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音樂對藝校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

2009-03-29 02:58
文史雜志 2009年6期
關鍵詞:藝校人文素質

蔡 宇

經過歷年來無數專家學者的研究發現,音樂對藝校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何謂人文素質?總的來說,是指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知識水平、生活閱歷和藝術修養等方面的綜合素質,即通過某種手段,將人類優秀的人文知識成果及其所蘊含的價值觀念、道德標準、人生態度、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內化為藝校學生的品質、氣質修養、處世哲學等。音樂是一種精神的藝術,而精神藝術是需要積累的。筆者經過多年的觀察研究發現:包括音樂技術在內的音樂的多方面知識的長期熏陶,會對藝校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起積極作用。

一、培養藝校學生人文素質的重要意義

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具有重視人文素質培養的優良傳統。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而儒家一向被視為人文教育的典范。儒家學說的創建者、中國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在他的教育活動中,就非常強調對人文素質的培養??鬃訉σ魳酚刑貏e的愛好,專門整理過《樂經》作為教材。他特別重視詩、禮、樂的教育,說“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鬃拥慕逃齼热荼壬讨軙r代傳統的“六藝”更加豐富,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更為密切。因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禮可以區別尊卑上下;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皹贰笔怯脕砥鹫{和作用的,即必須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水平,才能使社會秩序有條不紊。重視對人文素質的培養,也是世界發展的趨勢。歐洲先前的文藝復興時代,就是人文精神大發揚的時代。它不僅僅復興了古希臘、古羅馬時代原有的人文精神,并且加以拓展,使人文精神滲透到社會文化的方方面面。馬克思主義更是把“人的全面發展”問題作為其基本理論之一。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人文教育受到西方國家廣泛地重視,許多國家都傾向于在教育中給人文科學與自然學科同等的地位。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發表了著名的研究報告《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明確指出:教育的使命是培養“完人”——個身心完全和諧的人。豐富的人文知識是一個人優良的知識結構必需之要素,是一個人成為“全面發展的人”必備之條件,是人文素養的前提和基礎。

這幾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已不再僅僅滿足于吃飯穿衣這樣簡單的物質生存要求,而是更多地去追求文化上的精神享受;因此藝術熱成為時代潮流。與這股時代潮流相配合的就是藝術類學校大發展。但是,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藝校學生在進入藝校前,他們中的大多數的整個童年都是在學琴或學習音樂技術知識中度過的,因此對于音樂以外的人類文化的其他門類知識的了解、體悟比較少。如果藝校在教育觀念上只強調音樂技術而忽視人文教育,就勢必造成藝校學生知識面狹窄,文化素養不高,使其藝術缺乏根基,內涵淺薄。所以,對藝校學生的培養,必須在強調音樂的技術性的同時,又十分注重音樂的人文性。

二、利用審美體驗提高藝校學生的人文素質

音樂藝術本身就是非常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化載體,起著其它學科無法替代的人文作用。但是,如果不引導學生去積極地感受和發揮其中的人文精神,那么即使是藝校學生,他們在從事音樂藝術的學習和表演時仍然會難以得到其人文熏陶。因此,培養藝校學生的人文素質,應該加強其對作品的審美體驗。

培養藝校學生的審美體驗主要是指通過音樂欣賞或音樂教育提高音樂審美能力,學會鑒賞音樂美,感受音樂美,創造音樂美。藝校學生在校園生活中,面臨學習、生活、情感等各方面的壓力,有各種欲望和需要。他們張揚的個性比一般非藝校學生更突出,更渴望自由健康的精神生活。如果情緒長期受到壓抑,得不到發泄,就會損害他們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因此,藝校學生借助音樂可使情感得以宣泄,達到平靜的心態。

