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

2008-12-29 06:19章國華
中學語文教學 2008年11期
關鍵詞:友人禮貌態度

章國華

《陳太丘與友期》這篇文章,文字比較淺顯,學生通過注解很快能理解文章的內容,對這個簡單的故事,也能說出很多道理。有學生說文中友人不守信用,因為他沒有按時到達;有學生說友人沒禮貌,他罵陳太丘不是人;還有學生說陳太丘的友人是一個知錯就改的人,因為他面對元方的回答感到慚愧。對于元方的做法。有學生認為他回答友人的話是有道理的,但入門不顧的態度是值得商榷的,因為既然友人已經對自己說錯話感到慚愧了。就應該原諒他,而不應該這樣沒禮貌:還有學生認為元方做得對,對待不守信的人就應該這樣,并且認為他人門不顧的做法是可以理解和原諒的,因為他畢竟只是個7歲的小孩。

學生見仁見智的理解其實是很好的教學資源,它促使我們進一步細讀文本,發現了一個很值得深思的問題:友人問元方時有這么一句話,“尊君在不?”從“尊君”一詞,我們可以明確知道友人是很尊敬人的,即使面對才7歲的小孩。元方回答了一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發怒了,不僅發怒,而且還罵了一句非常難聽的話,“非人哉”?!罢娌皇侨税?”這句話說得很重,不是一般情況下可以說出口的,更何況元方說的話也是事實呀。友人態度瞬間發生這么大變化,原因何在?

補充文章空白點,不妨猜測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友人是個沒有禮貌、沒有教養的人。但這個可能成立嗎?文中有兩個依據很能說明問題,其一是開頭友人向元方打聽陳太丘時用了“尊君”,結尾他面對一個7歲的孩子感到慚愧想道歉,并想拉他的手;其二是史料記載,友人比陳太丘官大兩級,是陳太丘的頂頭上司,他竟然能對屬下7歲的孩子道歉認錯,說明他是一個品質不錯的人。所以第一種可能被排除。

第二種可能:友人因一時沖動急躁說了氣話,后來認識到自己說話魯莽,感到慚愧,便又想對下屬的小孩元方道歉。之所以說出“非人哉”這么粗魯的話,可能是他的遲到有無法抗拒的事因;事后滿懷期待盡力趕來,卻撲個空,不禁失望之極而惱怒。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友人雖然在時間上遲到失信了,但在行動上,在對待這件事情的態度上卻做到了最大限度的誠信,所以不能認為他是一個不守信的人。

如此看來,友人一前一后態度有那么大的變化其實是合情合理的。文中正是省略了太多的細節,所以讓人感到特別突兀,而這恰是語言很簡練的《世說新語》的特點。

這樣理解以后,通常說“元方很正直,回答友人的理由也很充分”這樣的看法就顯得不足了。元方年幼,思維簡單,自然認為友人只要沒按時趕到就是不守信用,只要是罵自己的父親就是無理。他怎么會想到,在某種復雜的情況下,不守時的行為與守信的品質是會同時存在于一個人的身上呢?同樣,他也認識不到,父親在等了很長時間之后走掉,在常態的情況下固然是有道理的,但如果友人是因某種不得已的緣由而遲到趕來,那父親的離去讓友人生氣,說出氣話也是情有可原的??傊?,他怎么會知道這個世界的誠實與守信,在各種復雜的情況下有內涵與表象的種種差別呢?

所以,解讀這個耐人尋味的細節,可以讓閱世不多的學生懂得,人世間的事是復雜的,人與人之間多一分寬容,世界就少一分矛盾多一分和諧,理解萬歲!

我們這樣以接受美學的理念,抓住文本關鍵的語句與情境作了新的解讀,其價值不在于是否權威,而在于它有利于培養學生一種閱讀敏感,一種創造性的解讀品質。

猜你喜歡
友人禮貌態度
丁耀亢“敷衍”摯友
禮貌舉 止大 家學
夏天好煩 懶也能穿出態度
火燒衣裳
失眠
禮貌舉止大家學 !
禮貌舉止大家學!
態度決定一切
送別
果敢跳tone的張揚態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