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教育現代化與提高高校外語教師素質

2009-07-30 05:55薛麗娜
考試周刊 2009年24期
關鍵詞:教育現代化素質

薛麗娜

摘 要: 教育現代化,要求高校的外語教師必須具備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質、精湛的專業素質,熟練運用教育技術手段的素質,加強自身文化修養,健康的身心素質。本文就這幾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 教育現代化 高校外語教師 素質

一、引言

教育的現代化將在二十一世紀的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教育現代化是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逐步實現的教育系統和教育制度全面進步的歷史過程。其核心是培養適應21世紀需要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目的是實現人的現代化。教育現代化已經成為我國教育發展的戰略目標。

教育現代化的過程首先是教師素質現代化的過程,教育現代化與教師素質的現代化是相輔相稱相互依存的。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教師作為現代化建設人才的培養者和引路人,教師素質的現代化正是教育現代化的根本,是重中之重,除必須具備傳統教師的基本素質外,還必須具備現代教育的思想、掌握現代教育教學方法、擁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等。在教育現代化這個大的背景下,高校外語教師具備什么樣的素質才能為國家培養出國際復合型人才,已成為高校外語教師面臨的主要課題。

二、提高高校外語教師的素質,以適應教育的現代化

1.高尚的職業道德素質

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活動中形成的道德觀念和應當遵守的道德規范。教師從事的是一項培養人、塑造人和改造人的工作,肩負的使命特別神圣,承擔的責任特別重大。因此,和其他職業道德相比,教師道德的標準要求更高、更嚴、更全面。因此,歷代教師道德總是處于當時社會道德的較高水準,要求教師要有“為人師表”,成為“人之楷?!?。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征的直接體現。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于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征中顯示出來,哪怕身邊的所謂“小事”,都往往成為一個人塑造人格的關鍵。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等,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體現。教師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就是無聲的語言、無聲的教誨,良好的職業道德直接影響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修煉自己的人格,達到以自己良好的人格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的目的,成為學生的楷模。教師高尚的職業道德素質還應該包括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具有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嘔心瀝血、恪盡職守的奉獻精神。

外語教學是學生了解世界最直接的窗口,作為高校外語教師,首先要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平時自覺加強時事和理論學習,全面、深入地理解師德建設在高等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創造性地研究和解決當前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有關師德方面的問題,樹立愛崗敬業、奉獻社會的為人民服務精神,而且注意多觀察分析,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修養和鑒別能力,自覺加強自身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這樣在面對來自國外的一切消極的影響時才不會迷失方向,保持頭腦清醒,并能合理利用相關資源多側面、多角度地引導學生,擴大他們的視野,提高他們認識問題的深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精湛的專業素質

高校教師面對的是一群朝氣蓬勃、思維活躍、在現代信息時代下成長起來的青年學子,他們所接觸的知識面在有些方面并不比我們少。人常說,要給學生一碗水,老師要有一桶水。這對教師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湛的專業素質包括兩個方面:(1)專業的深度。 高校教師對自己專業掌握的深度不僅要求教師必須牢固掌握自己所教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及整體體系,還要求教師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學習,對比自己所教的專業深入幾分、高出幾籌,要做到深入淺出、高屋建瓴,這樣就會在教學中居高臨下、游刃有余。(2)專業的廣度。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不僅要精通所教專業的知識,而且要博采兼納相關學科的知識。這樣在講課時才能旁征博引,使課堂教學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引人入勝,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對于高校外語教師,平時不僅要刻苦鉆研業務,掌握精深的外語專業知識,還要善于利用現代各種先進的學習手段和豐富的信息資源及時了解外語語言的發展現狀,處處留心皆學問,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凡是與所教專業有關的各門學科知識,都要有所涉獵。因為語言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發展的,所以外語教師必須保持自主學習的熱情,不斷更新、豐富自己的語言知識,才能跟上語言發展的潮流, 保持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教師還可以通過搞科研的形式,及時了解本學科的最新發展動向及科研成果,及時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轉化、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形成科研與教學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3.熟練應用先進教育技術的素質

