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述數字圖書館的發展歷程及趨勢

2009-06-08 03:19孫濱琴
活力 2009年18期
關鍵詞:館藏數字化數字

孫濱琴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需要存儲和傳播的信息量越來越大,信息的種類和形式越來越豐富,傳統圖書館的機制顯然不能滿足這些需要。因此,人們提出了數字圖書館的設想。美國國家科學基金NSF在1997年明確指出:“數字圖書館是一個環境,它將收藏、服務和人帶到一起以支持數據、信息乃至知識的全部相關流程,包括從創造、傳播、使用以及保存的全過程”。

一、數字圖書館的發展歷程

數字圖書館是高技術的產物,目前數字圖書館的發展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信息基礎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繼而成為國際科技文化的焦點,決定了一個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的分量。

美國一直在數字圖書館的發展過程中處于領先地位。數字圖書館作為“高性能計算和通信計劃(HPCC)”的子課題“信息基礎技術應用(ITTA)”中的挑戰性課題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1994年NSF聯合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DARPA)和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共同支持了“數字圖書館研究(Digital Libraries Initiative, DLI)”項目,其中DLI-1分別由美國六所著名大學承擔。DLI的第二期,即DLI-2,改變DLI-1以IT領域的開發人員為主導的傾向,開始注意IT和圖書館的合作研究。

除美國之外,法國、加拿大、英國等西方國家也制訂并大力實施各自的數字圖書館計劃。

與此同時,我國數字圖書館建設在政府和社會的支持和關注下也有了長足的發展。

在我國,正式提出數字圖書館概念并導致后來大規模研發工作的是1996年在北京召開的第62屆國際圖聯(IFLA)大會,數字圖書館成為該會議的一個討論專題。IBM公司和清華大學圖書館聯手展示“IBM數字圖書館方案”。

1997年7月,“中國試驗型數字式圖書館項目”由文化部向國家計委立項,由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等6家公共圖書館參與,該項目的實施是我國數字圖書館建設開始的標志。

數字圖書館在中國從1998年開始升溫,在國家科技部的支持和協調下,國家863計劃智能計算機系統主題專家組設立了數字圖書館重點項目——“中國數字圖書館示范工程”,這是一個由國內許多單位聯手參與的大文化工程。該工程于1999年啟動,首都圖書館成為“中國數字圖書館工程首家示范單位”。

1998年10月,文化部與國家圖書館,啟動了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工程,該工程由“中國數字圖書館有限責任公司”負責,標志著中國數字圖書館工程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1999年初,國家圖書館完成“數字圖書館試驗演示系統”的開發。同年3月,國家圖書館文獻數字化中心成立,掃描年產量3 000萬頁以上。與此同時,部分省、市的數字圖書館研究項目也開展起來,如遼寧省數字圖書館項目、上海數字圖書館項目的研究。

2000年底,文化部在海南召開“中國數字年圖書館工程資源建設”工作會議,討論制定《中國數字圖書館工程一期規劃(2000——2005年)》,推薦使用資源加工的標準規范。

2001年初。國家計委批準立項“全國黨校系統數字圖書館建設計劃”,總投資達1.9億元。北京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等院校相繼成立數字圖書館研究所,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數字圖書館建設和研究的高潮。

2001年5月23日,國家重點科技項目“中國試驗型數字式圖書館”通過專家技術鑒定。目前,中國數字圖書館已經進入初步實用階段,我國的數字圖書館研究、建設已經初具規模。

二、數字圖書館的發展趨勢

數字圖書館雖然還處在理研究開發階段,但它強大的生命力已經展現在了我們面前。數字圖書館是圖書館的一次革命,它必然會對圖書館界及整個社會都會造成深遠的影響。數字圖書館的發展從邏輯上經歷過以技術為主導、以資源為主導和以服務為主導的三個先后的發展階段,數字圖書館也相應地出現了技術主導型、資源主導型和服務主導型三種模型?,F在,數字圖書館的相關技術、資源以及服務實踐都有了相當程度的積累,元數據、標準化、本體論、知識管理等數字圖書館基礎理論研究也取得一定的突破,為數字圖書館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在數字圖書館的建設上以建立復合型圖書館和以復合型圖書館為基礎向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圖書館轉變為發展趨勢。建立復合圖書館,就是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并存,電子版文獻與印刷版文獻并存。復合圖書館是館藏與虛擬的網絡資源結合體,因此應從實際出發,科學地處理多種載體類型的關系,制定策略,做好紙質文獻資源與數字化信息資源的整合工作。首先對現有信息資源進行統一標準的存儲和重新加工,建立完善的復合型圖書館信息資源體系,在技術標準上與國家標準保持一致。其次在進行數字化建設時,要分清主次,優先將特色館藏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處理,并為讀者提供更便利的服務如開辟網上閱覽、查詢、檢索、培訓等,使復合圖書館的服務更貼近讀者;而在復合圖書館基礎上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圖書館,首要的任務是強化服務。數字圖書館是應服務的要求而產生的,因此數字圖書館在傳統圖書館的基礎上更充分地滿足讀者的服務要求,要適應信息載體發生的變化,使服務更趨多樣化,由封閉走向開放,并與世界各大圖書館在因特網上融為一體。

數字圖書館的發展會以更為先進和全面的多學科綜合交叉的技術為依托,包括數字化技術、數字技術、多媒體技術、版權保護技術、存儲技術、保存技術、檢索技術、訪問技術、網絡技術、組織管理技術、人機交互技術、互操作技術等。同時,館藏資源已不再限于本館收藏,而是分布在全球的數字資源,包括自身館藏、異地館藏、臨時館藏、虛擬館藏和浮動館藏等資源,打破區域界限,在編目、館際互借、聯機檢索、采購等方面互相協調,按照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原則實行大聯合,以便達到最大限度地共享信息資源。屆時,數字圖書館將從單館發展為多館系統,從數字化資源建設發轉為數字化服務體系建設,從單一技術發展為標準體系。并規范系統接口,統一檢索語言,規范數字對象唯一標志符解析、認證接口調用、計費接口調用、日志與統計系統設計等。

數字圖書館建設的最終目的是為讀者和用戶提供卓有成效的知識服務,同時為圖書館員等知識服務人員提供卓有成效的知識服務平臺,因此,知識服務人員中心地位將進一步鞏固。數字圖書館系統是由人和物共同構成的系統,在數字圖書館的應用中,知識服務人員一直處于中心地位,無論從數字圖書館平臺的開發、知識資產的建設與管理、知識的關聯與聚類、專業搜索引擎的建設、學科導航的構建以至知識推送的運行,都離不開知識服務人員的作用,這種作用以后將更為關鍵,樹立知識服務人員中心地位的思想,將會使數字圖書館系統發揮出更大的作用?!?編輯/李舶)

猜你喜歡
館藏數字化數字
樹德娃的太空之旅 學習設計
揭示數字化轉型的內在邏輯
數字化起舞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答數字
數字看G20
2004年~2012年檔案館與圖書館館藏量發展比較
介紹兩件館藏青銅器
成雙成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