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世紀都市文學巨匠的殊途同致

2009-03-24 04:31
山東文學·下半月 2009年3期
關鍵詞:茅盾老舍都市

王 媛

茅盾和老舍同為20世紀30年代杰出的小說家。作為都市人物、社會和歷史的杰出描繪者之一,茅盾側重于從政治和經濟的角度來考察現代都市發展進程,著力于展現上海中國民族工業的興衰,其小說為我們打開一幅幅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現代都市風景圖畫。而老舍則側重于從文化和倫理的角度來思考古老的皇城帝都,他傾情于北平底層市民世界的描摹,為我們鋪展出一幅幅色彩斑斕、悲歡離合的市井風俗畫卷。一南一北,相互映襯,表征著現代都市文學向著繁榮和縱深邁進。本文將淺析老舍與茅盾兩位文學巨匠文學觀念的異同。

首先,老舍和茅盾之間有著極大的聯系和共鳴,共同促進了當時中國文學的進步與發展,為都市小說和長篇小說的發展做出了不朽的貢獻?!拔逅摹睍r期,茅盾就親自參與新文學運動,是文學研究會的發起人和主要成員之一。老舍是文學研究會會員,老舍最初的文學創作,當然地受到了包括茅盾在內的文學研究會作家的影響。老舍最初的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小坡的生日》都刊載于茅盾擔任主編的《小說月報》。茅盾敘述當初閱讀《趙子曰》的感受時說:“在老舍先生的嘻笑唾罵的筆墨,我感到了他對生活態度的嚴肅,他的正義感和溫暖的心,以及對于祖國的摯愛的熱望?!泵┒艿恼撌鲶w現了他對老舍及其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強烈共鳴,其實這何嘗不是茅盾自己創作態度和創作傾向的夫子自道呢!綜合起來看,老舍與茅盾的共同追求主要體現在:以不同的風姿豐富了20世紀都市文學的廣闊天地,創造了堪稱“中國現代史詩”的宏篇巨著。20世紀都市文學發展是不平衡的。在“五四”時期,以鴛鴦蝴蝶派為代表的市民文學受到了偏激的批判,“五四”作家們大都從思想啟蒙的角度,表現作為啟蒙者的知識分子和主要的啟蒙對象農民,從而導致了“五四”后一段時期內,中國都市文學的偏枯。在創作上,真正改變這種狀況的應是茅盾和老舍。20年代末期這兩位作家幾乎同時涉獵于都市文學創作,表現都市人群的生活、思想和情緒,各自創作出了30年代中國都市文學的高峰作品《子夜》和《駱駝樣子》。茅盾側重于從政治經濟的角度去思考,注目于現時代的城市工業文明,尤其注重從民族工業這一側面來透視都市,表現以上海為中心的現代都市人生的角逐、浮沉和靈魂折磨,達到了對整個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深刻剖析的目標。而老舍則更側重于從文化、倫理的角度去思考,注目于衰微皇城人情世態的描摹,尤其注重從底層市民的角度來透視都市,表現現代文明和傳統文明、都市文化和鄉村文化的沖突與交織,與“五四”時期關于國民性思考的文學母題相呼應。茅盾筆下的主要人物是生活在都市里的資本家和知識分子,呈現的是節奏強烈、燈紅酒綠的現代都市風景圖;老舍筆下的主要人物是生活在皇城里的中下層普通市民,呈現的是含蓄蘊藉、節奏遲緩的市井風俗畫。茅盾和老舍所創造的都市文學作品互為補充,交相輝映,成為20世紀都市文學的雙壁。

別林斯基說:“我們時代的長篇史詩是長篇小說?!泵┒?、老舍的另一個共同點是對“史詩性”小說的追求。 “五四”時期是抒情的時代,開拓者的時代,動蕩的思潮演變使得該時期的小說未能凝聚成宏大的史詩氣魄。十余年的歷史沉積,使得30年代的作家們能夠冷靜地思考、敘寫長篇巨著。茅盾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個具備史詩性整體意識的作家,他所祟拜的外國作家大都是氣魄宏大的長篇小說大師,像英國的司各特,法國的大仲馬、左拉,俄國的托爾斯泰等?!蹲右埂肥侵袊F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真正具有史詩品格的作品,它的輝煌成就當時就為文壇所矚目,成為作家們所趨近的一個目標。巴金、蔣光慈等對此作出了較為成功的嘗試,老舍也未能例外。老舍是一位吞吐量大的現代作家,他所喜愛和仿效的外國作家當中有許多都是氣勢磅礴、境界開闊的長篇小說大師,如:狄更斯、康拉德、福樓拜等。老舍抗戰前的作品主要選取人物命運展示的宏觀視角,力求在較大規模上反映社會生活和人生世相,但大都時代感模糊,夠不上“史詩性”作品的氣魄和篇幅。時代提供給老舍以嶄新的時代意識譜寫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全過程的最佳機遇。老舍從抗戰伊始就投身于全民抗戰救亡的文化工作之中,對時代和社會有了切膚的體驗。1943年,老舍夫人胡青從淪陷區北平九死一生逃到大后方,與老舍團聚,給老舍創作帶來了第一手素材。以史詩的氣魄,在更為廣闊的背景下來展現民族救亡圖存全過程的煌煌巨著,在老舍的心底生成,這就是冷靜沉實、凝重博大,長達百萬字的《四世同堂》?!端氖劳谩肥钦褐褡宓难汉妥骷易约旱男难獙懗傻囊徊俊巴词贰焙汀皯嵤贰?,它以強烈的民族圖存意識和社會批判意識,借北平淪陷區小羊圈胡同8年間的家庭變故和人事滄桑,以一隅反映全局,深刻地表現了社會沿革、民族命運以及時代巨變在民族精神和普通人心靈上的印記。從《四世同堂》里我們可以看到老舍追求表現“一個民族和一個時代本身完整的世界”的自覺性,從而與茅盾的時代視角、當代意識、史詩品格相趨同。

