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榮智?。喊倌陿s華成一夢

2009-01-05 07:58余勝海
中外書摘 2009年12期
關鍵詞:榮毅仁泰富中信集團

余勝海

榮智健曾連續三年穩坐《福布斯》中國大陸富豪排行榜前三甲的位置。從2002年的7.8億美元,到2003年的8.5億美元,再到2004年的14.9億美元……連續六年蟬聯胡潤強勢榜榜首。

和榮氏家族鼎盛時候相比,榮智健的商業規模雖不可同日而語,卻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神話。2009年1月,榮智健因中信泰富炒外匯巨虧,涉疑串謀欺詐,被香港證監會和警方立案調查。4月8日,榮智健被迫卸任中信泰富主席。

身陷炒匯巨虧丑聞

在即將到來的2009年農歷春節,對于曾經的中國首富、香港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榮智健而言,注定是一道坎兒。

在香港,榮智健掌管的中信泰富被戲稱為紫籌股。之所以有這個奇怪的稱謂,是因為中信泰富連年業績優良,被視為藍籌股,而同時由于榮智健背靠中信集團,又被看做紅籌公司。紅色配上藍色,自然就是紫色。

但恰恰是這個被認為最安全的公司,在2008年末曝出了驚天虧損的新聞,榮智健星夜飛往北京求援。這個習慣了勝利的榮家后代,這一次栽倒在澳元的累計期權交易之上。

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亞西部經營著一個鐵礦,為此,公司需要以澳元購買設備和供應品。為了對沖外匯波動風險,從去年起,中信泰富開始購買澳元的累計外匯期權合約。

中信泰富購買的澳元累計期權合約共90億澳元,根據合約,中信泰富可以行使的澳元兌美元匯率為0.87,即當澳元兌美元匯率高于0.87時,中信泰富可以0.87的匯率獲得澳元:而當匯率低于0.87時,中信泰富仍必須以0.87的高匯率兩倍買人澳元,直到2010年。

而事實卻是,澳大利亞在這次金融風暴中根本無法獨善其身。2008年9月和10月,澳大利亞儲備銀行連續兩次降息,后一次的降息幅度達到100個基點,這是其繼1992年經濟蕭條以來的最大降幅,澳元大幅跳水,持續貶值,目前已跌至0.66美元,跌幅超過30%。

2008年,中信泰富損失澳元,巨虧155億港元,香港和內地一片嘩然。榮智健也因此成為新聞人物。

轉過年來的1月2日,中信泰富發布公告確認,香港證監會對該公司展開正式調查。調查對象包括董事局主席榮智健在內的17名董事。僅僅一天之后的1月3日,《福布斯》推出2008全球富豪“身價縮水榜”,榮智健不幸入圍,身價從2008年的30億美元狂跌到現在7.5億美元,縮水75%。

為了拯救中信泰富,2008年12月24日,中信泰富的老東家中信集團伸出了援助之手。中信集團向中信泰富已注資15億美元,擬訂進行的有關認購可換股債券及約務更替的交易已經完成。在這次注資之后,中信集團對中信泰富的持股比例從之前的29%增至57.6%。各界普遍認為,從今往后,中信集團將會大大加強對中信泰富的監管力度。

事情至此,還沒有完結。2009年剛一開始,榮智健等17位董事被香港證監會調查的消息就傳了出來。市場分析師認為,榮智健等17人被香港證監會調查,或許與公司延遲公布巨虧消息并存在內幕交易有關。

當中信泰富因投資外匯衍生品巨虧的影響一度平息后,香港警務處商業罪案調查科于2009年4月3日高調前往中信泰富總部調查,香港警方并運走大批賬目和文件。接受香港警方調查的涉及17名董事,包括主席榮智健、其長子榮明杰及集團董事總經理范鴻齡,以及7位執行董事和7位非執行董事。再次將中信泰富巨虧事件置于輿論關注的焦點。此次由香港警方出面調查,比此前香港證監會調查嚴厲得多,問題可能比想象中嚴重。