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情感是音樂教育的紐帶。音樂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如何培養藝校學生的審美體驗呢?筆者在日常教學中尋找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第一,選擇愛國歌曲讓學生欣賞、體驗,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如《北京歡迎你》全歌大氣磅礴,有一段歌詞唱道:“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懷容納天地。歲月綻放青春笑容,迎接這個日期。天大地大都是朋友,請不用客氣。畫意詩情帶笑意,只為等待你?!备柚谐浞置枋隽酥袊藶榱擞訆W運,歡迎四方來客的情境,讓學生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中國人的熱忱以及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此首歌曲沿用了富有北京傳統特點的歌曲表達形式,配合單弦這個中國民族傳統樂器的演奏。歌曲開頭,制作人采用了非音樂聲音效果,如晨練的跑步聲、自行車鈴、漸遠的鴿哨、開院門掃地、廣播里傳出的“北京時間六點整”的報時聲、胡同口的大爺吊嗓子等等;而在語篇中間,則運用配樂的鼓點和京味十足的京劇唱腔。這些中國元素展現了北京傳統和現代交相輝映的風采,使人聽后感到親切和充滿朝氣。北京奧運會不僅是中國體育界的一次盛會,更是展示我同改革開放以來綜合國力、體現中華民族團結拼搏精神的一次良好機遇,為中國提供了展示民族文化的平臺;也為不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契機。選擇此曲更能讓學生為中國的逐步強大而自豪,為中華民族而驕傲。

第二,選擇勵志歌曲讓學生欣賞、體驗,培養學生不屈不撓的精神。藝校學生在日常的打工兼職、學習過程中辛勤努力,付出了大量的勞動;但由于環境、制度或機緣等方面原因而沒有取得相應的勞動成果或理想的回報,有時甚至喪失了生存、發展的權力,使自己處于社會劣勢和困窘之中。這時會產生深深的挫折感,甚至對未來失去信心。那么如何消解這些心靈的痛楚,達到內心平衡呢?筆者這時會選擇如《真心英雄》這類歌曲?!墩嫘挠⑿邸分谐溃骸霸谖倚闹性浻幸粋€夢,要用歌聲讓你忘了所有的痛……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惫P者每當遇到工作、學習上的困難或生活上的不順時總會選擇聽這首歌,把這首歌運用到培養學生克服挫折感時自然也會取得很好效果。藝校學生的年紀一般都不大,大都很感性,崇拜明星??梢岳弥T如成龍等的明星偶像效應以及歌曲內在所傳遞出的感染效果,讓學生體驗到沒有什么困難可以難倒我們,沒有人不經歷風雨,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只要我們堅強努力,不屈不撓,成功就在眼前。我們廣大藝校老師要學會循循善誘,因勢利導,抓住學生的心理做出相應的教育活動,建立一個完善和諧的音樂生態文化,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第三,選擇關于家庭溫暖的歌曲,培養學生對家庭的熱愛。父母的愛、姐弟的情是家庭生活中永恒的旋律。藝校學生大都個性張揚,對一些明星盲目崇拜,男生喜歡留長發,女生喜歡染發……這些可能都是父母不喜歡看到的;加之父母的教育方式的欠妥,很容易加劇家庭矛盾。所以選擇一些體現家庭溫暖、幸福的歌曲對培養學生的愛家情愫會有

很大幫助,如選擇《一封家書》就可以很好地體現出家庭溫暖?!坝H愛的爸爸媽媽,你們好嗎?現在工作很忙吧?身體好嗎?”這一句句親情的問候總能勾起對家的思念。一位學生曾經告訴過我:“老師,每次聽這首歌我總想家?!边€有一位學生告訴我:“以前我和媽媽鬧別扭了,因為他不喜歡我的一頭紅發;現在聽這首歌我不恨她了。我感覺到媽媽還是很愛我的,都是為我好?!边@些學生發自心靈的話語說明這類關于家庭溫暖的歌曲對孩子的影響是多么大!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的,人文素養的提高可以從點滴做起。