但是,從各自的寫作風格上,兩者卻有著極大的不同。夏志清先生早在他的《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就評述過茅盾與老舍不同的小說風格:“茅盾的文章,用字華麗鋪陳;老舍則往往能寫出純粹北平方言,如果用歷來習用的南北文學傳統來衡量,我們可以說,老舍代表北方和個人主義,個性直接了當,富幽默感;而茅盾則有陰柔的南方氣:浪漫、哀傷、強調感官經驗。茅盾善于描寫女人;老舍的主角幾乎全是男人,他總是盡量避免浪漫的題材。茅盾記錄了近代中國的婦女對紛攘的國事的消極反應,老舍則對于個人命運比社會力量更為關心,他的英雄人物都很有干勁?!?/p>

前面提到,茅盾有著豐富的外國文學素養,這使得他的敘事語言既融會了西方敘述語言,又沒有過度的歐化色彩。同時,他又有著深厚的古典文學素養,這也使得他的小說語言華麗鋪陳、細膩生動,人物語言與敘述語言都能隨故事和人物的性格發展而具有不同的特色。此外,茅盾還擅長場面描寫,他筆下的場面,往往境界開闊,人物眾多,層次明晰。在敘事語言上,茅盾所體現出來的特征與他一貫的理性傾向和嚴謹的創作態度有著密切關系,更與他對傳統文學和俄法文學的吸收有關。

老舍曾被人稱做語言藝術大師、幽默大師、“京味小說”的源頭。他追求生活化的幽默,追求藝術表現上的節制和分寸感,使其作品產生喜劇感與悲劇感、諷刺性與抒情性的滲透和結合,從而獲得一種豐厚的內在的藝術力量,而這種獨特的文體風格自然與其敘事語言特征分不開。老舍大量加工和運用北京市民俗白淺易的語言進行創作,構建以京味語言為基礎的特殊的語言體系和語言風格。老舍小說中表現出的語言特色,一方面來自于英國文學尤其是狄更斯等作家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得力于老舍對北京市民語言和民間文藝的熱愛和熟悉。他既能從生活中吸取語言,又善于加工提煉,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要燒出白話的“原味兒”。

這種相異性,與茅盾、老舍的文學觀念以及生活經歷不同有著密切的關聯。成為作家之前,茅盾就已經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和加入中國共產黨,他熱心參與政治活動,在北伐期間,還在軍隊政治部做過宣傳工作。這種先革命家后文學家的生活經歷,深刻地影響了他文學觀念的形成。他主張文學要表現人生,主張文學是時代的反映,要把“總的時代情形表現出來”,并特別注重反映社會變革階段的重大事件和斗爭。而老舍則不同,他的窮人和滿族末世人的雙重身份,使得他一登上文壇就把目光投向北平下層市民。他從自己的生存體驗出發,不但書寫下層市民悲苦的物質生活,而且走進了他們的心靈深處,描摹他們的精神悲劇。20紀20年代中期,當茅盾積極參加政治活動的時候,老舍正留學英倫,西方先進的文化觀念促使他對異族文化和傳統文化進行比照反思,并試圖在中西文化對比中探尋改造國民性問題。老舍也沒有單純堅定的文學立場,他既沒有特定的政治傾向,要用文學為政治服務,也不認為文學至死都是自由的、清高的。但他認為“文學是認識生命的,解釋生命的”。正是注重對文化的思考和對個體生命的考察,老舍才成功塑造了血肉豐滿性格復雜的北平下層市民群像。

王 媛: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

猜你喜歡
茅盾老舍都市
茅盾的較真
解人之難的老舍
印象·老舍紀念館
茅盾不怕被騙
茅盾不怕被騙
“對話”小伙伴老舍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茅盾:良好家風奠定人生基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