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飛在性格的掌中

2009-01-20 01:44
新課程·上旬 2009年18期
關鍵詞:焦母焦仲卿主見

張 軍

《孔雀東南飛》中的劉蘭芝是一個勤勞、善良、精明能干的好兒媳。但她的婆婆焦母卻怎么也看不上這個別人眼中的好兒媳,非要逼著他的兒子將其遣歸回家。其中原因歷來說法不一。我認為對這個問題的分析該從人物性格入手。劉蘭芝的精明,焦仲卿的懦弱,焦母的專橫共同誘發了這場悲劇。

劉蘭芝的精明在詩中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看穿了焦母的心思

詩歌一開始就是劉蘭芝自請遣歸:“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闭l也沒說讓她走,劉蘭芝自己向丈夫提出“遣歸”,她認為自己:“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個人素質是非常不錯的;結婚以后“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不僅勤快而且干活麻利。但婆婆仍“嫌遲”。由此她認為婆婆是不愿要她這個兒媳,便主動向丈夫提出“遣歸”。再從下文焦仲卿與焦母的對話中可以看到焦母遣歸劉蘭芝的態度非常堅決:“便可速遣之,遣之慎莫留!”不僅要遣歸,而且還要“速”!對此,劉蘭芝是洞若觀火。

二、對焦仲卿“還必相迎取”的判斷

焦仲卿幻想暫時讓劉蘭芝回娘家,不久再去接她回焦家。對此,劉蘭芝的回答是:“勿復重紛紜”,讓焦仲卿不要再提接回來的話??梢姰敃r她對再回焦府是不抱任何希望的。從事情后來的發展看,劉蘭芝的判斷是正確的,不僅焦母不會同意,就是她自己的親哥哥也不同意她在家中等待焦仲卿來接。

三、對自己兄長的認識

劉蘭芝離開焦仲卿時對焦說:“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她清楚地看透了哥哥的本性,所以預料哥哥不會“任我意”。而后來逼迫劉蘭芝改嫁的正是她這位親哥哥。

悲劇的始作俑者焦母是一位有心機又極端專橫的一家之主。焦仲卿請求她不要趕走劉蘭芝,她先是以“東家有賢女”相誘,不成時“槌床便大怒”。她的專橫已顯而易見。有了這樣的性格,劉蘭芝的精明就犯了焦母的大忌。在焦母眼中,劉蘭芝“無禮節”,“舉動自專由”。以劉蘭芝的精明,我們可以猜想劉蘭芝在生活中應是一個有主見的人,她可能會有一些“自專由”的舉動,可憑她“十六誦詩書”的教養,應該不會做什么有違禮儀的事。但她面對的是一位專橫的婆婆,于是即使是最輕微地“自專由”也會在焦母眼中被放大成“無禮儀”的舉動。

另外,劉蘭芝良好的修養觸犯了焦母的威嚴,而威嚴恰是專橫者的命根。劉蘭芝離開焦家時仍是“嚴裝”而出,并且很有修養地向焦母告別說:“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里?!辈⑶疫€叮囑“小姑”要“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苯鼓改菢哟?但她被遣時仍不忘行孝行,其修養絕非常人可比。面對這樣的劉蘭芝,焦母只是“怒不止”——活脫脫一個無修養的村婦所為。這樣,我們可以由此推想,在婆媳日常的生活中,劉蘭芝的修養必然會使焦母妒火中燒。當精明面對專橫,良好的修養面對缺少涵養時,焦母能夠做的就是利用她的家長權威,將劉蘭芝遣歸回家。

最后,我們再來看劉蘭芝與焦仲卿之間的性格沖突。相對于劉蘭芝的精明,焦仲卿則表現得比較懦弱。他在其母親那里碰了釘子,回到劉蘭芝處就“哽咽不能語”。作為丈夫,本該在這時勇敢的做妻子可以依靠的堅強臂膀,可他卻先流下了無能的眼淚,其懦弱的性格可見一斑。再往后看,即使他要殉情時也要再懦弱一把:“徘徊庭樹下”——猶豫,不如劉蘭芝堅決。這樣,他倆性格上的差異,也就成為焦母遣歸的一個原因了。我們可以從母親愛兒子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⒍静皇匙?。以焦母的心機,她也會考慮劉蘭芝的精明對她兒子的影響。在那個社會中,一家之中居于主導地位的應該是丈夫??蓜⑻m芝和焦仲卿這對夫妻,丈夫懦弱缺少主見,妻子則精明能干諳于世事。焦母能夠看透這一點,并且會從愛子的角度來考慮他兒子將來在家庭中的地位。這樣,焦母為兒子換一個老實聽話,沒什么主見的兒媳當在情理之中的。

總之,性格的差異與沖突埋下了悲劇的禍根,封建家長的專橫導演了這幕悲劇。

作者單位:河南省濮陽市油田二高

猜你喜歡
焦母焦仲卿主見
主見
蘭芝被遣只因焦母戀子
焦仲卿誤讀現象應該糾正
焦仲卿:一個被誤讀的人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