教育的現代化,其中就包括教育技術的現代化,在現代就是對電腦、多媒體及一些應用軟件的操作和網絡知識的學習。高校教師要熟練掌握和運用先進的教學技術和手段,學會使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并提高識別處理各種信息材料的能力,才能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大學階段的外語學習主要是通過廣泛閱讀來拓寬眼界,提高語言的應用能力。如果能為學生們創造這種環境,他們的語言實踐能力必會有很大提高。所以,高校外語教師必須學會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更好地運用多媒體網絡把所學語言的國家概況、風土人情、科技進步等制成內容豐富的課件,給學生提供全真語言素材,進行全真或模擬性應用活動,創造真實語境,讓學生們學會使用正確地道的外語進行交流,達到外語學習的真正目的。

4.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

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語言與文化二者的關系:一是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二是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的表現形態,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對應關系。因此對某種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對準確理解和運用某種語言是十分重要的。

高校外語教師是東西方文化傳播者和交流者,更應該注重自己的文化修養。就本質而言,學習語言實際上就是在學習一種文化,要想真正掌握它就要了解它所蘊涵的社會文化。高校外語教師應在提高自身語言素質的同時,多學習了解一些自己所教語言國家的歷史、地理、價值觀、思維方式,以及社會心態、交際方式和風俗習慣等。教師本人樹立了這種文化觀念后,才能在教學中進行文化的導入,或稱為“文化傳輸”,即政治、經濟、習俗、信仰等文化知識的傳輸,使學生更深刻地了解所學外語詞匯的深層內涵,加深對語言的認識,提高學習興趣。

5.健康的身心素質

現在的高校教師普遍存在著工作壓力大的現象。這種壓力一方面是來自于教學,另一方面來自于科研。長期的超負荷使很多老師身心疲憊,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高校外語教師應注意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狀態。健康的身心素質包括兩個方面:(1)身體健康?!吧眢w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最能說明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不論干什么工作,如果沒有好的身體,一切都無從談起。平時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應注意加強身體鍛煉,預防疾病的發生;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以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清醒的頭腦,才能勝任自己的本職工作。(2)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素質是教師職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師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包括:(1)高尚的情操。高尚的情操可以用孟子的話來概括:“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痹诂F代社會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這就更要求教師要保持高尚的情操,才能培養出全新的下一代。(2)堅強的意志。堅強的意志對一個人成就一番事業具有很大的作用。蘇軾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苯處煴仨氁宰约簣詮姷囊庵靖腥緦W生、塑造學生、培養學生,讓他們成為國家的希望。(3)良好的情緒。教師具有開朗的性格、保持良好的情緒是教育實踐的需要。教師必須時時處處表現出樂觀向上和熱情奔放的精神風貌。教師應有自控情緒的能力,不能讓學生的情緒左右自己的情緒,更不可把自己的不愉快情緒傳染給學生,而應以積極的情緒激發和感染學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管生活中遇到什么不順心的事,只要踏進教室,登上講臺,就要將一切煩惱拋到九霄云外,以親善、愉快的情緒面對學生。教師性格孤僻抑郁、冷若冰霜、心胸狹窄,或靦腆扭捏、萎靡不振、滿腹愁腸,與教師職業是極不相稱的,是教育教學的大忌。

三、結語

現代高校的外語教師素質結構有著全面而深刻的內涵?,F代社會需要的是一種在學科教學能力方面有主有輔、主輔相稱有適應性的“智能型”人才。教師只有對新時期的人才標準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才會感到自身責任的重大,才會明確自己究竟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素質結構,從而增強時代緊迫感,主動完善、優化自身的素質結構,以適應培養現代化人才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樊如霞.素質教育對高師教師的要求.(福州師專學報),1999.12.

[2]許高厚,趙國乾.論現代教師素質和高師教育改革.(天中學刊),1997.2.

[3]李海云.高校外語教師素質與大學生素質教育.(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6.

[4]張熙.教育現代化評估指標研究,2006.4.

[5]劉志平.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著力教師現代化教育素質.(中國教育交流網),2006.4.

[6]王茝.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河南師范大學,2007.11.

猜你喜歡
教育現代化素質
工藝美術教育審美素質的培養
科技社團活動在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中的作用
環境衛生,靠整治更靠素質
智慧教育平臺助推大連教育現代化
素質是一場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質
素質開發完全圖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