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度性教育沒教的兩件事

2008-07-07 01:49龍應臺
文苑·感悟 2008年4期
關鍵詞:金玉良言制度性加繆

龍應臺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制度性教育該教而沒有教的兩件事。

制度第一,它教你如何與別人相處,沒教你如何與自己相處。

合群,曾經是我們從小到大“德育”的核心。個人在群體中如何進退貫穿整個儒家思想,但是儒家極其講究的個人修身、慎獨的部分,在現代化社會卻被忽視。

獨思的時間,獨處的空間,不在我們的學程設計里。

一個沒有能力“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對自己的“存在”狀態有所思索的人,會是一個第幾流的醫生?

“只知從眾而不知從己”的人,不知“人我之間精神與實踐上應有之充分之距離”的人,請告訴我,會是一個第幾流的醫生?

紐約市長布隆伯格是紐約市立大學今年畢業典禮上的演講人。他送給畢業生的“金玉良言”是:“成功的秘訣其實很簡單,就是,你要比別人更能打拼。如果你比辦公室里所有同事都早到,都晚退,而且一年365天沒請過一天病假——你就一定會成功!”

他舉自己的父親作為典范:“我父親就是這樣,他從早干到晚,一周七天,一輩子從不休息,干到最后一刻,然后跑到醫院掛號,就地死亡?!?/p>

我看了報紙對這段“金玉良言”的報道,不太敢置信,心想,會不會這位老兄意在反諷,卻被居心不良的媒體拿來做文章?于是我找出他演講的現場錄像,從頭看到尾,發現他真是這么說的,老天,而且極其嚴肅。

我想,如果你是以紐約市長這種哲學來培養自己的,我會很恐懼有一天落在你的手里。醫生被稱為醫“生”而不被稱為醫“死”,是因為,他必須對“生”要有所理解。

第二,制度性教育教了你如何認識“實”,但沒教你如何認識“空”。

我不知道在你們醫學的制式教育里,有多少文學的培養?你們全都在搖頭,表示沒有。我認為,文學應該是醫學院的大一必修課程;文學,應該是所有以“人”為第一對象的學科的必修基礎學之一。因為文學的核心作用,就是教你認識“人”。

讀過加繆的小說《瘟疫》的,請舉手……70人中只有4個,比例很低。2003年,我因為“非典”暴發而重讀這本小說。小說從一個醫生的角度描寫一個城市由于暴發瘟疫而封城的整個過程。瘟疫傳出時,鎖不鎖城,有太多的重大決定要作。是什么樣的訓練,使一個衛生官員作出正確的決定?醫學技術絕不是唯一的因素。是什么樣的人格,使一個醫生可以走卻決定留下,不惜犧牲?是什么樣的素養,使一個醫生知道如何面對巨大的痛苦,認識人性的虛偽,卻又能夠維持自己對人的熱誠和信仰,同時保持專業的冷靜?

加繆透過文學所能夠告訴你的,不可能寫在公共衛生學的教科書里。醫學的教科書可以教你如何辨別鼠疫和淋巴感染,可是加繆的文學教你辨別背叛和犧牲的意義、存在和救贖的本質。

多少人讀過卡夫卡的《蛻變》?對不起,我覺得《蛻變》,也應該是醫學院學生的大一必讀。你的醫學課本會告訴你如何對一個重度憂郁癥患者開藥,但是,卡夫卡給你看的,是這個憂郁病患比海還要深、比夜還要黑的內心深沉之處——醫學的任何儀器都測不到的地方,他用文學的x光照給你看,心靈的創傷纖毫畢露。

是的,文學,是心靈的x光。它照得到“空”。

將來的醫生,請問你具備嗎?

猜你喜歡
金玉良言制度性加繆
有些話
應急救援社會組織聯動協同關系研究
試述腐敗滋生的制度性缺陷
加繆,一個道德主義者
加繆的沉默
金玉良言
金玉良言
學生營養餐供應應體現“五性”
關于行政執法方式從運動性向制度性轉變的思考
漫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