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產業集群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2009-05-11 08:52儲著貞
現代商貿工業 2009年6期
關鍵詞:產業集群珠三角區域經濟

儲著貞 羅 軍

摘 要:產業集群是區域經濟發展理論的創新,產業群不僅有利于單個企業提高競爭力,而且通過群體效應可以促進和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發展。對珠三角產業集群進行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產業集群與珠三角區域經濟發展的政策和建議。

關鍵詞:產業集群;珠三角;區域經濟;經濟發展

中圖分類號:F0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09)06-0005-02

1 區域經濟發展理論的創新——產業集群

產業集群理論是新型區域發展理論,它吸收了理論的積極因素,強調區域分工的重要性以外,進一步的強調了發揮區域內各種資源稟賦的整合能力的作用,特別是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的作用,是一種適合中國國情的區域發展理論。

(1)產業集群理論不是簡單地爭論區域發展的平衡性與否,而是強調發揮區域各種資源要素的整合能力,追求適合于區域具體特征的區域發展道路。(2)產業集群理論突出技術進步與技術創新。創新來源于社會化的學習,包括文化、制度等非經濟因素,產業集群內的知識與技術通常以隱含類、非編碼化的形式傳播和擴散,技術創新通過在“干中學”而傳承。(3)產業集群還強調區域發展要素中資源整合的協同效應。投入要素不僅包括一般意義上的資本、勞動力、自然資源,而且強調企業家資源的培育及其在發展中擔當的作用,還有地方政府、行業協會、金融部門與教育培訓機構對產業發展的協同效應??傊?,集群戰略在國內外區域經濟發展中,無論是高科技產業集群,還是傳統產業群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2 產業集群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內在機理

產業集群對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來源于其獨特的競爭優勢。產業集群的競爭優勢在于它擁有非集群企業無法比擬的較強的持續的競爭力,而區域競爭力的活得又可以從交易成本、外部經濟和創新等三個方面進行理論上的理解。王緝慈等認為,產業集群可以從純經濟學的角度看,產業集群可以從經濟學角度、從社會學角度和從創新學的角度提升區域競爭力。首先,從純經濟學的角度看,產業集群可以帶來外部經濟。包括外部規模經濟和外部范圍經濟。集群的各企業通過部門之間專業化的分工以及生產和交易過程中的密切合作可獲得外部范圍經濟。另外,集群的各企業地理上接近,共享公共設施和專業勞動力資源,共同進行生產和銷售等活動,可以使企業的整體規模增大,從而使單個企業實現合作的基礎上獲得外部規模經濟。其次,從社會學的角度看,企業相會靠近,可以在長期的交往中逐漸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系和保障這種信任關系的制度的安排,從而積累社會成本,降低交易費用。一方面,集群企業空間的結晶可以降低上下游企業間每一次交換的交易成本,從而降低總的交易成本。另外,由于集群內企業的共同的產業文化、價值觀和信任基礎,從而降低信息成本。第三,從創新的角度看,相關產業集群可以促進專業知識的傳播和擴散,尤其是隱含的經驗類知識的交流,能激發新思想、新方法的應用,促進學科交叉和產業融合,不斷地出現新產品和新產業。

魏守華、趙雅沁認為:企業群不僅有利于單個企業提高競爭力,而前通過群體效應可以促進和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發展。

(1)企業群的發展使區域按勞動分工理論形成專業化產業區,有利于提高區域競爭力。企業通過絕對優勢、比較優勢、要素稟賦和規模經濟形成專業化產業區,即大量企業集中于一個主要產業,以生產經營為主,同時包括關聯類、依附類、生產性和非生產性基礎設施,通過勞動分工,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區域競爭力。

(2)企業群戰略能放大“乘數效應”,有利于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企業群戰略強調企業在本地的“根植”性,在發展形式上,不僅強調大企業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如以“大企業為龍頭,中小企業為網絡”的發展模式,而且也非常重視中小企業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甚至認為中小企業相對于大企業不易發生區位的移植,更具有地方“根植”性,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3)企業群有利于區域內收入再分配,兼顧公平與效率。在產業范疇上,企業群的范圍比專業化更廣,如與批發業和零售業有關的銷售也、與金融業支持有關的金融業,與研發和職業培訓有關的教育產業、甚至客戶也參與和引導道德發展,這樣有利于收入再區域內的再分配,避免過去專業化區域中不同的職業的員工出現收入差異很大的現象,有利于社會公平。

