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與陳登科的一段交往

2009-06-01 09:27袁明云
中國鐵路文藝 2009年5期
關鍵詞:陳老登科下層

袁明云

早在70年代初,我作為一名鐵路新聞工作者和文學愛好者,有幸與原安徽省文聯主席、作家協會主席、著名作家陳登科結識并有過一段難忘的交往。

那是1976年,十年浩劫剛劃了個句號。萬里同志出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把在“四人幫”迫害下、關了五年大牢的陳登科解放出來,并讓他來到蚌埠鐵路分局這個當時的“重災戶”考察。我受領導委派,陪他一道采訪。于是,我鞍前馬后充當起這位削職為民、當時還無官無職的老作家的“馬前卒”了。

陳登科同志不辭勞苦,跟車下站,或找列車員談心,或去工人家走訪,一個鍋里抹“勺子”,硬板床上定稿子,看不出半點架子來。他那樸實、謙遜,與群眾息息相通的形象,至今還銘刻在鐵路工人心上。曾記得,陳登科同志和韓美林(著名畫家)來到我家那僅有十幾平方米的“寒舍”作客。他說“作家是屬于人民的,我樂意跟下層的小人物交朋友,只有熟悉下層人,理解下層人,才能寫出為大多數下層人所喜歡的作品?!贝税l自肺腑的話語,亦是他歷盡滄桑、創作成功之所在,每每記在胸中。催人感奮不已!

一晃十多年過去,他已長髯滿腮,壽過七四。我再次去造訪。雖說多年未見,但推門進去,陳登科同志卻一眼認出了我。報出我的名字,并熱情遞茶問這問那,不由叫我心頭一熱。

陳登科同志發表作品已近700萬字。這里有他“半文盲”時學寫稿的百十字小通訊、小報道,也有他當時剛出版的長篇小說《三舍本傳》;有他的成名作《活人塘》《杜大嫂》,也有被“四人幫”誣陷為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大毒草《風雷》;還有他在監獄里構思,后來寫成的《赤龍與丹鳳》《破壁記》(與肖馬合作);還有言論、專著、隨筆、電影文學劇本等等。陳登科同志的家人告訴我,前些年,他擔任安徽省文聯副主席、省作協主席,又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整日里百事纏身,但每日里都堅持寫作、記日記。不管是坐車途中還是會議之余,不管在家里還是在賓館,每日寫作不少于兩三千字。陳登科同志身患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疾病,但從未停下筆耕。其中之苦不在話下。

有人問作家的推動力是什么?陳登科同志認為,應是意志加毅力。有些人已具備一定的文化基礎和豐富的生活閱歷,他的思想、他的言論、他的見解。甚至他的文采,都可能成為作家、思想家、哲學家,但他們沒有成功,這里固然有多種原因,但重要的是沒有通過堅強的毅力去完成“爬格子”(當時作家還不能使用電腦寫稿)過程。所以作家必須具備相當的意志和毅力,當然這意志這毅力。首先來自作家對人民對社會對自己的生活的無限忠于。對此,陳登科同志一貫身體力行。在艱苦的戰爭年代,他一手拿槍,一手寫稿,想的是為勞苦大眾求解放。建國后,他寫《風雷》既出于為普通農民翻身解放而疾呼,又對某些農民出身的干部、以官謀私,背叛人民的行徑進行無情披露。文革后他寫《破壁記》,更是對腐敗政治摧殘下的嚴酷現實的深刻揭露和鞭撻。為了寫作,他歷經磨難十年的內亂,差點搞成家破人亡。但他始終百折不撓,奮筆疾書,這如果沒有強烈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是難以辦到的。他在與肖馬的通信中曾寫道:“但愿能留下幾部后人多年之后還想翻翻的小說,就算對得起一生了?!睆闹凶阋娨晃焕献骷业某嗾\之心。著名作家彭湃在評價他的長篇巨著《三舍本傳》時說道:“對陳老堅持面對現實,堅持職業良知,堅持時代責任,至為感佩。較之時下那班趨‘時應‘需,樣樣都有,樣樣都賣的拼盤作家,高出多多……”

陳登科同志熱愛生活,從交談中得知他有空就下工廠、到農村,去生活中呼吸新鮮空氣。他曾多次來蚌埠主持過大型淮河鄉土筆會,我也有幸參加了第一屆淮河筆會,跟隨陳老及一大批全國聞名的作家沿淮河到風陽臨淮關、江蘇洪澤湖等地走訪。不少陳登科當年的戰友當時已經成為縣委、市委書記。見陳老等一批知名作家前來采訪給予高規格的接待和歡迎。多年來。他還去阜陽農村,去安慶石化,去滁縣,去淮北,去抗洪救災第一線,先后寫出《故鄉情難忘》《石化風采錄》《三河一瞥》《三九闖深圳》等有生活氣息的文章。他勤奮不止,在大量寫作之余,還要常接待許多中外來訪者,特別對業余作者前來求教。他均是來者不拒。在他74歲高齡身患多種疾病之時,仍在燈下仔細翻看外省不相識作者寄來的長篇作品,并認真寫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陳登科同志身為全國人大代表。曾首先提議恢復原國歌歌詞并在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上獲得通過。他還提出過“著作權法案”。發表過繁榮文藝創作等頗有見地的文章。他興趣廣泛,1989年5月曾獲全國老年“芳草杯”圍棋賽冠軍。他曾陪同藝術大師劉海粟“十上黃山”,拜訪過巴金先生,與著名畫家韓美林結下深厚的“畫中情”。他的作品不少被譯成日、俄、朝鮮、捷克等文出版,澳大利亞歐文柏、安德森還選編了他的小說選《青樹之花》。美國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胡秀英博士等許多國際友人前來拜訪他,國內有名望的作家周揚、丁玲、夏衍、趙樹理、江曉天等均與他結下深厚的情誼。

陳登科雖去世多年,但他在人們心目中卻留下永不磨滅的印象。有一件我至今回憶起來仍覺得遺憾的事。即是陳老去世的那年當天,他的家人給我發來了電報,邀請我前去參加他的追悼會,遺憾的是我因搬家,事過一個月我才收到電報,因而未能前往。據說他在臨終之時還惦念著好友,而我卻未能與陳老見上最后一面,至今每當想起這件事,總有些心痛。

猜你喜歡
陳老登科下層
Design optimization of a silicon-germanium heterojunction negative capacitance gate-all-around tunnelin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based on a simulation study
競技足球比賽技術制勝因素研究
Optical scheme to demonstrate state-independent quantum contextuality
“老人越不動越不想動”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敬熊的長壽經
心態·讀書·運動
趙樹理“折磨”年輕人
一類多個下層的雙層規劃問題
積雪
陜西橫山羅圪臺村元代壁畫墓發掘簡報
喚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