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館界》(1998—2007)載文及作者信息分析

2009-04-27 10:03楊立社
圖書館界 2009年1期
關鍵詞:分析

[摘 要]本文依據文獻計量學基本原理,以1998—2007年《圖書館界》出版的40期雜志上所登載的807篇論文和587名作者為分析對象,反映了作者及論文的數量、分布、核心作者職稱狀況等,用數據說明其辦刊的合理性。

[關鍵詞]圖書館界;載文;作者群;分析

[中圖分類號]G353.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6041(2009)-01-0049-04

《圖書館界》是由廣西圖書館學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合辦的圖書館學專業刊物。自1980年創刊至今在主管部門和主辦單位領導的支持及歷屆專、兼職編輯的共同努力下,編輯質量、學術水平和出版質量明顯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秷D書館界》作為全國較早的專業學術期刊之一,不僅是廣大圖書情報工作者發表學術研究成果的園地,更是了解和掌握圖書情報學界最新學術研究成果及發展動態的窗口,很受業內人士歡迎。

1 研究對象及統計方法

本文以《圖書館界》最近10年(1998—2007)的40期雜志中登載的論文及作者作為研究對象,將第一作者姓名、職稱、單位、地區、所屬系統等信息匯總后逐一進行分析統計。

2 結果及分析

《圖書館界》在這40期雜志上共發表807篇論文,第一作者的實數為587人。根據洛特卡定律,只統計論文中貢獻最大的第一作者[1]。

2.1 作者數量與發文量

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發展,論文發表的數量與質量,已經成為衡量作者和單位科研狀況的一個重要依據。統計論文數量與作者數量是研究作者與文獻數量之間關系、提示科技工作者與著述能力的渠道之一[2]。表1列出了不同發文量的作者數。

表1中數據說明作者發文量是不均衡的。有484名作者在統計年段內只發表過1篇論文,占作者總人數的82.5%,有73名作者在統計年段內發表過2篇論文,占總人數的12.4%,兩者總計為94.9%,占據了論文作者總人數的絕大多數。而高產作者的數量較少,這基本符合洛特卡定律所表明的規律[3]。這些數據表明該刊不斷地涌現出新的作者,新生力量在不斷增加。而發文量在3篇以上的作者有30人,占作者總人數的5.11%,說明該刊擁有一支相對固定的、學術水平較高的科研隊伍,他們的存在保證了該刊載文質量與數量的長期穩定。

表2列出了不同作者人數的發文數量的分布情況,數據說明大多數文章是由1~2人完成的,占發表論文總數的97.52%,表現了絕大多數作者的獨立科研能力。

2.2 作者及論文的所屬系統分布

研究作者發表論文的數量及作者所屬系統的分布,可揭示科研人員在不同系統的學術水平與科研能力,掌握有關專業人才的聚集及所在機構的科研狀況。表3列出了作者及論文的系統分布,當作者按系統分類時,作者數為596人,因為同一位作者在不同時間寫的文章有時會屬于不同單位或系統。表3說明該刊的論文作者多數來自高等院校,在統計年段內共有高等院校作者332人,占按系統分類時作者人數的55.70 %;高等院校作者共發表論文408篇,占論文總數的50.56%。其次是來自省、市、縣圖書館的作者為165人,占作者總人數的27.68%;其發表論文256篇,占論文總數的31.72%。

表4突出體現了統計年段內排在前10位的圖書館、高等院校及科研單位的作者人數和論文數量。排在第一位的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共有34人,占按系統分類時作者總數的5.70%;論文數為92篇,占論文總數的11.4%。這種現象說明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的工作者有著較強的科研實力,而且熟悉該刊的論文登載需求。其他單位的作者數及發文量相對較少,建議該刊增加其他單位的論文登載,豐富登載內容,更廣泛地加強學術信息交流。

2.3 作者及論文的所屬地區分布

表5列出了作者及論文的地區分布。由于人才的流動使同一位作者在不同時期寫的文章均屬于不同單位或地區。當作者按地區分布時,作者數為595人。表5列出了《圖書館界》遍布國內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論文登載情況。擁有作者和論文最多的地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年段內共250人,占按地區分類時作者總數的42.02%。這250名作者在統計年段內共發表論文408篇,占論文總數的50.56%。這些數據說明該刊在廣西區內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其他地區所擁有的作者人數及論文篇數相對較少,因此,建議該刊繼續擴大在其他地區的影響。

