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家長攜手,讓這樣的孩子順利渡過青春期

2009-04-16 01:57伍志鵬
黑龍江教育·中學 2009年3期
關鍵詞:小劉家長孩子

伍志鵬

“我現在是一個初二班的語文教師,兼其班主任。班上有一個14歲的男孩小劉,這個男孩父母都是教師,爺爺奶奶也是教師,家里對他的教育很重視。小劉小學時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小學五年級直接升入初中,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學習成績全班第一名。小劉不僅成績好。表現也很乖,從不遲到早退,作業按時完成,課堂回答問題積極,班干部工作也認真負責。因為優秀,同學將他作為榜樣,教師也將他作為全校優秀學生的典型。然而,這個學期來,我發現小劉有所變化,以前很尊敬老師的他有時會顯得不耐煩,一個月中。與同學吵過幾次嘴。以前的學習積極性有所下降。不久前的期中考試,他的成績也滑落到十多名。

為了弄清事情的原由,我走訪了小劉的家長。小劉父親在外進修,小劉母親對小劉的變化也有所覺察,他母親說:‘小劉自從上了初二,就好像變了個人,常動不動發脾氣。一次看電視,他小姨說了他兩句,等他小姨走出房間,他把門用力一摔,繼續看電視。有一段時間他不理小姨。連小姨做的飯也不吃。暑假里,他父親帶他去理發,由于理發師沒理好:他還大哭了一場,說不活了?,F在,我也正為教育孩子發愁,看著孩子成績下滑,我也很擔心,但又不敢說重了,怕說多了,讓孩子煩。

回到學校后,我又給孩子的爺爺奶奶打了電話,還向小劉的朋友、鄰居詢問了一些情況。他們說的情況讓我大吃一驚。原來,孩子的父親在外學習期間,與一個女孩接觸甚密。暑假期間,小劉母親從其手機中看到一些短信息很親昵。于是小劉父母還大吵了一場。暑假結束了,小劉父親繼續學習去了,他母親在家里很不安,常流露出對家庭的擔心,不時在電腦中尋找小劉父親認識的女孩的照片……

我把小劉的情況說給其他教師聽,大家也都遇到過一些優秀學生成績下降的案例,特別是初一進入初二,一些學生往往突然變得大不相同,學習成績明顯下滑。但如何做,大家的建議卻還是讓我覺得心里沒底?!?/p>

大慶王老師

仔細思考這位老師提供的信息,我認為他應該注重孩子身上的兩個問題:第一是青春期的到來,如何幫助孩子處理這些變化?另一個是如何結合家庭,一起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成長環境。

首先,教師應該明白,學生從小學升入初中,就悄悄地進入了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大多數孩子與小學時相比在生理與心理上都有變化。進入初中后,一些學生的身體開始發育,第二性征也逐漸明顯。生理的變化,會帶來心理的變化,許多心理學家對此時的孩子進行了研究:如霍爾用“暴風驟雨”來形容青春期,認為青春期在本質上是動蕩的,充滿了種種矛盾和沖突。弗洛伊德認為,個體發展到青春期,就進入了心理性欲發展的生殖期,性欲望的焦點轉向異性成員,他們的任務是從父母那里擺脫出來,建立自己的生活,尋找同齡同伴,考慮建立長期穩固的性關系。斯普蘭格用“第二次誕生”來形容青少年階段的心理特點。還有心理學家把青少年期的意義稱為“心理性斷乳”,并認為這種斷乳是痛苦的,因為要改變許多原有的習慣,因此會帶來一時的激動與混亂……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其自我意識有所發展,他們希望自己做決定,但往往受到教師或父母的過度關心。因而,會出現與教師或父母的沖突,有時甚至表現出“逆反心理”。有許多教師有這樣的體會,在布置作業時,強調學生按格式或按時間交,有些學生,特別是一些表現好的學生,偏偏沒有按你的要求去做,讓你批評也不是,不批評也不是。從學生家長處得到的消息也是,以前與孩子出門時,手拉手,孩子會很高興,但進入初中后,孩子與你拉手上街會顯得不自在。在學校和家里,孩子最怕大人嘮叨,有時,一看嘮叨,就捂著耳朵,顯得不耐煩。

其次,是家庭。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對孩子的成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孩子安全的港灣,在孩子心目中是任何東西也不能取代的?,F代社會的家庭結構與關系發生了巨大變化,獨生子女居多,再加上缺少與同伴玩耍與交流的機會,父母就成為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這些年來,無論是西方社會還是我國,離婚率都大輻上升。大量研究證明,父母間的爭吵本身會對孩子造成極大傷害。戈特曼和卡茨研究發現,婚姻越不幸的夫妻,他們的孩子越可能承擔更大的壓力,他們在同伴交往中可能表現得就越消極。有些父母往往當著孩子的面爭吵,有時還讓孩子做判斷、選擇,孩子陷于一種兩難境地。有些人還以孩子做婚姻的籌碼,這樣孩子就要承受更大的壓力。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對這些矛盾似懂非懂,他們面對這樣的痛苦抉擇,只有以“煩躁”來應對。特別是以前本來一個和睦的家庭解體,孩子會頓時覺得失去從前擁有的安全感、幸福感、控制感,這樣不僅會造成成績下降,可能還會造成其他后果,甚至會影響孩子一生的人格發展。

按這樣的分析,這位老師該怎樣去幫助學生小劉呢?筆者認為要教育好這個孩子,必須與家庭結合起來。

首先,做好家長工作。小劉的父母是教師,他們會支持教師的工作,這是很有利的條件??梢詫W生在學校的表現告訴父母,讓父母明白,除了關心孩子身體成長外,還需要正確處理孩子青春期的心理問題。和家長溝通,讓他們向孩子說明,無論夫妻關系如何發展,他們都是愛他的。有些父母很明智,在夫妻沖突時,避開孩子。這里也必須讓他們明白,不能以孩子當作籌碼,不要讓孩子承擔不必要的焦慮。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獨立意識,應該給他們一定的空間和自由,他們喜歡的裝扮:只要符合一個做學生的身份,父母不要太多干涉,更不要強迫。鼓勵他們結交良友,并不對他們的朋友進行消極評價。有些事,可以鼓勵孩子去做,讓他自己去探索,并相信孩子能做到。

另外,作為學生的教師兼班主任,教師應該了解青春期孩子生理與心理的變化。青春期的學生容易產生情緒困擾,作為教師,應告訴孩子一些基本的情緒管理方法,不讓不良情緒影響學習,或將不良情緒轉化為學習動力。如,在憤怒時,深呼吸。傷心時,可以轉移環境或找朋友、教師傾訴,可以寫日記,記下自己的情緒變化,也記下怎樣調適自己的情緒。多加強體育鍛煉,一些劇烈的體育運動可以起到情緒宣泄的作用。另外,教師應鼓勵學生正常交往,鼓勵男女學生參與群體活動,不要將男女生的正常交往看成洪水猛獸。這時候的孩子,他們需要的是教師與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如果教師能理解孩子的心,能給孩子做情緒管理、為人處世的榜樣,那么他就能與家長、教師配合,順利渡過這個“疾風暴雨”期。

猜你喜歡
小劉家長孩子
家長日常行為規范
我心中的好家長
家長請吃藥Ⅱ
美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