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等職業教育教材開發改革實踐

2009-04-08 08:37
西部大開發·中旬刊 2009年10期
關鍵詞:中等職業規律專家

高 鈺

摘要:目前,職業教育的教材開發已從平面教材為主向立體化教學資源庫建設發展,但平面教材仍是教師組織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藍本,也是立體化教學資源庫建設的腳拳。由于中等職業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經驗層面的技能,因此,中等職業教育教材的開發與建設必須進行全面改革,打破了長期以來形成的學科性知識體系,遵循職業成長規律和認知學習規律,重構教材建設模式,使經驗性的工作過程知識融入教學組織中,滿足中等職業教育模式改革的需要。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教材改革

一、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的改革趨勢

近年來,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發生了很大變化,除突出專業能力的培養外,還強調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培養,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的教育模式。相應的,職業教育的教材建設也要進行全面改革,以滿足職業教育模式改革的需要。特別是中等職業教育,由于社會需求的改變、培養目標的調整、招生對象的變化,使得長期以來按學科性知識體系構建的教材體系已不能適應中等職業教育的職業成長規律和認知學習規律。目前,職業教育課程開發與教材建設主要在以下方面有了一系列的變化。

(1)課程的開發者發生了變化。過去,課程的開發主要是由學校教學專家根據學科體系邏輯設置課程結構,根據市場調查、培養目標設計課程內容,然后到企業調研、行業和企業現場專家確認?,F在,課程開發是由學校教學專家與行業、企業現場專家共同建成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共同研究開發,尤其重視企業一線崗位現場專家的意見?,F場專家的參與地位和參與深度和過去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2)課程體系發生了變化。打破了學科性知識體系的構建,建立起就業導向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即根據工作崗位進行分析,獲得相應典型工作任務,將其整理歸納,按照職業成長規律和認知學習規律轉換成相應的學習領域即我們所熟悉“課程”。專業核心課程是工作過程體系,而非學科體系。課程設計核心是工作情境設計,要體現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培養和內化。

(3)課程設計的內涵發生了變化。課程名稱往往就是一個典型的工作任務,非常明確地表明本課程的內涵和學習的目的。課程一般采用項目教學、案例教學等以產品或作品為成果進行評價的教學模式。教材中,單元課程的標題常用某某的使用、制作、加工、安裝、修理、計算、改造、測量、管理、推銷、設計、布置等動詞來定義該單元課程的教學目標。

(4)教材建設的研究與編寫人員發生了變化。由于職業學校教學專家本身的局限性,進行教材開發研究時,要設計好體現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培養和內化的課程工作情境是困難的和難以實現的。當然,由現場專家進行設計又難以達到規律的要求,所以,職業教育的教材開發與研究由過去單一由職業學校教學專家完成發展由職業學校教學專家、行業和企業現場專家多方參與、共同研究開發完成。

二、職業教育教材出版的改革趨勢

由于職業教育模式的改革,課程開發模式的變化,信息傳播方式的快速發展,職業教育的教材出版也在不斷改革發展中,既有作品表現形式上的變化,也有編寫出版等方面的變化。

(1)教材出版內涵的變化。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深入與成熟,教材建設的內涵將迅速延伸,教材將由平面教材向立體化教材過渡,并逐步形成由平面教材、電子教案、多媒體課件、生產錄相、仿真軟件、網絡課程等組成的課程教學資源信息庫。

(2)組稿方式的變化。過去,教材出版與行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或行政機關的指導性教學計劃有很大關系。一綱一本或一綱多本,但都是統編教材或規劃教材。組稿主要是由行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教師申報、出版社立項……。目前,新的職業教育理論仍處于探索實踐階段,各個學校都在探索職業教育模式和課程開發模式,編寫了大量的校本教材,通過教學實踐,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教材。出版社的組稿方式也相應地變為:調研、確定指導思想、找到優秀的作者、確定大綱和樣章、教材審稿會、編輯出版和宣傳營銷。

(3)編寫方式的變化。由“作者—編審—印?!霭妗毕鄬Κ毩⒌木帉懥鞒讨鸩竭^渡到作者、編輯、審稿人員、版面設計和封面設計人員等協同工作的創作團隊。

三、中等職業教育教材開發實踐

,

教材是實現教育目的的主要載體,是課程教學資源信息庫建設的腳本,所以,高質量的教材是培養高質量優秀人才的基本保證。在策劃編輯出版國家級規劃教材《焊接檢驗》時,為了突出教材的實用性、先進性,反映現時生產過程中的實際技術水平,并落實職業成長規律和認知學習規律的原則,使學生通過后能上崗操作,并能解決生產工藝中出現的技術問題,在組稿策劃時,既邀請了學校教師(教育專家),又邀請了生產一線的技術專家緊密協作,由教師任主編,企業專家任主審。

具體地說,主要是按下列程序進行開發:邀請企業專家與主參編教師座談,共同分析職業崗位工作任務,研討教材編寫思路:主編教師按教育規律、職業成長規律和認知學習規律對知識、技能排序,設計學習情境,提出編寫大綱,經企業專家與主參編教師、主審討論后確定:主參編教師和主審到企業調研、搜集資料;主參編教師執筆寫作,對部分內容進行教學實踐檢驗;編寫完工后,請企業專家試聽匯報課,并對教材審查定稿。

由于有企業技術人員實質性的參與,既保證了教材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反映出企業生產崗位最新技術,又避免了閉門造車,照抄照搬,改頭換面等問題出現,提高了教材編寫質量和編寫效率,也提高了教師業務素質。

《焊接檢驗》的主編為高職院校教師、參編為中職教師、主審為研究員級高工。教材的主要特點有:

(1)教材中的標題術語能明確表達學習目標。如項目三超聲波檢測任務一超聲波檢測原理與設備性能調試任務二直接接觸法超聲波檢測任務三超聲波檢測實訓。每一個項目和每一個任務的標題能直接解讀其教學任務和學習目標,教師和學生能準確測評每一項任務完成的學習效果。

(2)教學內容采用的是成熟的技術和管理規范。教材內容是根據工作過程應完成的任務編排的實踐性教學內容,適當闡述技術原理和依據。主要介紹操作和維護的方法,超聲波檢測設備性能調試部分就把設備說明書的內容直接融八教材。在教學情境設計中,直接應用企業的管理規范,使學生能自然而有效地掌握經驗性的工作過程知識。

(3)教材內容兼顧穩定性與超前性。除介紹成熟穩定的、在實踐中廣泛應用的技術和國家標準外,同時,在編輯時,用相關知識或知識拓展的欄目方式介紹新技術、新設備及科技發展的趨勢,使學生能夠適應未來技術進步的需要。

(4)教材內容與職業資格證融通?!彪p證制”是職業教育的特色所在,組稿時要求編者將教學內容與職業資格標準有機融合,即要求學生在具有必備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從事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高新技術和基本技能,滿足勞動部門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鑒定的要求。

(5)教材內容應用大量圖表、示例、案例等,一目了然。

四、結語

通過探索與實踐,中等職業教育教材開發與建設,只有校企合作,合理搭配編審人員,才能保證既把握課程知識與技術的最新動態、發展趨勢和生產一線的實際需要,又能保障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確保教材的實用性、實踐性和開放性。

猜你喜歡
中等職業規律專家
第五章 巖石小專家
2021年廣州市中等職業教育招生學校名單
2021年廣州市中等職業教育招生學校名單
找規律
巧解規律
請叫我專家
找規律
專家面對面
自治區近年將建65所標準化中職學校
數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