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愛,不簡單!

2009-07-02 03:55
為了孩子(孕0~3歲) 2009年24期
關鍵詞:孩子

小 巫 戚 娜

“父母對自己的子女愛得不夠,子女就會感到痛苦,但是過分的溺愛雖然是一種偉大的感情,卻會使子女遭到毀滅?!?/p>

——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馬卡連柯

12355上海青少年公共服務平臺和上海市社會科學研究院曾以抽樣方式向本市2000戶有未成年人的家庭發放調查問卷,今年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23.1%的家庭可能存在關愛不足的問題,47.3%的家庭關愛適中,29.6%的家庭存在關愛過度的現象。

為人父母,當然愛自己的孩子!事實上,由于社會、家庭和自身的原因,眼下很多年輕父母雖然愛孩子,卻并不知道怎么來愛。

Where不會愛孩子,問題在哪里?

來自社區學校的報告——

那些平時忙于工作、疏于關心孩子的家長,是不會承認自己不愛孩子的;那些全身心放在孩子身上、對孩子寄予厚望的家長,是不會承認自己愛孩子的方式有問題的??墒?如果等到孩子將來產生學習障礙、心理問題,乃至罹患精神疾病再來檢討,恐怕為時晚矣。

社區學校里有不同年齡、不同情形的孩子,每天放學后,孩子們會一起做功課,接受輔導;那些遇到育兒問題的父母,也樂于與老師溝通,以期找到問題癥結,尋求解決之道。

例1:什么都“無所謂”

奇奇小時候一直隨爺爺奶奶生活,“無所謂”是他的口頭禪,也是他的“行動指南”。爸爸媽媽覺得主要是由于他們工作忙,對孩子一直關心太少才導致他自顧自、對周圍的人和事都漠不關心的性格。媽媽說,“幼兒園時,老師為了不讓奇奇影響上課,就讓他坐在班級的最后面,和其他小朋友隔離開?!?/p>

上小學后,媽媽將奇奇接到身邊,發現他喜歡自言自語,不愿和人交流,好像活在自己世界里;他對榮譽有追求,但不想努力,如果達不到就會表現出什么都無所謂的態度。

分析:“工作忙”不是父母疏于照顧孩子的借口和理由,既然生養了孩子,就要給予他足夠的關心和愛?!昂孟窕钤谧约旱氖澜缋铩?用這樣的話形容孩子是很可怕的。孩子好性格的養成是需要父母言傳身教的。如果父母對孩子事事“無所謂”,孩子自然也就“什么都無所謂”。

例2:“爸爸,我怕!”

王奕佳怕水是出了名的,教練和小朋友都知道,她是迫于爸爸的“淫威”才來上游泳課,只玩不游。爸爸自己游泳很棒,出于安全的考慮,一定要女兒學會游泳,“孩子水性好,我們就不用擔心她溺水了?!眱蓺q的時候,奕佳就跟爸爸進泳池了??赡苁且淮螁芩慕洑v,讓小奕佳對游泳望而卻步。爸爸說她不是真怕水,因為在淺水區玩一點兒沒事,把她扔進深水區就怕得要死,只要堅持一定行的。

分析:很多父母的出發點都是“為孩子好”:因為怕孩子凍著,就給穿得暖暖的;因為擔心孩子的將來,非要他現在就學這學那。這位爸爸,因為怕女兒溺水,所以一定要她學會游泳。想法似乎有那么點道理,但爸爸太自信,高估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做法也過于偏激。孩子對某一事物產生恐懼心理,不是偶然的。如果早期處理不當,其影響可能會一直延續到成年,相信這是愛女兒的爸爸最不愿意看到的。

例3:大棒打出“笨”孩子

劉振很小的時候就隨父母來上海生活。因為沒有戶口,家里也沒有很多錢,他沒有上過一天幼兒園,基本上就是在父母的小攤旁自由自在長大的。

今年,7歲的劉振踏進上海小學的大門,因為以前沒人教,很多習慣都沒有養成,他上課打瞌睡,一下課就瘋玩,自己的東西不知道保管,還時常把同學的東西放進自己書包里,同學們害怕,不愿意和“小偷”同桌。爸爸得知兒子在學校的種種不是,回家不是打就是罵,“偷別人東西?我打死你!”劉振邊哭邊說:“人家拿錯了嘛?!?/p>

老師說壞習慣可以慢慢改,但這個孩子反應太遲鈍(教他寫自己的名字要花兩個小時),成績總是全年級最差,怎么辦?老師的信心和耐心被一點點磨去,“是智力低下吧?!”

