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人與山水

2009-05-25 09:59
語文教學與研究(讀寫天地) 2009年12期
關鍵詞:雅韻幽香有情

王 玉

文人與山水,自古以來,都是緊緊相連,水乳交融。有了山水,才有了有意的人,有了文人,才有了有情的山水。

文人,是人類中最富雅韻的,而山水,是自然景物中最典雅的,二者有著共同的與生俱來的氣質。文人,會以優雅、瀟灑的辭藻來抒情,山水則以淳樸、淡雅的自然美與文人相適應。文人總是會散發出幽香,山水也始終氤氳著清香的氣息。文人,有著高潔的品質,這是因為書籍的陶冶;而山水,有著淳樸的品格,這是因為自然的造就,自然的醞釀。文人與山水有著共同的氣質,這使他們緊緊相連。山水,只有與文人在一起,才會顯出氣質;文人,只有與山水在一起,才能散發幽香。

文人有情,山水有意。山水引起文人的情,文人賦予山水意。柳宗元被貶,來到了一條小溪旁,小溪“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以入也。幽遮淺狹,蛟龍不屑,不能興云雨,無以利世也”。小溪的意,引起了柳宗元的“而適類于予”的感慨,進而又想“溪雖莫利予也,而善鑒五類,清瑩秀澈,鏗鳴金石,能使愚者嬉笑眷慕,樂而不能去也”。而自己“雖不合于俗,亦頗以文墨自慰,嗽滌萬物,牢籠百態,而無所避之”,柳宗元的情加之于愚溪的意,“以愚詞歌愚溪,則茫然而不違,渾然而同歸”。

文人的靈感來自于山水。蘇軾因為月的陰晴圓缺,長江的無窮無盡,而得出了“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的哲理。而山水被賦予血肉來自于文人的筆墨,黃鶴樓因為那一句“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而由此成為名勝,成為寶貴的文化遺址。余秋雨先生游歷山山水水,足跡幾乎遍及世界,看了許許多多的山水風景,因此有了《文化苦旅》《千年一嘆》這些沉甸甸的著作。

文人與山水,從古到今,從未分開過,正是因為文人與山水的融合,人類擁有了更多寶貴的財富。

猜你喜歡
雅韻幽香有情
“浙”里有情,“寧”有大愛
愿你2020有情有錢沒病沒災不后悔
一縷幽香
落紅有情
幽香的女人
筆,是有情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