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古盆名器鑒賞(三)

2009-04-07 02:03申洪良
花木盆景·盆景賞石 2009年9期
關鍵詞:紅泥泥料文人

申洪良

今介紹清初制盆名家蕭紹明。

要了解名人名作的特點,我們必須先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此時,江南的經濟繁榮,紫砂為文人雅士所推崇和參與。文人和工匠平等交往,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和接受,也促使紫砂工藝向更高的境界發展。煉泥技術的提高,出現了紫砂細泥,并且色彩多變。明末周高起在《陽羨茗壺系》一書中所列泥色有十一種之多,到清早期有了更大的發展。紫砂花盆在紫砂工藝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因為能夠享用花盆種盆景的,絕非平民百姓。

蕭紹明和文人的交往在其壺上有例證。臺灣黃正雄先生所藏一把蕭紹明方壺底鈴“啜苦茗,詠好詩,賞花明?!本抛株栁淖?,篆法精妙,治印者必非等閑,推想此印應是文人閑章。壺腹刻“文人作伴友,紹明?!?,直接告訴我們當時他和文人的密切交往。

蕭紹明紫砂器造型設計多樣,技術全面,制作工藝一流,盆壺都有傳世。所有每件作品多很工整,沒有看到變形的,也說明對自己的要求很嚴謹。

對于盆來說,我們最關注的是造型設計、制作工藝、泥料配制、成型難度、大小比例、燒結火候、款識特點等。

蕭紹明盆型有正方漂口、長方直口、長方橋型、長方抽角云腳、長方上下線撫角、長方下帶香爐角、橢圓蒲包口云腳等。二十年前我見一盆紅泥作,長方開框,框內浮雕竹石圖,相當精美。蕭紹明泥色配備多彩,有細砂紅泥梨皮、粗砂紅泥調砂梨皮、大紅袍、桃花泥和存世量稀少的柿泥等,不過還是以紅泥為主。燒結火候掌握老到,大多數盆的成型難度相當大。有的看似簡單,但它的線條、曲面現代人很難仿制。所見款識有兩種,“蕭紹明制”和“紹明仿古”,篆體方印,篆體清秀典雅,應為高手所鐫。

下面我們就來鑒賞兩個盆型。

盆一,這對大紅袍盆燒結溫度、發色極佳,艷而不媚,泥料細膩潤澤,顯示出古樸的意趣,追求和體現的是“清賞雅玩”這種紫砂文化精神,構思脫俗。全器線條順暢無凝,曲面柔雅,雖方猶圓,剛柔相濟,表現出典雅含蓄的書卷氣。全器采用打泥片,再將泥片鑲接而成,所以盆胎厚薄均勻,從上到下一氣呵成。盆底雙層復底的制作也很工整,四個筆桿洞。到現在,盆的腳已經損壞并遺失,能配到一對已是天大的幸事,更有幸請當今紫砂名師施小馬配腳完整,古今合璧,也算是美事一樁也。

盆二,此盆泥料肌理純正,砂質均勻,平整利落。除了漂口處帶同弧外,全器直線方角。此盆型在明末清初烏泥長方洞中常見,但此盆的盆底做工一流,絲毫沒有變形,雙層復底筆桿洞,底款為紹明仿古。

猜你喜歡
紅泥泥料文人
問劉十九
淺談紫砂壺手工成型中泥性的應用
文人與酒
關于燒結紅泥消化生石灰系統的改造
文人吃蛙
宋代文人愛睡覺
文人與石
末了
泥料對陶瓷藝術的影響
基于ANSYS變溫場的真空練泥機泥料擠出質量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