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軟實力,從“打假”開始

2009-02-11 10:41茅家梁
雜文選刊 2009年1期
關鍵詞:假幣硬幣實力

茅家梁

“軟實力”是近年來風靡國際關系領域的一個重要概念。硬實力的增強并不能自動地提高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即使富得流油,強得嚇人,但如果“軟實力”低下,它依舊可能要淪為一個“不道德的國家”。

要提高“軟實力”,務必從“打假”開始。文化部最近起草的《條例》明確規定營業性演出不得以假唱、假演奏等手段欺騙觀眾,否則將予以處罰。據有關人士透露,內地很多藝人,包括非常著名的“大腕”,在演唱會時都存在假唱。好多根本沒有天賦的“澡堂歌手”也敢憑著經過“高科技”的修飾和花哨的包裝上竄下跳,而堅持真唱的歌手因為現場效果反而沒有假唱時好,也不愿意真唱了。

文化產品向來具有二重性,它既是文化,又是商品。假唱,難道不是欺騙消費者和侵犯其權益的行為?多少頌揚祖國、民族、母親、愛情及其他的贊歌,在喧囂中,卻成了貌似真誠的假和尚嚼口香糖——有口無聲!“響遏行云”“繞梁三日”,這種評價好像要鎖進回憶中去了?!凹佟卑选罢妗北频搅撕?,“真”遭到了劫持,后果不言而喻。

最有意思的是:在云南曲靖的陸良縣彩色沙林景區的五峰山上,有一座墓葬,碑額為“南蠻王孟獲之墓”,碑文中有“吾遭諸葛亮辱……寧站死、勿跪生”等字樣,這與人們熟諳的《三國演義》中的“七擒七縱,孟獲乃心服”大相徑庭!一位素稱“嚴謹”的局長,為了增加旅游區的“文化內涵”,“結合史料和民間傳說”,杜撰了碑文,為孟獲“平反”。歷史傳說可以臆造,名勝古跡也可以“興建”,都是“趙公元師”的攛掇。

這段時間里,讓不少“高知”“對號入座”心驚肉跳的,不是別的,倒是當代作家邱華棟的小說《教授》。它披露了校園中的種種“學術”丑聞:論文抄襲事件的檢舉者被視為“猶大”;達標考核中,校方修改甚至臆造統計數字;職稱評定時,某副教授不惜復印假書偽造論著。這是否折射出“人性在信息爆炸時代的軟弱”呢?

最近的媒體上有則消息,標題為某地的《公交一年查獲七噸多假硬幣》。其中之“查獲”頗有意思。發揮電腦的功能,嘗試著用“吃進”、“收獲”、“挑出”、“發現”、“收到”等字眼逐一替換這刺目的“查獲”,竟感到并不影響順暢地表達文章的本義。

查獲者,偵查或搜查后獲得(罪犯、贓物、違禁品等)也。公交車成為假幣的“重災區”,明明是司乘人員受到欺騙,遭受愚弄,卻以“查獲”二字,揉進了積極的“打假”的元素,掩蓋了近似“瀆職”的無能?!安楂@假幣”應該是一樁利國利民的好事,公交公司的“查獲假硬幣”呢?誰吃了虧?工作人員有沒有“查獲”的喜悅?惟有一肚子的郁悶或憤怒而已。不想方設法扼制假硬幣的“吃進”,一件窩囊事,筆桿子靈機一動,倒鬧得有幾分“成就感”了。把人家劃到“標題黨”里去,似乎有點刻薄,不過,這種半真半假的“新聞”卻確實是值得大家深思一番的。吃了羊肉是不會變成羊的。聽多了假新聞呢?會不會影響讀者“傳統的揚棄力”呢?回答是肯定的。一旦“新聞”墮落到與虛假為伍,則成了精神冰毒。

有時候,人們對不少“假”象,正如魯迅先生所曾指摘的——“不敢正視”,“萬事閉眼睛,聊以自欺,而且欺人”,進行“瞞和騙”。鬧猛之處,假貨泛濫,卻是理智的“低狀態”之時。

一座城市、一個地區的人文環境和精神狀態,便是一種在硬件建設之上、大象無形的“軟實力”。泱泱中華,即使歷史文化再悠久、自然風物再豐富,可惜在很多場合,仍然被人家認為“處于國際軟實力譜系的末端”。聽說某某明星為加入什么國籍而捏緊拳頭宣誓了,且不談民族利益、國家情感,單從某個“一點”,就折射出許多??磥?,“軟硬”兼施,兩手都要硬是不可偏廢的。

猜你喜歡
假幣硬幣實力
讓硬幣飛
買賣假幣還找“朋友”一起花
我們的搞怪實力,真的不容小覷
憑實力
場上拼實力,場下拼表情,就這么拼了
假幣識別眼鏡
假幣案概述
硬幣塔
希拉里喊出“巧實力”外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