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袖添香

2009-04-30 06:04
中學生百科·悅青春 2009年4期
關鍵詞:蘇軾

荒 流

蘇軾一生中最重要的女性,主要是三位,一位是結發之妻王弗,一位是續妻王閏之,一位是侍妾朝云。

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生于書香門第之家,父親是鄉貢進士,她從小深受傳統文化的熏染,知書達理。王弗沒有“大家閨秀”的資本,但有“大家閨秀”的氣質。根據蘇軾在紀念她的文章里寫的幾件小事,想象她應該是那種眉目疏朗的閨中賢媛,氣質如蘭,落落大方。雖不一定“入得廚房”,但一定是“出得廳堂”的那種。如果有幸生在當代,她的倩影一定常伴著蘇軾,出現在各種外交場合,光彩照人。

王弗比蘇軾小兩歲,嫁給蘇軾年方十六。據說,王弗的父親是蘇軾的老師。如果真是這樣,說明老師對青年蘇軾欣賞至極,不惜將女兒的一生托付給他。這位岳父兼媒人,欣賞蘇軾的什么呢?當然只能是文字與才華了。

王弗是蘇軾相濡以沫的妻子,然而他們的結合并非珠聯璧合。豪放派詞人蘇軾,天生有一種浪漫的空靈和野性,不羈的浪蕩之下,是一顆近乎赤純的童心。王弗則是一位務實的女人,她時常惦記著將手中的韁繩收緊一點。當然,更多的時候,王弗主動承擔為蘇軾“紅袖添香”的角色。

“其始 ,未嘗自言其知書也。見軾讀書,則終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軾有所忘,君輒能記之,問其他書,則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靜也?!边@是蘇軾在《亡妻王氏墓志銘》中的一段話。其中透露了一個信息,蘇軾與王弗并不像今天有些學者說的一樣,兩人是自由戀愛再結成婚姻的。如果是自由戀愛,蘇軾不可能不知道王弗“不知書”,更不可能才在結婚之后才了解其“敏而靜”的性格。

王弗見蘇軾讀書,整天陪著他。蘇軾太低估了她,你陪著就陪著吧,這你也能看懂?等蘇軾看書遇到遺忘的地方,王弗倒是能夠記得。想象蘇軾那時驚異的表情,一定是瞪大了眼睛:“你,你還能知書?”不相信似的,又考查了她一些別的書籍,她都能答上來一些。王弗為丈夫查漏補缺,一方面表明她的確聰明,另一個更重要的方面,表明她確實用心,其用心程度甚至超過了丈夫。

蘇軾對別人心無防范,曾說“天下無一不是好人”。把世界想得太美好,把別人想得太善良,要么是大風范,要么是太天真。因此,對于蘇軾的日常生活,王弗很不放心,達到“未嘗不問知其詳”的程度。她的“幕后識人”是出了名的。蘇軾和客人談話之時,王弗往往立于幕后,只需聽得數言,就能斷定客人是否值得交往,是哪類人,準確率相當高,可謂是“聞言識人”的典范。

有人有求于蘇軾,對蘇軾特別親熱,王弗告誡他:這人恐怕不能長久,來得快,去得快??!果然后來王弗的話一一應驗。比如早年和蘇軾過從甚密的謝景溫、章惇等人,后來為黨派或個人私利,與蘇軾翻臉,整起蘇軾來,下手狠辣,毫不留情。

作為蘇軾的賢內助,王弗還像是一位道德監護人。當蘇軾將要做出錯事、傻事時,王弗能夠及時阻止、規勸。蘇軾從小就對道士煉丹之事非常迷戀,他酷愛“丹藥”、“求仙之術”。有一次,他懷疑某人的墳墓是古人藏丹藥的地方,想挖開墳墓看看。王弗委婉地阻止道:“假如我婆婆還在的話,一定不會讓你做這種事!”一句話將蘇軾說成了大紅臉,慚愧得要命。

王弗這樣說話很有水平。第一,她不直說,是自己不想讓蘇軾挖墳。封建社會,女人嫁夫隨夫,在家里,妻子是沒有發言權的,而將蘇軾去世的母親搬出來就不同了,兒子不聽母親的話,就是不孝。第二,更深沉的意思,其實有讓蘇軾好好反省的深意在里頭。以傳統倫理道德來看,挖祖墳是最損陰德最缺德的事情,你蘇軾要挖別人的墳,死者的后代怎么想,試想一想,將心比心,假如有人挖你母親的墳,你會怎么想?

也許是為蘇軾操心太多,王弗只活了26歲就不幸病逝。

王弗撒手人寰時,想必帶著太多的不舍與遺憾。長子蘇邁,年僅6歲,親骨肉難離棄;丈夫蘇軾,在王弗看來,就像糙石中的一塊美玉,經過她這樣的女人的精心打磨,璀璨的迷人光芒呼之欲出??上?,她已無福消受……

蘇軾的父親蘇洵對這個兒媳婦的早逝也特別遺憾,他對兒子說,你妻嫁到我們家后,你事業未成,她也沒有享一點福。希望你將她埋藏在你母親的墳旁。

王弗去世后,蘇軾沒有寫悼念文章,也許是“長歌當哭,是必須在痛定之后的”,十年過后,蘇軾調知密州,才寫下了悼念亡妻的千古名篇《江城子》。

編輯/梁宇清

猜你喜歡
蘇軾
“蘇說蘇軾”蘇軾與圓照
從善如流
題西林壁
蘇軾錯改菊花詩
但愿人長久
蘇軾吟詩赴宴
蘇軾愚鈍讀書法
蘇軾愚鈍讀書法
蘇軾發奮識遍天下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