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摩治療胃脘痛350例

2008-06-27 02:14崔育生
按摩與康復醫學 2008年6期
關鍵詞:疏肝理氣胃脘中脘

崔育生

關鍵詞胃脘痛按摩治療點接穴位法

筆者從1986年2月至2006年4月期間采用辨證施治、按摩胃脘痛穴位方法治療胃脘痛,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350例患者中,門診184例;住院166例,其中男性170例,女性180例;年齡最小16歲,最大70歲;病程最短3天,最長25年;病情輕度68例,中度192例,重度90例。分型:①肝郁化火型110例;②肝氣犯胃型90例;③脾胃虛寒型1例。

2治療方法

擬辨證施治針對不同類型胃脘痛治療方法各不相同的原則,屬于邪氣阻滯者疏肝理氣,食滯中焦,消導化積。胃脘痛日久不愈者往往屬肝瘀化火傷陰兼血瘀者,當分別用益胃養陰疏肝化瘀治之。

如脾胃虛寒型:癥狀:胃脘發涼隱隱作痛,喜暖喜按,得熱痛減,食少乏力,泛吐清水,甚則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遲緩無力。治則:溫脾暖胃。治療方法:①患者仰臥揉腹部中脘、神闕、關元穴;②點揉足三里、三陰交穴;③患者俯臥,用撐及肘尖揉脾俞、胃俞、大腸俞、小腸俞及命門穴,最后捏脊數10次。按摩穴位作用解釋:揉腹部配點中脘、關元穴、神闕、命門穴,可以溫中散寒,點揉三焦、脾俞、胃俞捏脊以補脾,點揉足三里、手三里、中脘、大腸俞、小腸俞以健胃,綜合上述能使脾胃功能強健,寒邪溫解,胃脘痛自然消失。

3療效標準

癥狀基本消失為顯效;癥狀改善或減輕為有效;癥狀元改善者為無效。

4治療結果

治療胃脘痛各型350例,總有效率為97.7%。治愈258例,占73.7%o無效8例,占2.3%。有效84例,占24%。符合治療標準。

5典型病例

王某某,女,31歲,農民。于2006年9月5日就診,主訴兩脅胃脘脹滿疼痛,1周加重3天。近來因家庭矛盾生氣后突發兩脅肋、胃脘脹痛、食欲不振,心煩口苦,暖氣頻作,太息、伴有少腹脹滿,午后加重,大便不爽,2~3天1次,舌質紅、苔黃厚,脈弦緩,BP:110/70mmHg。診斷:肝氣犯胃型胃脘痛,治療方法:①患者仰臥,醫生用雙拇指分推上腹部、上脘至神闕穴為重點,然后用雙掌從上至下操腹部,點揉中脘、期門、天樞等穴位;②點足三里、太沖等穴位;③患者俯臥用拇指撥揉腰部兩側,即膀胱經絡線,由第八胸椎旁至腰椎旁,肝、膽、脾、胃、大腸、小腸俞穴;④用拇指、食指、中指捏脊膀胱經絡線,從大椎至長強反復10余次;⑤仰臥分推上腹部,點按期門、太沖、肝俞、脾俞以疏肝理氣;揉腹部配合按壓中府、中脘、足三里、肝俞、脾俞,調節胃腸氣機,使脾氣上升,胃氣下降,肝脾調達,胃脘痛經過治療5~8次后自然消失。達到治愈。

6討論

用按摩治療胃脘痛方法簡便、實用、安全、價格低廉,癥狀恢復迅速,療效滿意。根據20余年的臨床觀察,筆者認為按摩治療胃脘痛在臨床上占絕對優勢,值得推廣應用。

中醫認為,胃脘痛是指上腹部至臍周部發生的疼痛,泛指心窩處疼痛,又稱心下痛、心口痛、心痛?,F代醫學所稱急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癥,胃和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胃粘膜脫垂等疾病。胃宜春通降則順,而不宜滯逆,故治療胃脘痛以和胃理氣,降逆止痛為主。取穴,上脘、中脘、下脘用肝、脾、胃俞和內關、足三里、太沖穴有調和胃氣導滯止痛,配內關穴能寬胸解郁善治胸胃疼痛,太沖疏肝理氣。本方適用寒熱、郁熱、肝氣犯胃等各型胃脘痛,療效明顯。讓廣大同仁臨床不妨試一試。

猜你喜歡
疏肝理氣胃脘中脘
黃芪建中湯配合食療治療脾胃虛寒型胃脘痛臨床觀察
要想腸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中醫治療胃脘痛的方法探究
穴位貼敷良附丸對消化性潰瘍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
中藥治療乳腺癌的處方特征分析及辨證思維探討
手術聯合中藥治療乳腺結節41例臨床觀察
中成藥治療胃脘痛
柴胡疏肝散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觀察
針刺治療中風后頑固性呃逆驗案一則
針藥合治胃脘痛40例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