中信泰富發布公告稱,香港警務處商業罪案調查科要求公司及其董事就“2007年及2008年簽訂的外匯合約,及由2007年7月1日至2009年3月16日發出的公告”提供若干資料,以調查是否有下列違規行為:公司董事作出虛假陳述;普通法提及的串謀欺詐。4月8日,榮智健不得不辭掉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的職位,同時辭職的還有中信泰富董事總經理范鴻齡。中信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常振明接任中信泰富董事長兼總經理職務。

4月8日下午6時20分,榮智健的座駕駛出他奮斗了二十多年的香港中信大廈,在閃爍不停的閃光燈下,這位67歲的老人一如既往的平和。直到車子開了很遠,他才回頭看了一下。愛女榮明方、長子榮明杰還在這棟大廈里,但榮家還能否將中信泰富這艘航母控制得如臂使指?

具有特殊身份的榮智健等人是否會因此受到處罰,就頗為引人注目。法律界人士表示,如果調查確認屬實。串謀欺詐罪成立,則兩項罪行可最高獲取lO年以上的刑罰。

根據香港法例第115章第42條“虛假陳述、偽造文件、使用及管有偽造文件”,任何人作出或安排作出明知為偽造或自己亦不信真確的陳述或申述,即屬違法,最高可處監禁14年;而串謀欺詐的最高刑罰同樣可監禁14年。

榮的失敗也給其他企業敲響了警鐘。在這種災難性的后果面前,類似的商業機構實在有必要針對衍生工具業務的特點,建立專門的風險內部控制機制,改善公司的結構,完善操作程序,分清套期保值與投機的差別,嚴格控制投機交易,從而降低企業運營風險。

百年榮華成一夢

榮智健曾擁有銜玉而生、大起大落、叱咤政商、且富且貴的人生,而如今黯然揮別為之奮斗幾十年的中信泰富,有無奈,更不舍。

自榮熙泰以降,歷經榮德生、榮宗敬兄弟興業.榮毅仁維系,榮智健已經是近代榮氏家族第四代了。2009年1月,《榮氏宗譜·梁溪卷》舉行了頒譜慶典,榮毅仁、榮智健父子的錄入顯得濃墨重彩。耐人尋味的是,正當頒譜慶典之時,正是榮智健被中信泰富巨虧案弄得焦頭爛額、備受各方壓力接受司法調查之際。

不可否認的是,近代榮氏家族的命運映射出中國現當代歷史和民族工商業的沿革。而榮毅仁、榮智健父子的勇敢抉擇更是改變了歷史。

改革開放初期,被陳毅稱為“紅色資本家”的榮毅仁向鄧小平提交了建議設立國際投資信托公司的一些初步意見,在鄧小平的應允之下,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今中信集團的前身)成為了直屬國務院的投資機構,成為“中國在對外開放中的一個窗口”,而這也是中國日后成立一系列“窗口公司”的發端。

而在當時,作為中信集團全資子公司的中信香港成為中央政府在香港的多家“窗口公司”之一。1986年榮智健加入中信香港,被香港媒體視為中信集團在香港的政商操盤手。

果不其然,1987年之后,榮智健從中信集團那里得到了人事權和經營權,而中信集團給予榮智健充足的資金支持,使其順利地從國泰航空、港龍航空、香港電信、泰富發展購入股份。中信泰富公司誕

生,榮智健時代開啟。直到1996年,榮智健向中信集團董事長王軍提出了管理層收購的要求,使榮智健為首的中信泰富管理層獲得了25%的股權,而榮氏也一躍成為中信泰富第二大股東。

1993年,榮毅仁雖然因當選國家副主席而辭去中信董事長,但其對中信集團的影響力仍然很大,這也使得中信泰富在20世紀90年代所發揮的意義并不僅僅是中信集團在香港的融資和收購平臺,其對香港回歸之前穩定香港商人情緒、保持中央政策通達、幫助港商在內地投資都起到了無可替代的歷史作用。進入21世紀之后,一方面。由于越來越多的內地公司在香港上市獲得大量資金,國內資金甚至出現了過剩的局面;另一方面,隨著香港、澳門回歸,中信泰富的“政府背景”日漸淡化,因而包括中信香港在內的許多“窗口公司”的作用和“亦官亦商”的身份日漸喪失。

