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斷指再植術后24例臨床觀察與護理分析

2009-06-20 03:11李世英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09年9期
關鍵詞:血液循環臨床觀察護理

李世英

摘 要 目的:探討患者斷指再植術后血液循環的臨床觀察與護理效果。方法:對2007年3月~2008年2月治療斷指患者的臨床效果及采取的緩解患者焦慮狀態、解除心理障礙、觀察患指血液循環等護理措施,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結果:通過治療與護理,并及時處理動靜脈危象,治愈患者22例,有2例患者因損傷嚴重而行截指手術;3例患者在活動功能受限后,經功能鍛煉后恢復良好?;颊呔鶡o并發癥發生。結論:對斷指再植患者實施合理有效的治療與護理,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及局部組織變化,是術后康復的關鍵。

關鍵詞 斷指再植術 血液循環 臨床觀察 護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136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本組資料中的24例斷指再植患者,均為我院2007年3月~2008年2月收治的患者;男20例,女4例;年齡3~52歲,平均年齡25歲。其中拇指患者5例、示指4例、中指7例、無名指5例、小指3例,診斷為離斷傷28例、毀損傷6例。均為急診手術患者。

方法:將斷指用無菌紗布包好,置于完好的塑料袋中保存并放在冰容器中,切忌直接將斷指放在冰塊中。及時對患者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術前護理和術后護理,并做好術后患者的出院健康指導。術后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靜滴7~10天,2次/日,采用阿司匹林25mg和潘生丁25mg口服,2次/日。注意及時補充血容量,避免由于出血較多致血容量降低。

統計學方法:計數資料用X2檢驗。

結 果

本組24例患者,除3例小兒患者采用全麻外,其余患者均在臂叢麻醉顯微鏡下,行斷指再植修復手術。術后患者功能恢復良好的有22例,有2例患者因為損傷嚴重而采取了截指手術,3例患者術后活動功能受限,但經過精心護理后,功能恢復良好。斷指再植術的成活率為95%。

護 理

心理護理:由于患者都是意外傷,再加上大部分患者對斷指再植技術缺乏一定的認識和了解,擔心手術能否成功以及醫療費用過高等原因,為此這讓患者產生了很大的思想壓力。還有的患者對以后正常的活動功能及今后的生活與工作等方面,都會受到影響,從而造成心理壓力大而出現煩躁、焦慮不安。針對患者出現的這些種種現象,我們護士要及時與患者交流溝通,了解患者的心態和疑慮,并給予心理安慰和精神上的支持,達到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緒和增強患者治療信心的目的,取得患者的積極配合。

術前護理:對患者要常規做術前檢查、抗生素皮試、備皮等,提前及時告知患者禁食和禁水。如果患者在來院就診時,禁食和禁水還未達到4小時,必須要及時通知手術室醫護人員,防止患者發生麻醉反應導致誤吸。術前要協助患者保護好斷指,使用無菌敷料包扎患者傷口,正確縛扎止血帶,松緊度應要適宜,扎止血帶的時間越短越好,一般不超過1小時為宜,如果根據需要必須延長阻斷血流時間,也要應該每隔1小時放松1~2分鐘,以便患者恢復局部血流,爭取在傷后6小時內,進行斷指再植術,提高手術成功率。

術后護理:術后要把患者安置在安靜、舒適、空氣流通的病房,室內溫度控制在20~25℃,濕度保持在60%左右,每日可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2次。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和體溫的變化,對術后患者矚咐絕對臥床休息1周左右。讓患者抬高患肢高于心臟水平并制動,可防止血管吻合處受擠壓,改善血液循環,減輕患指的腫脹和疼痛。局部患處也可用60W烤燈24小時持續照射,使局部血管擴張,照射時間一般在1周左右。護士要告訴患者必須禁咖啡、茶水、可樂等液體以及禁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鼓勵患者進高能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以滿足肌體的需求,增加抵抗力,便于促進患者傷口的愈合,防止血管痙攣的發生。如果患者術后出現疼痛或精神緊張,很可能會引起血管痙攣并導致血管危象,為此,護士要耐心細致地向患者解釋疼痛對再植指的危害,如一旦感到疼痛,必須要告訴醫生或護士,以便及時采取止痛措施,給予止痛藥,減少患者因疼痛引起的不安?;颊咴谛g后3天要常規使用止痛藥,護士在護理操作時,盡量要輕柔,以減輕或避免患者的疼痛,消除患者的緊張心理。

功能鍛煉指導:在患者術后3周,對局部患處進行紅外線治療,以減輕局部的腫脹?;颊咴谛g后3~6周,開始做伸屈和握拳等活動,以防止關節出現僵直、肌肉粘連或萎縮現象的發生。告知患者活動時,要輕柔并保護好再植部位,加強運動和感覺訓練,以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

討 論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不慎而發生指斷傷的患者比較常見,為此對指斷傷應盡早實施再植手術。術后應嚴密觀察患指的血液循環情況,并隨時做好記錄。臨床上對于指端血液循環的觀察和護理,要每隔30~60分鐘觀察1次顏色、溫度和張力的變化情況,試驗毛細血管反應。如果患者的指體由紅潤變為蒼白,或紅潤變為淺灰色或者變為花斑狀,皮溫開始下降3℃,毛細血管充盈時間也延長至3~4秒,指腹張力逐漸降低,這說明是動脈危象,我們應該首先采用解痙和止痛藥物治療,注意觀察患者30分鐘后仍無改善,就要考慮立即行手術探查。如果患者指體由紅潤轉為暗紅,繼而變為暗紫,皮溫也逐漸下降2℃,毛細血管回充盈時間<1秒,指腹張力逐漸增高,嚴重時出現水皰,這提示是靜脈危象。我們要立即更換患者傷口周圍的敷料,及時清除傷口的積血,要拆除1~2針患者切口處的縫合線,以緩解靜脈壓力。如果靜脈危象還沒有緩解,可行拔甲或遠端側方小切口放血處理。在臨床治療和護理當中,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和無菌操作技術,防止發生感染。對患者傷口的滲出物,應常規作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以選用更加有效的抗生素治療。同時還要增強患者的飲食營養,做好健康教育指導,提高患者斷指再植術的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何玉珍,邵洪曉,管玉蓮.斷指再植術后血液循環觀察與護理.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6,3(19):1759.

2 王鳳英,王桂珍,孫國柱.150例斷指再植術后病人的護理.護理學雜志,2004,19(8):47.

猜你喜歡
血液循環臨床觀察護理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個體化護理在感染科中的護理應用
妊高癥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肝癌介入護理中的應用
直立性眩暈怎么辦?
胃口不好可能因為鞋擠腳
利用建模學習 落實概念教學
氨溴特羅治療兒童急性支氣管炎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