分析:孩子的錯,不是他的錯,錯在父母早年的疏于教養和發生問題后的打罵相加。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不是打出來的。這個孩子,他不是小偷,拿人東西是物權概念沒有建立,好習慣的養成落后于同齡人;他也不是弱智或笨蛋,只要家長和老師愿意付出時間和愛心,他的進步會很明顯。

對于如何才是愛孩子,相信100個人會有100種說法。幾乎所有的父母(包括上述忙于工作的爸媽、逼女下水和恨鐵不成鋼的爸爸在內)都是愛自己孩子的,問題出在

對真愛的認識存在偏差,以及愛的方法不當。

What真愛是什么?

愛是什么?很多人會回答,愛是一種美好的感情。然而,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派克醫生(Dr.M.Peck)說,“愛不是一種感覺(感情),而是一種行為。光有感覺的愛還稱不上是真愛。很多懷有愛的感覺并且基于愛的感覺而行動的人,會做出各種各樣非愛以致毀滅性的行為?!?/p>

原來,真愛不是一種讓我們神魂顛倒的感覺。真愛是一種忠誠堅定的、經過深思熟慮后的理性決定。

真愛是付出

我們愛孩子,就需要延伸自己以撫育孩子的心靈成長,同時也撫育我們自己的心靈成長。這就要求我們克服懶惰心理、驅除內心的恐懼、摒棄固有的思維慣性、接受新的觀點和挑戰,我們需要勤奮努力地勞作,多花時間和精力來陪伴、照料孩子,這是真愛的前提之一。

這種付出是心甘情愿、不求回報的。

真愛是一種自律

這是真愛的另外一個前提。愛本身需要自律,不自律的愛不是真愛。真愛孩子的父母會嚴格把握自己的行為、控制自己的情緒,時刻為撫育孩子心靈的成長做出最大的貢獻。

真愛是關注

真愛最重要的付出手段是關注。關注是一種源于意愿的行動,是一種抵抗我們思維慣性的工作。只有通過關注,我們才能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捕捉到孩子隱蔽的細微的需求,及時滿足和訓育孩子。我們需要放棄一些原有的計劃、重新安排我們的時間、積極地轉移我們的注意力,并且心甘情愿、毫無怨言。

真愛是傾聽

付出關注的最重要手段是傾聽。傾聽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它是一門需要用心學習才能掌握的藝術。真正的傾聽,無論時間多短,都需要巨大的努力。真正的傾聽需要全神貫注,而不是一邊處理自己的事情,一邊捎帶著聽。你愿意付出這樣的努力,是告訴孩子你珍惜他的最好最確鑿的證明。

真愛是一種勇氣

當我們從未育之人變成父母時,我們走進了一扇嶄新的人生大門。我們需要做以前沒有做過的事情,我們需要改變自己。這些都會讓我們感到緊張、焦慮甚至害怕。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反抗我們、讓我們生氣或者失望;最終他們成熟之后,會離開我們獨立生活,我們則會感到失落和痛心。真愛的代價是痛苦,收獲卻是無與倫比的快樂,你準備好承受這樣的風險了嗎?

真愛是鼓勵獨立

真愛的核心是讓對方進行自由的選擇,而不是對自己言聽計從。依賴型的父母恐懼孩子的心靈成長,會想方設法阻止孩子的獨立。具有真愛能力的父母則鼓勵孩子邁向成熟、把握自己的命運,而把握自己的命運往往會令人面臨痛苦的抉擇,需要極大的勇氣。只有真正愛自己的人才會有足夠的勇氣直面生活,不受他人、社會或者傳統勢力的左右,敢于改變自己。這種愛自來源于父母無條件的接納——“你是一個美麗的可愛的人,做你自己非常好,無論你做什么,我們都愛你,只要你對自己以誠相見?!?