這讓中信泰富的公司越來越成為純粹的商業公司。不過,在這次危機中,中信集團依然出手護盤——宣布承擔中信泰富超過10億美元的債務,這也客觀上稀釋了榮智健在中信泰富的股份至11.5%。中信集團“二把手”常振明從集團空降中信泰富,也將有利于中信泰富恢復元氣。但由于外匯買賣合同未設止損金額,這筆買賣最終會讓中信泰富賠到什么程度依然要看美元對澳元外匯走勢而定。人們關注榮智健,遠遠超過了關注中信泰富。榮智健,這位紅色資本家的后代,一直被神圣的光環圍繞的這位中國的首富,卻注定成為百年榮氏商業王朝的痛,世界華商翹楚的痛,中華民族工業的痛。

榮智健事件的反思

榮智健辭職后,媒體多說他違背了祖訓。其實,榮家百年,傳下很多祖訓名言,其中不乏對沖矛盾之處。譬如,“固守穩健、謹慎行事、決不投機”是祖訓,“以小搏大,以一文錢做三文錢事”;“只要有人肯借錢,我就敢要,只要有人肯賣廠,我就敢買”;“吃著兩頭,再做一局”等,也是祖訓。而事實上,后者的冒險氣質在榮家興衰史上更是主流。所以。榮智健的錯誤,不在冒險與否,而在其他。

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認為,榮智健落得今天可悲的下場主要是犯下了三個不該犯的錯誤。反思榮智健案,如果僅僅從榮明方投機澳元巨虧的角度來看,便有點過窄。以今視之,榮氏家族在中信體系的出局,似乎是一個制度化的過程。中信集團為國資委直屬企業,在那個國有壟斷資本高度集中的集群中,私人得以擁有股份,且能以陽光化的方式成為中國首富,榮家確為僅有之孤例。因為是孤例,所以一定違背了某些規律,榮智健之出局,正在于他對此的長期漠視。

榮智健的第一個錯誤是,沒有擇機讓榮家資本獨立。榮家創業于晚清的1902年,到1949年之前,這是一個純粹的民營資本企業,與官營資本幾乎沒有任何瓜葛。榮氏子弟對官商經濟一直非常警惕,早在1934年,榮德生的大兒子、榮智健的大伯榮偉仁就在一封信中說:“政商合辦之事,在中國從未做好,且商人無政治能力策應,必至全功盡棄?!闭沁@種堅持,使得榮家禍福自擔,很少有所謂的政商煩惱。少為人知的是,1979年,復出的榮毅仁創辦中國國際投資信托公司,最初提議的是建一個私人公司,當時主管經濟工作的陳云在他的提案上批示說,“純民間的公司實力恐怕不夠,為便于在國內外開展工作,把中信公司辦成國務院直屬的國營企業為好”。因此,中信的國有資本性質才一錘定音。榮家在中信的壯大過程中,功不可沒,但是在資本意義上卻少有創新。榮毅仁先是當政協副主席,又出任國家副主席,自然不可能辦私人企業。榮智健南下獨立創業,日后也進入了中信體系,創建中信泰富。2005年11月,榮毅仁去世,帶著白紙花、正在喪期中的榮智健接受鳳凰衛視專訪,他專門提到,中信泰富曾一次性交給國家超過200億元的現金加股權收益。言下之意,榮家財富是理應得到。榮家百年,自創業的榮宗敬、榮德生兄弟到榮毅仁,都以好善樂施、勤儉克己為立身之本。1934年,榮智健的祖父榮德生六十大壽,他發愿在無錫、常州一帶造橋百座以惠鄉里。歷數年建成大小橋梁88座,其中一座寶界橋,全長375米,寬7.6米,60個橋墩(以示六十大壽),時稱“江南第一大橋”。榮德生對無錫籍歷史學家錢穆說:“一生唯一可以留作身后紀念的就是這座大橋,回報鄉里的只有此橋,將來無錫人知道有個榮德生,大概只有靠這個橋?!鄙虾@蠄笕擞嬨s的《榮毅仁傳》記載一個細節,1998年,她到榮家做客時發現,榮毅仁夫婦的睡床由一張單人木床與雙人木床拼成,雙人床竟是榮智健結婚時用的。其他家具也都是不配套的老家具.像椅子就是一般家庭早就淘汰了的50年代常見的、刷著清漆的木頭椅子。