第四,選擇綠色音樂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隨著21世紀的到來,綠色作為“美”的感覺尤加凸現,并且逐漸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綠色食品、綠色奧運等都無疑強調著一個詞——“環?!保褐袊沫h境問題十分嚴峻,中國政府已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確立了尊循科學發展觀的經濟社會發展方向。我們應該認識到人對自然的依賴性;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環境,人類文明就無法延續下去。應摒棄“人類中心論”、“科技萬能論”、“資源無限論”等錯誤的觀念和由此導致的錯誤行為。為了提高藝校學生對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可以走上街頭,舉辦一場由藝校全體學生參與的大型“綠色”音樂演唱會。這樣的“綠色”演唱會,不僅有利于培養藝校學生本身對綠色環境的重視,同時也有利于發揮文化傳媒作用,讓民眾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一舉兩得。如beyond的《送給不懂環保的人》、《藍色天空》、《地球之歌》;羽泉的《綠色的大地》,MichaelJackson的《Earth Song》,夏日娃娃的《大家來環?!返榷际翘岢h保的著名歌曲。綠色容易給人心神明凈的感覺,藝校學生有時候恰恰缺少這樣的元素。他們喜歡追求激情澎湃的搖滾樂,喜歡你情我愛類的流行樂;給他們適時地加點“綠”,更有利于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讓他們認識到自己也是人類的一分子,有義務保護環境、保護地球。

三、以歷史為依托,在歌曲中深入挖掘人文意義

歷史是一首唱不完的歌,從古至今,世世代代的歌曲有很多都能反映一定的歷史。進入現代的樂壇,歷史火炬依然不滅,《義勇軍進行曲》、《春天的故事》等著名歌曲都是依據歷史所創作的。這些反映歷史的歌曲對提高和培養藝校學生的人文素質,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為“上海電通公司”拍攝的故事影片《風云兒女》于1935年創作的主題歌。1935年,當日本侵略者一步步地侵入東北、上海和華北以后,很多作家、詩人、演員紛紛拿起藝術的武器,來表達對日本侵略軍的憤恨。1935年,“上海電通公司”開始拍攝《風云兒女》。聶耳懷著強烈的愛圍熱情為該片創作了主題曲。該影片反映九一八事變以后,知識青年走出困惑、彷徨,投身抗日戰爭的事跡,《義勇軍進行曲》的高昂歌聲則隨著電影的放映而唱響中國的每一寸土地?!讹L云兒女》的拍攝至今已屆74年了,那段永遠閃爍著戰斗光芒的中國電影史和音樂史,被人們永遠銘記著。筆者認為,通過對《義勇軍進行曲》創作背景的捕述,能使我們的藝校學生充分了解那段歷史,讓他們深刻地體會到民族團結力量的偉大、日本侵略者的可恨,愛國熱情也會隨之深深地印在學生心中。

《春天的故事》是1994年根據蔣開儒、王佑貴《春天的故事》改編的。歌曲緊扣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國召開后的時代脈搏,以改革開放的歷史轉折為背景;立意以深圳為起點而放眼全國,從經濟特區而深入至整個改革開放的大業,內涵深厚?!?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形象生動地描述了鄧小平當年的歷史壯舉。歌聲中,改革開放的畫面在人們心目巾徐徐展現,一個劃時代的歷史事件和這位偉人也再次在人們腦海中浮現。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果斷結束了“四人幫”之后的兩年中黨的領導工作在曲折中前進的局面,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最偉大的歷史轉折。歷史不可磨滅。我們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時應該提倡藝校學生牢記歷史,發揚老一輩的改革精神,培養他們的創造力、思維性。

這些反映歷史的歌曲都是老一輩藝術家立足于中國歷史的基礎而創作出來的,對我們的藝校學生的影響力很大。我們的藝校老師應積極探討這方面的教學工作,通過歌曲講述中國的歷史,培養他們的人文情懷,使他們的心靈受到觸動、感染。

四、在音樂中滲透品德教育。提高學生人文素質

19世紀英國著名的道德學家塞繆爾·斯邁爾斯在其《品格的力量》一書中寫道:一個國家的前途,不取決于它的國庫之殷實,不取決于它的城堡之堅固,也不取決于它的公共設施之華麗,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質?!澳囊粋€民族缺少了品格的支持,那么就可以認定它是下一個要滅亡的民族。哪個民族如果不再崇尚和奉行忠誠、誠實、正直和公正的美德,它就失去了生存的理由?!薄叭绻粋€民族的良好品格無可挽回地損失了,那么,這個民族也就沒有什么可以值得拯救了?!睂τ谒囆W生來說德育也是教育的主要內容,那么如何在音樂教育中滲透德育呢?筆者歸納為,利用歌曲所傳染的德育內涵是最佳選擇。

