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消文理分科:聽聽孩子們怎樣說

2009-06-16 01:41
內蒙古教育·綜合版 2009年4期
關鍵詞:分科文理理科

晨 霧

近來中國教育界最熱門的討論題目就屬“取消文理分科”了。從媒體、網上反饋的信息看,基本上是“一邊倒”,贊成“取消文理分科”的占大多數。其實我們討論的題目“取消文理分科”是被簡化了的、不完整的。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中第6個問題原文是“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這樣問題分為兩個分支:必要性和可行性。如果我們再進一步細致分析,就會發現,無論是“贊成派”還是“反對派”,在“必要性”的問題上,也大部分成了“贊成派”;同樣,無論是“贊成派”還是“反對派”,在“可行性”的問題上,許多“贊成派”也都至少成了“疑慮派”。這就是說,有相當多的“贊成派”也認為“取消文理分科”不具備“可行性”。為數很多的人們認為,撇開現行的高考制度去談“取消文理分科”就是空談。

從各種意見的人員分布來看,資深教育專家、大學的教師、社會上年齡比較大的人群大都贊成“取消文理分科”。其觀點認為文理分科“讓學生知識面狹窄,人文精神薄弱”,“降低了民族的整體素質”。而中學生、中學生家長乃至中學校長,大都反對“取消文理分科”。最集中的理由就是,取消文理分科會加重學生負擔。

在“取消文理分科”問題上反應最激烈的是原人大附中副校長,著名教育專家王金戰。王金戰在博客里旗幟鮮明地發表文章《堅決反對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他措辭嚴厲地指出, “取消文理分科本身就是對學生負擔的進一步加大,單憑這一條理由,文理不分科的提議就不應該通過,提出這一想法的人就該深刻反思?!边^重的學業負擔剝奪了他們的這一權利,所以中國教育的每一項改革都必須圍繞如何減輕學生負擔來展開,任何偏離這一方向的改革都是對青少年的犯罪。

2月10日,王金戰接受新浪網教育頻道獨家專訪,詳細地談及了他對文理分科的看法。王金戰首先尖銳地批評道:“這些所謂的專家有幾個是當過中學老師的?他們是不是了解中國學生的真實情況?這是我覺得應該搞清的一點。所以如果說他面向社會征詢意見,他應該聽一聽中學生和中學老師的一些真實的感受?!?/p>

雖然筆者的基本觀點是贊成取消文理分科,但是同時認為,在當前的高考指揮棒下取消文理分科是不可能的。同時,我也認為,分科也好,不分科也好,受教育的主體,中學生們的意見我們必須要重視,從這個角度,我十分認可王金戰的意見。晨霧仔細閱讀并在本文后面轉載了兩篇在讀高中生的文章,他們寫出了自己在選擇文理分科時候的真實感受。

這兩名學生都是非常優秀的。其文章無論從內容的深度和文采看,他們都應當是“文科”的好料子。我相信,他們在政治、歷史、地理方面也肯定不會差。但是,這兩名學生在經歷了被稱為“人生首次重大抉擇”的文理分科時,分別選擇了理科和文科。同時我們也都看得出來,他們在選擇的時候心情都是十分矛盾的。

為什么會是這樣呢?道理很簡單,孩子們這個時候的興趣很可能是多樣的,求知的欲望又那么強烈,面對這神奇多樣的世界,他們什么都想參與。但是有一點需要說明,他們什么都愿意參與并不意味著什么都愿意考試。人大附中每年為高中生安排了五彩繽紛的各種選修課為什么學生們十分歡迎?因為既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又不需要考試。正是因為這個道理,孩子們說心里話,希望取消文理分科。但是如果取消文理分科高考需要考試9門,他們會十分激烈地反對!

兩個孩子相比,文理分科的問題上,北京的孩子比河北保定的孩子要幸運一些。從文章中看得出來,北京的孩子高二開學才分文理科;而保定的孩子一上高一就開始分科。這也反射出兩地高考競爭激烈程度的差別。

被迫選擇文理分科還會產生一種現象,一部分學生的選擇不是出于其真心的喜愛,甚至連相對的偏愛都不是。兩位高中生的文章或多或少地也反應了這一現象。

有相當一部分優秀學生選擇理科,其原因是因為他們認為,選了理科,今后根據興趣還可以向文科發展;但是反過來就不行,選了文科,今后向理科發展幾乎沒有可能性。因此理科學生中優秀者比例偏多。

同時,有相當一部分被認為是“差生”的學生,選擇了文科。因為社會有一種偏見,認為文科就是死記硬背,學習差一點也能對付。因此文科學生中雖然有一少部分特別優秀的學生,但是總體來說,相對成績低一些的比例偏多。

猜你喜歡
分科文理理科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Anthropology in China
2017年天津卷理科第19題的多種解法
不服輸的理科男
高考改革的關鍵不是科目多少與是否分科
文理大類培養與專業培養兩種模式下大學生不及格率的比較研究
殺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