2.4 核心作者群的分析

科技人才的數量和其論文質量是衡量一門學科發展程度的重要測度指標之一[1]。按照E·加菲爾德的觀點,作者的論文數量與科技成果成正相關。因此,發表論文的數量可以作為評價科技人才的一種依據。

任何一種期刊的周圍都聚集著不同的作者群體,而核心作者群是指在該期刊上發表論文較多,對期刊影響較大的作者的集合體。當一篇論文單獨出現時,并不能反映學科的發展規律,只有大批論文形成的文獻流才能呈現出規律性變化,核心作者群是形成文獻流的骨干力量[4]。他們發揮著導向作用,并不斷將學科研究推向新高度。根據普賴斯的理論,核心作者發表的論文數按下式[5]計算:

N1=0.749(Nmax)1/2

式中N1為核心作者至少應發表的論文數;N max為統計年段內,最高產的那(幾)位作者的論文篇數。只有那些發表論文數在N1篇以上的作者,才能被稱為核心作者。在這10年里,作者發表論文的最高數量為17篇,Nmax = 17,從而求出N1=3.08篇。由于論文篇數必須取整數,所以N1值取3篇。也就是說在統計年段內,發表論文在3篇以上的作者才能稱為該刊的核心作者。

核心作者人數為30人,占作者總人數的5.11%,其中有25人來自廣西,占核心作者總人數的83.33%;核心作者共發表論文177篇,占論文總數的21.93%。其中有142篇論文來自廣西,占核心作者發表論文總數的80.23%。這些數據很好地說明了這部分作者在該刊中的核心作用。

表6列出了統計年段內在《圖書館界》上發表論文數量在4篇以上的作者的姓名、發文量及其所屬單位。我們可以看出發文量最高的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郁青,在統計年段內共發論文17篇,核心作者的應發文數量就是根據郁青發表文章的數據計算出來的。另外武旭、劉俊英、藍凌云等人的名字也多次出現在作者群中,可見他們對該刊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也是該刊發展的主力軍和堅強后盾。

2.5 作者的職稱情況

由于受信息來源的局限,本人僅獲得了2003—2007年20期共416篇論文作者的職稱情況,按照現有數據統計,416篇論文中有194篇來自于中級職稱的作者,占論文總數的46.63%;有51篇是副高級職稱的作者,占論文總數的12.26%;有20篇來自高級職稱的作者,占論文總數的4.81%(此數據僅供參考)。

3 結 論

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圖書館界》有著明確的辦刊方向,對教學、科研的指導性強,作者群、讀者群分布比較廣泛。作者的單位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和圖書館,這使該刊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實用性和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另外該刊還較大數量地登載了市、縣級圖書館、中等??茖W校作者的文章,說明該刊更加關注基層圖書情報工作者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技能的提高?!秷D書館界》在服務基層、傳遞信息、傳播經驗、培養人才、推廣最新研究成果等方面,為推動我國特別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圖書館事業發揮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全 華,李銘珊.《地理科學》載文作者群統計分析[J].地理科學,2001(6).

[2] 王崇德.科學論文作者的研究[J].情報學報,1982(2).

[3] 宋曉燕,王惠翔.中國環境科學專題文獻研究[J].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1993(4).

[4] 段 和,史文海,俞 立,胡桂英,孫洪芳.探討期刊論文發表數量和核心作者群的重要意義[J].臨床薈萃,2004(8).

[5] 邱均平.文獻計量學[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8.

[收稿時間]2008-10-28

[作者簡介]楊立社(1958—),女,館員,現在遼寧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資料室工作。

猜你喜歡
分析
導數考向分析
民航甚高頻通信同頻復用干擾分析
分析:是誰要過節
一道解析幾何題的分析與探究
回頭潮
一個遞推數列問題的類化分析
萬有引力易錯題分析
三角恒等變換??键c分析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國房地產泡沫度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