以來聰明而富商業頭腦的馮小剛何以會在奔向主流的過程中被“奧斯卡”沖昏頭腦至如此嚴重的地步?!兑寡纭?。似乎成了繼《無極》之后“中國大片”更大的笑話。

中國的大導演們,是時候清醒一下頭腦了,你們認為,《夜宴》之后,“中國大片”應往何處走?

猜你喜歡
夜宴無極哈姆雷特
邂逅 《唐宮夜宴》
細數《唐宮夜宴》中的“國寶”
表演哈姆雷特的經歷
對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無極歸一
哈姆雷特延宕問題再思考
論《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