真愛是接受分離

小寶寶從離開母體的那一天起,就是一個獨立的、有著獨特個性的、完整的人。中國傳統文化最根深蒂固的養育誤區之一就是“親子一體性”,即父母不將兒女當作獨立的、與自己分離的個體,而是把他們當作自己生命的延伸,通過孩子來生活、來表達自己的需要、來體現自己的價值。

為了養育出身心健康、幸福成功的孩子,我們必須打破傳統,認可并接受孩子與我們是完全不同的、獨立存在的個體這一事實,尊重他們的個性和選擇。

真愛是履行諾言

履行諾言是所有真愛關系的內在基礎。父母對孩子的愛必須貫穿如一、始終一致。父母對孩子做出愛的承諾,并且保證履行這個承諾:無論如何,我們永遠無條件地愛你、認可你、接納你、支持你。

真愛是改變自己、促進自我以及對方的心靈成長

既然孩子不斷地在成長,他們的需求不斷地在改變,我們也必須跟著他們一起成長和改變。有些父母,在孩子的童年期,他們是稱職的父母,然而一旦孩子步入青春期,他們就變得束手無策,因為他們不能夠針對已經長大、已經變化了的孩子來改變和調整自己的態度。從孩子身上學習,是大多數人保障自己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晚年的絕佳機會。令人痛心的是,大多數人拒絕這個機會。

真愛是律己的質問

對于孩子,父母擁有強大的權勢。當面質問孩子,告訴他:“你做錯了,我是對的,你應該改變,聽我的?!边@個舉動在多數父母來說,不假思索、信手拈來。撫育孩子心靈的成長,需要我們時時刻刻采用最有效的手段來完成這項任務。我們首先要進行嚴格的自我檢驗,檢查自己的理念和價值觀,檢查自己的言行舉止和道德水準,確認我們知道什么是對孩子最好的選擇;其次我們必須體貼入微地考慮孩子的個性和承受能力,選擇對孩子最有效的方式進行面質和訓育。

看到這里,也許你會感到壓力很大:原來真愛這么麻煩!要求這么高!這多困難啊!我做不到怎么辦?一位媽媽就曾問我,“你能每時每刻做到你所列舉的那些真愛行為嗎?”

我回答她,“我每天都在努力。我不能保證完全做到,但是我不會停止或者放棄我的努力。派克醫生說過,生活多難,愛不是容易的事情。這不要緊,只要我們努力,就是最好的結果?!?/p>

揭開“非愛行為”真面目

1.有條件的愛

“你必須服從我、遵照我的指令去做、按照我的設計去成長,否則我就不愛你?!币恍└改笧榱丝刂坪驼加泻⒆佣鵂奚袅藧?他們的收獲是孩子對未來懷有過度的恐懼。

2.不負責任的愛

無休止地包辦孩子的生活起居,無原則地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很多人把這種感情當作一種富有犧牲精神的值得稱贊的“愛”,其實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毒害。這種“愛”,遠非無私,而是極端自私。深深隱藏在“愛”的旗號背后的,是施“愛”者對受“愛”者強烈的控制欲望。

3.依賴的愛

人們通常對愛最大的誤解之一就是將依賴誤認為愛。孩子萬一有個閃失,父母就活不下去。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就顛倒了,孩子變成了父母的精神保姆。

4.永遠無法滿足的愛

孩子考試得了98分,“怎么沒得100分?”孩子謙讓,“你怎么這么窩囊?”孩子打架,“你怎么這么野蠻?”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父母的期望像一個黑洞,永遠填不滿。

5.犧牲者討債的愛

父母把自己放在一個“烈士”的位置上,整天嘮叨自己為了孩子“犧牲”了什么,抱怨孩子沒有償還這些“債務”,而且還動不動就被孩子“氣”病了,“你這個沒良心的東西,要氣死我啊?”生育子女是父母自由的選擇,養育子女是父母應盡的職責,為子女而放棄一些事情也是父母自由的選擇,談不上“犧牲”。

6.要求回報的愛

溫柔一些的對孩子說“爸爸媽媽養育你多不容易啊,你可不能辜負我們的期望!”嚴厲一些的則要求孩子“我們養著你、供著你、伺候著你,你可要給我們爭口氣!我們這輩子就指望著你呢!”這些父母把對孩子的愛和養育當作一種投資,期待著高利率的回報,這樣的愛不是真愛。

*以上內容摘自《和孩子劃清界限——成功訓育兒童自律的法寶》,作者小巫,美國Rutgers大學教育學碩士,國際母乳會哺乳輔導,兩個孩子的媽媽。近年來致力于兒童發展、家長心理及親子關系方面的研究和咨詢工作。

How怎樣做到真愛?

