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有作為的微膠囊技術

2008-03-22 01:33韓吉辰
百科知識 2008年5期
關鍵詞:芯材微膠囊不飽和

韓吉辰

爐灶上火燃燒正旺,菜鍋燒熱了,快!抓一把油下鍋……“錯了,錯了!”看到這里,你可能會說,應該是倒一些油下鍋呀。沒錯,是“抓”一把,抓的是一把“膠囊”油啊。

膠囊對于我們并不陌生,“良藥苦口”,藥面很苦,裝入色彩鮮艷的膠囊里,制成形形色色“中藥膠囊”(包括各種“軟膠囊”),便于識別、服用又容易保存。這種膠囊技術,尤其是微膠囊技術,發展十分迅速,在我們生活中經??梢钥吹侥?。

生活中的微膠囊

什么是微膠囊技術呢?這是指一種利用高分子成膜材料把固體、液體或氣體包覆起來,使其形成微小粒子的技術。一般叫做膠囊,而微小的就叫做微膠囊。微膠囊的粒徑為5~500微米,還有制成“納米膠囊”的,這是指直徑小于1微米的微膠囊。膠囊內的物質由于與外界環境相隔離,可以免受環境的影響,從而保持穩定。

現在流行一種“香味書”,那是把不同香味的香精裝進微小膠囊里面,混有這種香味膠囊的油墨印出色彩鮮艷的插圖。畫頁打開,用手指輕輕觸摸姹紫嫣紅的花卉瓜果圖案,立刻飄來陣陣清香:玫瑰、桂花、水仙花、橘子、菠蘿、蘋果、香蕉……真是美不可言。其實是手觸囊破,散發出相應的香味。如果印成水果罐頭或飲料的商標,更加招人喜愛。

我們知道,魚油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是重要的營養強化劑,俗稱腦黃金。但它極易氧化,氧化的結果,一方面降低了功效,另一方面產生令人不快的異味。利用微膠囊技術生產的“微膠囊魚油”,克服了產品的缺點,改善了貯存穩定性。使產品成為一種人們易于接受的營養產品。

微膠囊技術還可令紡織品香味持久,開發成功的“香味服裝”,可讓衣物上持續散發香味達數月之久。利用精密的微膠囊技術,加入香精后安置于紡織纖維當中。消費者購買這類紡織品后,通過人的體溫及摩擦力,讓微膠囊破裂將香精緩慢釋出,就可達到香味持久的效果。這種技術除了可應用在紡織品上,還可應用在防蚊、防螨、防菌等織物上。

生活中離不開食油,花生油、豆油、橄欖油……這些食油容易氧化變質,貯藏運輸都不方便。將油裝入小膠囊中,就可以像存放糧食…樣,炒菜時抓一把油撒在鍋里,小膠囊變成香噴噴的花生油,多方便呀!這就是文章開頭講的那個情景。還可以制成“膠囊汽油”、“膠囊煤油”,使極其危險的燃料保管方便,減少浪費。

工業中的“微膠囊”技術

微膠囊的制備技術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在70年代中期得到迅猛發展,并且出現了許多微膠囊化產品和工藝。微膠囊技術用途非常廣泛,可用于醫藥、食品、農藥、飼料、化妝品、染料、黏合劑、復寫紙等領域。

微膠囊技術應用于藥物制劑也已有四五十年歷史,到目前為止已有200多種藥物采用了微膠囊化技術,如抗生素、解熱鎮痛藥、抗癌藥等,并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以前花費極大人力、財力開發出的藥物由于口服活性低、半衰期短等原因不能開發的,微膠囊化后將克服以上困難,做成滿意的藥品。

微膠囊技術在飼料工業的應用,為了提高牛奶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需要在奶牛飼料中添加油酸、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但是進入牛胃后即被吸收,并在消化過程中被轉化成飽和脂肪酸,而且這些物質都是有難聞氣味的易揮發液體,很難均勻摻合到飼料中,還影響牛的食欲。好了,現在將不飽和脂肪酸制成“微膠囊”,然后摻到飼料中喂牛,就可以使這些不飽和脂肪酸被腸吸收,并以不飽和脂肪酸的形式進入牛奶,使奶的營養價值大大提高。

有趣的是,一種“微膠囊”形式的魚飼料很受歡迎,這種飼料不會使氨基酸和維生素等飼料成分因溶于水而散失,而且可以通過控制微膠囊的粒徑和密度,使其懸浮在水中酷似浮游生物,有利于幼魚捕食。這樣可以用廉價的植物蛋白,代替動物蛋白或活的浮游生物做飼料。維生素和添加劑微膠囊化后,可以提高飼料的適口性,減少在加工過程中的損失,并可控制在消化道不同部位釋放。

還應該提到“微膠囊”農藥,科學家將微膠囊技術與生物農藥進行嫁接,研究廣譜生物農藥微膠囊,開發出能夠取代高毒、高污染的化學農藥的新型農藥。這樣,推廣后達到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

