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海浮歌一羽客

2009-03-03 10:01
南風窗 2009年4期
關鍵詞:梁羽生莫扎特金庸

陶 杰

武俠小說家梁羽生逝世?,F代武俠小說世界,就像西洋古典音樂,梁羽生有如巴哈與韓德爾,金庸是莫扎特和貝多芬,然而西洋古典音樂后來人才輩出,港臺的武俠小說,只有金梁并開風氣之先,后來卻無以為繼。臺灣的古龍,嚴格來說,寫的不算武俠小說,只是穿上古裝的特技加偵探,把他比作圓舞曲一枝獨秀的施特勞斯仍差一點。

梁羽生終其創作的一生,有人說,都活在“瑜亮情結”的心理陰影之中。我認識的梁羽生,卻不是電影《莫扎特傳》(Amadeus)里以嫉妒之心暗置莫扎特于死地的宮廷樂師薩里埃利,而是對金庸百般推崇。確實,金庸和梁羽生性格不一樣,金庸深婉,梁羽生純真;金庸的作品重“術”,因為金庸對人性的陰暗面所知甚深;梁羽生的小說重“道”,對人性的光明面擅長歌頌。對壞人的性格研究興趣不大。梁羽生的人物比較平面,金庸的人物卻以立體見長——岳不群之“大邪若正”,韋小寶“大義若痞”,園開千艷,變化多端。

雖然梁羽生的中國傳統詩詞和對聯工夫著力更高,但小說不是詩詞,金庸反倒沒有這方面的包袱。因為金梁雖然50年代并為香港《大公報》的同事,兩人都很寬和,但金庸的性格向往個人的自由,梁羽生隨和之外,較能“服從組織”。金庸后來脫離了“愛國機構”,自立門戶辦報,是歷史和性格的必然發展。60年代,“文革”的動蕩沖擊香港,金庸獨立思考,發表了對時局的另類看法,而且創辦了《明報月刊》,在中國“破四舊”的時候,金庸偏偏以倡護中國傳統的精致文化為己任。梁羽生在香港的極左年代,做了“逍遙派”,對金庸的成就,甚為認同而佩服。

論梁羽生作品,不能不提金庸,這就顯示,梁羽生如果沒有“情結”,自是難使人置信。梁羽生小說多產,但由于思想局限,受到“文革”影響,香港的左派組織。也不例外。武俠小說的俠義行為,在那個愚昧的時代,被視為“宣揚個人英雄主義”,要突出“人民群眾的作用”。武俠小說如果突出“人民群眾”,還有什么武俠可言?梁羽生作品較為精彩的,多半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期:《萍蹤俠影錄》浪漫綺麗,《云海玉弓緣》飄逸奇詭,《江湖三女俠》秀采多姿,各有特色??上У搅撕髞?,小說的英雄主角,不論時代背景設在抗金的南宋,還是反清復明的清初,幾乎都要投靠“義軍”,體現“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的正確主題思想。

金庸作品更受歡迎,是因為金庸不自我重復,小說貫穿著作者無拘無束的個性自由。在殖民地時代的香港,金庸當了報紙的老板,得以享有在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個人創作自由。金庸的小說,是華人世界有史以來最暢銷的作品。金庸把握了人生的機遇,一飛沖天;梁羽生卻終其一生,沒有如此雄心壯志的抉擇。要比較金梁作品的高下,從而“抑金貶梁”,須了解兩位名家在香港創作的那段獨特的時代背景,純就作品本身判斷,似乎不大公平。

梁羽生健談,金庸慎言。梁羽生喜歡發表高論,讓別人做聽眾,公布他的文史心得;金庸在滿座賓客之間,無論多么熟稔,更樂于聆聽。梁羽生的才華,在于小說、對聯、棋藝、文史;金庸的本領,卻在小說一家之外,還善營商和企業管理。如果時代的機遇允許,金庸還會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

梁羽生晚年隱居澳洲悉尼,十多年來,他患過三場大?。?0年代初期,診出膀胱癌而治愈;繼而是心臟病,險死而手術復生。然后是嚴重的糖尿病,他來香港訪友,還要自備胰島素的針筒。梁羽生笑說,他經歷了“三上三下”,三場大劫而不死,他是如此開朗而可愛的一個人。

去年12月初,梁羽生先生的大公子來電密告:爸爸得了末期鼻咽癌,請勿向外界透露。我說:明天金庸先生請吃飯,可以告訴他嗎?他沉吟了半晌,說:可以。

金庸得知,說起了梁羽生年輕時的趣事,那一夜,舉杯之際,也涌現了一絲淡淡的哀愁。

猜你喜歡
梁羽生莫扎特金庸
武俠小說宗師梁羽生的養生妙招
莫扎特
為金庸因一錯字查證道歉叫好
誰是金庸小說第一情圣
金庸的財富江湖
梁羽生:遇一人白首,擇一人終老
梁羽生化敵為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