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針見血

2009-05-14 13:37
雜文選刊 2009年5期
關鍵詞:愛國學者人文

鐘 禾

只有一名法官出庭,另兩位為了“創衛”上街撿煙頭去了。

——焦作“創衛”被曝作假擾民,評比形式生質疑。

既然敢拆就不怕你們告。

——河南平輿縣開發商突拆民居,家具電器骨灰盒一起鏟。警察接到報案商小時后才到,且只看不管。

有學者沾沾自喜,聲稱他能夠游刃有余地使用四套話語系統應對我們生存著的世界:學術的、官場的、商場的和江湖的。

——媒體評論說。學界的陣地一旦失守。就難以追求自己的獨特價值和意義認定。其結果。必然淪為權力和金錢的俘虜。卑躬屈膝,再難以對這個世界表達獨特見解。

一些地方政府要拆一片歷史街區的時候,往往不聽專家的意見,而只是讓專家去論證他們拆歷史街區的“正確性”。

——著名作家馮驥才指出,這其實是以工具性的態度對待人文知識分子,而人文知識分子,首要的應該是發揮他們在思想和專業上的智慧和判斷,而不是權力的附庸。

與打擊報復的恐懼比較起來,許多舉報人更害怕舉報無人理睬,害怕舉報之后一圈圈的公文旅行,害怕作惡者得不到懲治繼續作惡。

——有媒體指出,民眾舉報應該得到更積極的響應。這是激發民眾參政熱情、切實構建反腐倡廉深溝高壘的必由之路。

所謂“知識經濟”,在一些學者眼里,成了知識必須服從經濟,假如知識不能成為獲利的工具,在他們看來就毫無意義。

——有媒體說,這些學者自甘墮落地把自己打扮成一個知識小販。向各類研究基金和投資機構叫賣他們的研究計劃。他們按照利益機構的指令和時間表,定時、定量地生產著對時代毫無意義的學術觀點。

既然國家鼓勵創業,政府就應該拿出鼓勵的行動,遍布城鎮許多角落的地攤就是一個最簡單的謀生手段,但是,擺地攤這種創業的門檻,在許多地方卻居高不下。

——新一期《學習時報》指出,有的城市規矩太多,一個收破爛的也要辦十幾個證。這樣高的門檻,許多人被嚇住了,不敢創業了。也不想創業了,長期而普遍的這種現象。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小品《不差錢》是“文藝搖頭丸”。

——魏明倫回擊趙本山有關“我的作品只考慮快樂”的說法。

六百萬大學生都去考公務員,都吃財政,不創造生產力,這意味著社會的倒退。

——全國人大代表、中紀委原副書記劉錫榮說。

愛國首先要愛自己的同胞,扶危濟困、匡扶正義,而不能“不愛國人卻愛國,只愛民族不愛民”。

——《瞭望東方周刊》的評論說,“愛國”是個好詞。該不該愛國不是一個問題。怎樣才是愛國,一些時候卻成了一個問題。

猜你喜歡
愛國學者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樸素的人文
感愛國事,承愛國志
愛國學·曬佳作
愛國學·曬佳作
人文社科
程門立雪
寫人文的寫作方法
大學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