高科技使微膠囊“如虎添翼”

現代高科技的發展,使微膠囊技術“如虎添翼”,成為有各種神奇功能的膠囊:壓敏型微膠囊、溫敏型微膠囊、光敏型微膠囊、緩釋型微膠囊和膨脹型微膠囊等等。

“緩釋型”微膠囊是比較常見的,該微膠囊的壁相當于一個半透膜,在一定條件下可允許芯材物質透過,以延長芯材物質的作用時間。緩釋型微膠囊在藥品包被中常見,將藥物與高分子成膜材料包嵌成微囊后,藥物在體內設定的位置、以適當的速度和持續的時間釋放出來,以達到更大限度的發揮藥效的作用。比如腸溶膠囊,是用明膠和腸溶包衣材料制成的,有特定顏色和形狀的囊殼,在胃液中不崩解,在腸液中才崩解釋放的一種靶向性膠囊制品。

還有“熱敏型”微膠囊,由于溫度升高使壁材軟化或破裂,而釋放出芯材物質,有時是芯材物質由于溫度的改變,而產生顏色的變化?!肮饷粜汀蔽⒛z囊,壁材破裂后,芯材中的光敏物質選擇性吸收特定波長的光,發生感光而產生相應的反應或變化。

而現在發展很快的是“壓敏型”微膠囊,此種微膠囊包裹了一些待反應的芯材物質,當壓力作用于微膠囊超過一定極限后,膠囊壁破裂而流出芯材物質。由于環境的變化,芯材物質產生化學反應,而顯出顏色變化或是發生別的現象。

可自我修復的“智能材料”

你不小心割破了手,過了幾天傷口又自我愈合了,原來,皮膚是擁有自我修復功能的。這種功能為科學家提出新的課題,研制一種可以自我修復的“智能材料”,也叫“聰明材料”。它的發明是受到一種“微囊”粘膠技術啟發的,我們知道,高級的粘膠劑需要兩種或多種化學藥品混合才起作用,保管和使用都很不方便。于是將不同藥品分別裝入“壓敏型”微膠囊里,在螺孔里預先撒進去,當旋緊螺栓時,微膠囊擠破,幾種藥品碰在一起發生作用,部件就會牢固地粘起來,多巧妙的方法啊。

科學家開發出了一種復合材料,是將一些“壓敏型”微膠囊夾入材料中,當材料中形成一定的裂痕時,膠囊壁就會受壓破裂釋放出液體修復劑,很快就會凝固,在裂紋還很小的時候就將它們消滅,并使材料恢復原來的強度。這種微膠囊有望在3~5年內投放市場,可以應用于建筑物中,特別是在地震多發地區。

還有一種可以讓車身自動修復的技術,也許不久之后,平常的剮蹭事故就不用再去修理廠了,車子可以自行復原。研發的材料內部包含許許多多充滿液體的微型膠囊,一旦材料上有裂紋產生,膠囊壁就會受壓破裂釋放出液體修復劑,很快就會凝固,將裂紋消滅,讓車體恢復到其原始強度,從而延長車體的使用壽命。不過遺憾的是,一旦所有的微膠囊都破裂之后,材料的自我修復能力也就隨之喪失了,因此還要進一步完善。

科學家正在研制具有自我修復的功能的新型材料,用于制造宇宙飛船外殼和倉外宇航服。我們知道,太空對于人類來說,是非常惡劣的環境。那里是一個高度真空世界,沒有可供人類呼吸的空氣,也就沒有大氣壓力,而且有飛來飛去的小隕石。倉外宇航服必須與外界完全隔離,如果有一絲縫隙,那將直接威脅宇航員的生命安全!現在科學家正在使用的“智能材料”,就是在兩層聚氨酯之間夾著一層聚合物“微膠囊”。如果聚氨酯層出現破損,“微膠囊”就會立即滲出、凝固,修復劑可以自動將漏洞堵上。在真空箱中進行的試驗表明。這種“智能材料”可以自動修復直徑為2毫米左右的破洞。

責任編輯龐云

猜你喜歡
芯材微膠囊不飽和
風電葉片輕木芯材加工工藝試驗研究
風電葉片輕木芯材含水率超標處理方法研究
風力發電葉片殼體芯材輪廓繪制方法研究
n-3多不飽和脂肪酸改善糖脂代謝的研究進展
保溫芯材對輕質復合夾心墻板當量導熱系數影響的模擬研究
超聲波促進合成新型吡咯α,β-不飽和酮
兩個alpha,beta-不飽和酮藥物的合成及抗腫瘤活性研究
副溶血弧菌噬菌體微膠囊的制備及在餌料中的應用
聚砜包覆雙環戊二烯微膠囊的制備
一種用于橡膠材料自修復的微膠囊的制備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