3 案例:珠三角產業集群發展概況

珠江三角洲位于廣東省的腹地,20世紀90年代以來,廣東經濟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鎮一級經濟的發展壯大,鎮一級經濟的發展,不僅深刻地影響著華南地區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就業結構的變化,也推動了產業集群的形成。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在國際、國內市場的牽動和產業轉移的推動下,廣東出現了大批經濟規模從10億到100億元,產業相對集中,產供銷一體化,營銷網絡覆蓋面廣,以非有經濟為主要成分的專業鎮經濟,即產業集群?!皩I鎮經濟”是珠三角產業集群發展的最顯著的體征之一。

4 產業集群與珠三角區域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4.1 集群內技術創新動力不足

珠三角中小企業集群過程中采用的技術多為引進或模仿,自主創新少,缺乏持續的創新能力。珠三角集群的大多數中小企業的資本規模偏小,靠中低檔產品和傳統工藝組織生產。因創新的投資風險大,外部性強,為減少研發投資成本和降低創新風險,集群內的技術模仿動機遠遠超過了其創新動機,群內中小型企業都期望“免費搭便車”而不愿意自主創新。

4.2 生產技術和生產組織簡單,勞動密集型比重大

珠三角中小型企業集群化成長中,陶瓷紡織、制衣、鞋內、玩具、家具、五金等比重大,技術門檻較低的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占70%以上,中小型企業集群大都集中風險相對較小、投資回收期較短性的行業,在產業技術選擇上也基本上局限于低技術行業,已生產中低檔的產品為主。

4.3 集群化成長的產業協作和關聯程度低下

珠三角現階段的絕大多數中小型企業集群內部企業的產業和關聯度低下。集群大多數是不同的鄉鎮,根據不同的資源稟賦、歷史傳統和地緣優勢形成的,集群內部,中小企業間還沒有建立起經濟學家所說的一種上下游的產業鏈關系,很多情況下在每個企業內部就可與完成從原材料到最終產品的全加工過程。集群化企業之間的經濟聯系是松散的,甚至之間沒有發生關聯。廣州增城的服裝產業、南海西樵鎮的紡織品、中山市張槎鎮的紡織、小欖鎮的五金生產、佛山石灣鎮的陶瓷生產等,大都屬于這種類型。

4.4 集群化成長的企業大都數以專業化市場為依托,機群內的分工難以行縱向發展

珠三角的中小企業集群大都是依托于當地的專業市場。多說是以“一鎮一品(數品)”的形式存在,如南海西樵的紡織,金沙的五金制品,花都獅嶺的皮具,南海的石灣的陶瓷,虎門的服裝市場,古鎮的燈飾市場等。這些專業市場幫助在市場周圍的中小型企業脫克服了資金、星系手機、開辦營業網點、拓展營銷網路等方面的缺陷惡化劣勢,成為連接大量中小企業的結點。集群的中小企業根據專業化市場交易規模和交易種類獲得市場需求的信息,并根據這類信息積極的調整自己的生產種類、款式和規模,但隨著中小企業的生產能力和規模的擴大,本地專業化市場的局限亟待突破和解決。

珠三角中小企業群成長仍以橫向聯系為主,集群企業通過專業化市場聯系的多,而通過內部專業化配套建立的以產業鏈為紐帶的少,珠三角產業集群內區也的分工與合作,還處于較低層次。集群內的中小企業資金不夠雄厚,不足以建立強大的營銷網絡,市場擴展受限,分工市場范圍也受限,集群內的分工也難以進一步向縱向發展。

猜你喜歡
產業集群珠三角區域經濟
養殖面積逐年減少!珠三角這條魚曾風靡一時,為何現在漁民都不愿養殖它?
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建設進入施工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