音樂德育就是與音樂相聯系的道德教育,它涵蓋德育的音樂理念、音樂方法和音樂化過程。音樂德育功能就是指與音樂形態及其結構相對應的音樂在道德教育方面所具有的作用、能力與功效,體現出的就是生存于一個社會中的人所具備的被這個社會所認可的道德程度。當今社會主義道德素質教育十分強調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正在于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和集體主義精神。任何德育教育如果沒有情感的基礎,只能成為空洞的說教,是難以達到預期目的的。音樂正是借助于有組織的音響活動,去塑造藝術形象,表達思想感情,以曲動人、以情感人,使學生受到熏陶,心靈得以凈化。當前學生音樂教材的德育內容還是比較廣泛的,有熱愛共產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政治教育;有遵紀守法的良好社會公德的教育;有愛護集體、團結同學、熱愛勞動、尊師重教、尊長愛幼的傳統教育等。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當善于挖掘、運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結合學生實際,讓德育教育滲透進每個環節。例如,《義勇軍進行曲》現在已經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演唱時,應當安排在一種安靜、嚴肅的氣氛下進行,讓大家沉浸在一種國難當頭、保家衛國的氣氛中,啟發學生從那雄壯的旋律,有力的節奏,鏗鏘的“起來,起來,起來”歌聲呼喚中,聯想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為爭取民族解放,冒著敵人炮火,前赴后繼與敵人戰斗的情景,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及對革命先輩的崇敬之情。又如,《過雪山草地》中紅軍“野菜充饑志越堅”、《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也要“交給警察叔叔”等所倡導的高貴品質教育了幾代人,至今仍不失感人的光輝。此時的音樂教育,正是用歌聲歌頌祖國人民,贊頌英雄人物,贊美祖國的大好河山,這對學生是有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的。學生在體驗每部作品的思想內涵的同時,陶冶了性情,也提高了對真善美和假惡丑的辨別能力。

如果要最大程度地發揮音樂的語言教化功能,則要求藝校教師和學生都要加強音樂修養,熟悉音樂語言,從而能在優美的音樂聲中感受、體悟其美的意蘊和道德內核;如果要充分發揮音樂中的文學語言(如歌詞)的直接教化功能,則要求創作者創作出具有豐富思想道德內涵的歌詞,使人們在愉悅中受到更充分的道德教育和思想啟迪。

用哲學的眼光看,音樂藝術就是人文藝術,就是辯證法的藝術。我們應該努力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發揮音樂在培養和提高人文素質中的重要作用,使藝校教學水平整體性地大提高。當然這需要我們無數藝校老師的共同努力,這樣才能進一步完善我們的人文素質培養體系。本文所提出的策略和方法,應該對藝校學生、以至對全社會青少年的人文素質的培養,具有參考意義。

注釋:

[1]參見馮毅:《論鋼琴演奏中的人文素養、樂感與演奏技巧》,《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畢業生論文集》,2006年。

[2]《論語·泰伯》。

[3]《論語·陽貨》。

[4]《論語·雍也》。

[5]參見趙磊:《當代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內涵與提升》,《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3期。

[6]參見陳偉賢:《人文素養下的音樂教育》,《美與時代》(下半月)2008年7期。

[7]轉見李劍萍、魏薇:《教育學導論》,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版。

(本文為四川省科學技術廳2008年“四川省軟科學研究項目”《藝術學校學生人文素養培養探索》之“音樂教育”部分。本刊發表時有刪節。)

作者單位:四川音樂學院(成都)

猜你喜歡
藝校人文素質
人文
錦州銀河藝校作品展示
高鐵乘務員的素質要求及其養成
如果大馬不是馬?
人文紹興
人文社科
素質是一場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質
廉進則腐退
讓人文光輝照耀未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