相比父輩,榮智健的風格迥然不同,即便在富豪云集的香港,他的奢侈做派也是很突出的?!稑s智健傳》援引了一段他的自述“我決不想過清教徒式的生活”.他認為富裕之后依舊過苦行僧的生活,是一種偽君子。他喜歡過豪華生活,愛開豪車、住大屋、吃大餐。據報道,榮的座駕是日本皇室用的President,他擁有私人專機和私家森林;為滿足女兒出海暢泳的愛好,他特意購買了價值逾千萬港元的新游艇;在英格蘭的別墅原主人是英國前首相麥可米倫。他還是唯一一個會在周末帶著私人廚師到歐洲莊園享受生活的大陸富豪。他在英國倫敦的私人馬場里,養著四匹分別名為“天演”、“活力先生”、“奔騰”和“昆侖”的冠軍級名馬。2005年,中信泰富投資的東區海底隧道申請提高過道價格,未能得到特區政府批準,身任董事的榮智健之女榮明方以合約中規定合理經濟回報率達15%為由,啟動合約中的仲裁機制,把加價申請交與國際仲裁,結果勝訴,獲裁定回報率應達15%至17%,之后東隧瘋狂加價67%。東隧加價事件雖讓公司獲利頗多,但卻受盡香港社會的批評,此次,危機爆發,港媒少有同情者,其得也失也,可見一斑。

以官商背景而行奢侈之事,以“在商言商”而罔修公共關系,這是榮智健的重大疏忽。榮智健的第二個錯誤是,對官商模式的生存之道思考不深。中信自創辦之時,就享受了無窮的政策好處。以當年小榮以總股本100萬元港幣辦愛卡電子廠為例。他賺到的第一桶金,是將香港的廉價電子表、收音機、電子鐘等向國內大量販賣,在當時,獲準“大陸販賣權”幾乎是一個難以想象的特權。如果沒有政策背景,那只有靠走私。即便后來,中信泰富在香港及國內實施大量購并投資,也多有政策背景的支持。在香港的商業氛圍中,信仰自由主義的市民階層及知識分子階層,對于官商邏輯有天然的反感與抵觸。榮智健顯然對此缺乏必要的警惕與防范,甚至,他還以奢侈的形象和強悍的商業運作“挑釁”公眾的忍耐力。

榮智健的第三個錯誤是,沒有著力培養下一個“榮毅仁”。榮家百年,英才倍出,創業二老自不待言.其子女及女婿也多有豪杰之土,建國后,三十出頭的榮毅仁留居上海,忍辱負重,歷經磨煉,被周恩來稱為“少壯派”,被毛澤東許為“紅色資本家的首戶”,后貴為國家領導人.全國企業家無出其右。到榮智健一輩,也是一人過港,打出一片江山??墒?,到第四代,則蠶臥在父輩的余蔭之下,不敢獨立門戶,少有顯赫戰績。以至于危機降臨,競沒有騰挪博弈的能力。在傳承上缺乏遠大的抱負和規劃,成丁這個百年商業家族的一個“阿喀琉斯之踵”。

盤點榮氏家族百年歷史,此次澳元對賭巨虧遠遠不是危機最大的一次,早在1934年,受全球經濟危機波及,榮氏的申新企業就曾在上?!渡陥蟆饭_宣告“擱淺”,1938年,抗戰爆發,榮家工廠三去其二,大多被日人炸毀或侵占。

與上述相比,虧損100多億元僅是區區之數,榮智健迄今在中信泰富仍持有超過11%的股份。所以,榮家復起.或有可期。但是,它在中信體系的出局似乎已成定案,榮家對中國商業進步的影響力要重新再建,這或許才是“榮智健辭職”最大的損失所在。

猜你喜歡
榮毅仁泰富中信集團
國開泰富基金規模墊底兩大主因
該如何安放手中的那點美元
樂天百貨首進上海 明年將經營中信集團購物中心
榮毅仁與幾代領導人的真情交往
PPP模式城市運營的投融資風險
——以中信濱海新城為例
中國聯通與中信集團簽署戰略協議
中信泰富換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