現在,我們知道了真愛不易,真愛是需要付諸行動的。為了孩子,也為了你自己。請從今天開始努力吧!

第一步:自我測評

請逐項打“√”,看看能得多少分!

第二步:自我成長

平時多翻閱一些科學育兒的書籍和雜志,是父母自我提高較方便的途徑。你們可以此填補自己的知識盲點,提前預知孩子一兩年后可能發生的心理、生理的變化,因為通過觀察別家孩子的情況來預判自己孩子的將來,是不科學的。

此外,每個月定期參加社區交流、集體親子游戲等活動,能及早發現孩子身上的問題,及時地尋求解決之道。市圖書館、社區學校會不定期地舉辦“家長講座”,有時間的話一定要安下心來聽聽專家的解析,不要等遇到育兒困擾或問題了,才來思考和尋求良策。

關于孩子,你需要知道的——

● 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生理變化,不同季節可能遇到的健康問題。

●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學習目標和內容會有所變化,能力將有提升,家長須及時跟進。

● 認識孩子的心理發展過程和不同時期的心理需要。

● 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院長桑標教授說過,孩子有“玩的權利”和“犯錯誤”的權利。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請寬容孩子的小缺點,不要事事包辦;請允許孩子玩耍,將快樂的童年還給孩子。

● 孩子出現心理或精神問題,多半是由于父母的不良情緒轉移或波及到孩子身上,使他過早體會到沮喪和焦慮。因此,發現孩子存在心理問題時,請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同時,不要諱疾忌醫,很多心理疾病可控可治。

第三步:嘗試溝通

溝通其實不簡單?!敖裉炷阍谟變簣@里學了什么呀?”“中午飯都吃了些什么?”如果你認為這噓寒問暖的兩句話就能代表與孩子有溝通的話,那就錯了。真正的溝通是學會仔細聆聽孩子說的每一句話,于細節中找到閃光點和問題。

溝通需要技巧。漫無目的的溝通效率極低,我們不需要。你可以和孩子進行平等的對話,“你認為……好么?”“你覺得有什么方法可以解決?”循循引導之下,孩子一般都能侃侃而談,盡管答案可能是我們已經預知的,但這么做的好處是給一個孩子正確的引導。讓孩子自己得出答案的效果,遠比“媽媽代勞”“爸爸告訴你”有效得多。

在民主與尊重的前提下,與孩子親切溝通,可以導出彼此都能接受的愛的方式。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就“專斷”、“強橫”、“民主”、“平等”、“自由”、“回避”6種育兒態度,征詢了7000名孩子的看法,結果是“民主型態度”受到普遍而熱烈的擁護。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下,孩子一天天成長,于父母潤物細無聲的關心中,習得真愛的技巧與內涵。

可以嘗試的小妙招——

● 科學研究證明,兩人一起吃飯9個月以上,情感就會變成感情。工作再忙,也要和孩子一起共進早餐和晚餐哦!

● 定期開小型家庭會議,讓孩子擁有團體歸屬感。

● 每天,請向孩子大方地表達你的愛,“早上好”“謝謝”“我愛你”……話語簡單卻很有力量。同時,別忘了在孩子面前贊美你的丈夫或妻子,3個人一起擁抱一下,撫摩一下,讓愛流入孩子的心田里。

孩子的降生是父母的快樂之源。簡·B·布魯克斯在《為人父母》中反復強調:要看到養育過程中快樂的一面,在快樂中和孩子一起成長。

真愛不簡單,但我們有理由相信,當年輕父母懂得了真愛,并能充分享受養育過程的時候,就不會再抱怨種種的煩惱;當年輕父母能智慧地根據孩子的階段性發展特點確定目標,選擇恰當的養育策略的時候,是真正的愛并快樂著。

猜你喜歡
孩子
你們這群寂寞如雪的女(男)孩子!
五招搞定孩子的磨蹭
頑皮的孩子
Hey Blue!藍孩子
熊孩子爆笑來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