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教育技術與新課改

2009-04-26 07:59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09年7期
關鍵詞:新課程新課改交流

劉 林

教育技術的應用與課改、創新的結合,是一種新型思維能力的訓練,一種先進超前意識的強化,也是一種促進完善教學實踐過程更具創造性和實用性的方法和手段。因此,教育技術在新課改的教育實踐中,是推動新課改的動力,也是課改、創新的生命力。

教育技術與新課改密切相關,主要體現為教育技術融合了先進的現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先進的多媒體信息技術方法、手段。在新課程的改革中,教師能夠利用教育技術的手段、方法進行學習和交流,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結構,吸取他人的教育教學方法和經驗,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拓展自己獲取方法、技能的領域,從而為新課程改革積累新的方法、途徑、模式,同時也提供新手段。

何謂教育技術和新課程改革

教育技術在很大程度上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但并不等同于信息技術。教育技術是關于學習過程與學習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換句話說,教育技術就是運用技術手段去優化教育、教學過程,以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效率與效益的理論與實踐。這里所說的“技術”,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術”,也包括無形的“智能技術”[1];既包括現代技術,也包括傳統技術。

新課程改革就是指教學內容和其教與學的方式的改革。改革的核心目標是全面推進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培養21世紀所需要的創新人才。

教育技術在課程改革中具有現實意義和獨特的作用

教育技術的應用與課改創新的結合,是一種新型思維能力的訓練,一種先進超前意識的強化,也是一種促進完善教學實踐過程更具創造性和實用性的方法和手段。因此,可以說是教育技術給新課程的改革創造了新的途徑、提供了物質基礎,而新課程的改革又為教育技術的運用、完善提供了實踐、創新的平臺。所以要在新課改的實踐中,不斷豐富完善教育技術的內容和應用功能,把先進的教育思想、理論等無形的技術融合于多媒體信息技術等有形的技術中,為新課改探索、尋求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徑。

課改的目的就是要以學生學習為中心、以強化個體實踐為中心、以信息交流為中心的教育方式替代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的教育模式。換句話說,就是把被動教育轉變為主動教育、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知識教育轉變為智能教育。而要落實這些課改新理念,只能期望于融合現代先進教育思想和先進技術手段的教育技術上。因為它能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共享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快速靈活地獲取多種信息,以及它獨具多樣的交互方式、不受時空限制的協作交流模式、靈活多樣的評價和教學反饋體系等特性。尤其是它能支持學生自主發現和自主探索的特性,在課程改革中更具實際意義??傊?,教育技術的優越性、實用性以及在教學實踐中獨特的作用,真正成為新課改教學實踐的切入點和突破口。

利用教育的特性,使教與學的方式、方法更加豐富、靈活

利用教育技術能夠創作出精良的、具有創新意義的媒體教學課件,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思維、發展學生智能、開發學生潛能具有獨特的優勢。因此,國家教委推行的教師繼續教育——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培訓,其目的就是為新課改的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第一,利用教育技術,可以使學生在有限的單位時間內獲取更多的信息,較徹底地分解知識技能信息的復雜度,減少信息在大腦中從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轉換過程,充分傳達教學意圖。第二,教育技術中多媒體信息集成控制的特性,有助于教師指導學生課外主動學習。如在教學實踐中利用教育技術中的信息時,教師可以考慮課堂內與課外形式的相互補充,有意識地精選課堂教學內容,突出重點,節省學時。第三,通過教育技術,可以隨時在教學中增補學科前沿知識的內容。如:教師和學生一起可對教材進行靈活的處理,對不適宜的教學設計共同進行增刪修改、吐故納新。同時更進一步增強教師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導意識,使教學中固有的許多僵化、陳舊的東西受到沖擊和更新,達到新課改的目的。

教育技術中非線性網狀結構組織信息的特性,在新課改的教與學的交流方面,可以幫助教師對學生的信息反饋,如課堂提問、反映等,快捷地調出各類信息資料,進行現場分析和答疑。還可以利用人機對話的方式,靈活方便地與學生進行交流,等等。這樣使課堂教學方式在教育技術的指導和支持下,變得多種多樣,學生的學習方法、方式更加豐富、靈活。這樣既能保證課改教學的規范性、系統性、條理性,又可使教學中的學生具備一定的獨立性,同時也密切了課改中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敢于質疑的精神,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教育技術的掌握是現代教師的最基本能力之一

教育技術對新課改的實施者——教師自身的發展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第一,教育技術是現代教師專業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必須掌握其基本理論、方法,并在課改實踐中,科學、合理地選擇,創造性地應用。第二,新課改中的急先鋒——課任教師,必須學會用教育技術的手段和方法進行學習和交流,開闊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結構,獲取他人的先進經驗,啟迪自己的創新靈感。第三,教育技術能夠幫助教師獲取豐富的教學資源,在教學中揭示復雜抽象的事物及自然變化原理;還能快速幫助教師科學地進行教學評價和建立各種教學、教研電子檔案以及學情分析等。因此,只有不斷強化教師的教育技術技能,教師才能充分利用教育技術提供的平臺,及時與學科專家、教育技術專家、同事以及學生和家長建立聯系,進行廣泛的交流、合作,解決自己在課改中遇到的困惑和難題,同時也為自己的課改創新拓展空間。

總之,教育技術在新課改的實踐中會遇到多種多樣的困惑和問題,但只要教師能牢牢把握住“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勤于實踐”[2]的課改宗旨,就會在教育技術應用于新課改的教改實踐中,摸索出全新的、成功有效的教學方法,創建出實用有效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何克抗,李文光,等.教育技術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 版社,2003

[2]孫寬寧.對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有效應用的思考[J]. 當代教育科學,2004(14)

(作者單位:陜西石油普通教育管理移交中心 長慶未央湖學校)

猜你喜歡
新課程新課改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2021聚焦新課程 專注新高考 歡迎訂閱全新《新高考》
加強交流溝通 相互學習借鑒
周櫻 兩岸交流需要更多“對畫”
新課改下關于學生減負的幾點思考
新課改下的幼兒教育策略初探
我區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中典型問題的思考
新課改對立德樹人的思考與實踐
也談新課改下的課外活動
高中體育新課程實施“碰壁點拔”式教學模式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