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韋伯科層制合理性的再思考

2009-07-05 06:53陶德強
法制與社會 2009年1期
關鍵詞:科層科層制韋伯

陶德強 王 宏

摘要作為一個重要的創生概念,韋伯的科層制的合理性為現代社會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純粹追求效率、忽略個性使得科層制的弊端日益暴露,由此,引發了本文的對科層制合理性的再思考。

關鍵詞科層制合理性弊端

中圖分類號:C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1-384-01

科層制理論并非韋伯的原創,但韋伯對科層制作出的合理性分析使其實現了自覺的實踐飛躍,從此理想類型方法也成為了學術研究的典范。然而,正如韋伯所言,“清教徒想在一項職業中工作;而我們的工作則是出于被迫?!苍S這種決定性作用會一直持續到人類燒光最后一噸煤的時刻”,隨著社會的發展,其理論中蘊含的不合理因素也日益凸顯。

一、韋伯理想型科層制“合理性”釋義

合理性范疇是韋伯科層制的一個前提性概念,“它是韋伯通過改造黑格爾的‘理性概念而得出的一個社會學范疇”,主要包含“目的-價值合理性”、“形式-實質合理性”兩對相互對應的概念。在對合理性的論述中,韋伯按照理想類型方法論單向側重地強調了目的合理性和形式合理性,弱化了價值合理性和實質合理性,并把這種理想型的“合理性”作為科層制的理論前提。

“合理性”最初是韋伯在描述社會行動類型時所使用的一個范疇。他認為社會行動的類型有兩大類:非理性和合理性行動類型,前者包括感情行動和傳統行動,后者包括目的合理性行動和價值合理性行動。目的合理性行動是行為者預期外界事物的變化和他人的行為,并利用這種預期作為條件或手段,以實現自己當作成就所追求的、經過權衡的理性目的;價值合理性行動是行為者自覺地和純粹地信仰某一特定行為固有的絕對價值,而不考慮能否取得成就”。

韋伯提出合理性概念不僅限于解釋人們的行動,也要解釋資本主義制度系統的合理性特征。為此,他又提出了一對合理性概念即形式合理性和價值合理性,前者指不同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判斷,行動方式傾向于在其手段和程序等方面盡可能地加以量化,從而使得行動本身以及對行動結束后目的實現程序的預測,屬于客觀的合理性;后者關于不同價值之間的邏輯關系的判斷,它對行動的目的和后果作出價值評價,屬于主觀的合理性。

二、韋伯“合理性”范疇中的不合理因素

本質上而言,韋伯的合理性概念從屬于理想科層制模型建構的需要。然而,這種范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其在科層制研究上的片面性。

(一)對形式合理性的片面強調

現代社會,人們普遍崇尚價值與效率。由此,韋伯認為形式合理性由于具有諸如明確的目的性、行動可以被明確設計好的規則所控制、不涉及任何價值等特征,從而具有很大的技術優勢。相對于實質合理性,形式合理性能夠更好適應現代社會發展,能夠大幅提高社會行動效率,從而占據主導地位。

在韋伯眼里,科層制是臺排除了情感、政治取向、利益和權勢追求的自動機器,完全是按照形式合理性的要求建立起來的??茖又埔蠊賳T履行公務公正、審慎,不帶任何偏見、情感,盡量使一切行政管理行為都變成可以計算和預測的。

可見,韋伯對形式合理性的偏愛是完全出于自身理論的需要。盡管科層制取代家長制和世襲制,體現出傳統權威向法理權威的轉換,然而,他將科層制視為形式合理性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韋伯對形式合理性的片面強調。

(二)對實質合理性的批判

對于實質合理性,韋伯認為這是傳統社會秩序的本質特征,因而持批判態度。在現代社會,他認為實質合理性不利于它的發展,已經基本失去了存在的社會基礎。在現實社會的分析上,韋伯認為實質合理性阻礙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時認為實質合理性下的傳統社會也使得中國沒有能夠像西方一樣順利的實現現代化。

就兩種理想價值差異而言,韋伯認為兩者之間的沖突絕不會因為妥協而消失,形式合理性與實質合理性在現代社會中總量上是確定的,一方的擴張必然意味著另一方的收縮。因此要強調形式合理性就要批判實質合理性,對實質合理性的批判又會更加的強調形式合理性。因而,在科層制的理論前提中,韋伯的合理性范疇幾乎完全等同于形式合理性,這種對形式合理性的極端片面強調也注定為科層制的不合理性埋下伏筆。

三、科層制理論不合理性的現實體現

隨著社會現代化程度的提高,科層制管理模式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其弊端也日益暴露。

(一)寡頭政治為腐敗問題的出現提供了條件

羅伯特·米切爾斯認為,當權力高度集中在少數領導者手中,組織成為權力精英意志的體現時,組織的領導者就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損害組織的利益,從而產生寡頭政治,并指出金字塔式的科層管理結構、領導者的優勢、一般組織成員對組織漠不關心必然使得科層組織的發展產生寡頭政治。

首先,領導者在組織中有其自身的群體利益,在崇尚形式合理性的科層組織中,任何領導者難以甘于作組織的仆人,他們會按照形式合理性的原則,精心的計算自己的利益,并為牟取這些利益而努力。

其次,領導者會借助對資源的壟斷為自己牟利?,F實中很難出現大公無私的非人格化組織領導者,因而需要領導者非人格化的科層組織就會從內部受到威脅。

最后,行政管理中價值的缺乏給腐敗創造條件。因科層制對形式合理性的張揚和對實質合理性的貶斥,價值因素在制度設計中嚴重缺失,從而使得官員都有著自我膨脹和隨心所欲地行使公共權力的可能。

(二)產生了形式僵化的弊端

嚴明的制度和規范有益于社會組織的成員有效的規制自己的行為,服從于組織目標。但是組織制度和規范同組織成員之間并不應該是一種截然對立的關系,相反,他們之間必須形成良性互動。而非人格化的科層組織要求一切活動以組織的規范為標準,借此來否定成員的個性,使人成了組織的工具,從而導致個體人格的喪失,出現了批評家饒斯廷·萬伯倫所謂的培養無能。

在科層制中,成員只需明白自己在組織中的位置,按照常規行事即可。這種組織體制無法滿足組織成員的自尊及自我實現的高需要,難以發揮個人的自主決策積極性、創造力和想象力。時間長了,必然會導致組織變得日益僵化。當今世界,社會瞬息萬變,人們不斷崇尚個性、自由和時尚,在激烈的社會變化中科層制僵化的組織形式的弊端也日益顯著。

猜你喜歡
科層科層制韋伯
韋伯空間望遠鏡
五月是什么
韋伯空間望遠鏡
公司的“科層文化”現象
科層制與關系網:民國時期世界書局和大東書局的發行管理制度述論
海爾企業科層制異化的特點及類型研究
論科層制的困境及揚棄
——基于馬克思和韋伯文本的研究
現代大學管理制度的另一種可能:非科層模式①
美國大學治理理論模式:邊界及其缺陷分析
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開始組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