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國宴外交60年

2009-08-24 09:27王詩蕊
中華文摘 2009年8期
關鍵詞:國宴尼克松毛澤東

涂 艷 饒 智 王詩蕊

法國美食家布里耶?沙瓦朗說:“餐桌上,看得到政治的精髓?!币源朔从^各國國宴,正是一語中的。國宴,即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為國家慶典,或為外國元首、政府首腦來訪而舉行的最高規格的正式宴會。

國宴上,固然酬酢以為賓榮,然而,哪位政要首腦將成為座上賓、奉以何種菜式酒水、東道主國何種級別之領導人主持和列席,待之國宴后會否有便宴、家宴等,無一不是透露重要信息的特殊外交指令。

3月4日11時,人民大會堂一樓新聞發布廳,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發布會正在進行中,大會發言人李肇星說:“國宴……前幾年就改了,菜單不超過三菜一湯,不上白酒?!北M管李肇星表示這已是發生在幾年前的國宴改革,但它還是成為是次新聞發布會最被關注的“新聞”之一。

作為一國最高規格的宴會,國宴幾菜幾湯引發人們如此關注,是因為它在外交舞臺上的特殊政治地位。

國宴的餐桌上,不只陳列著美食,更展示了一國國力、文化和領導人的個性風采。因此,國宴成為最生動又最讓人緊張的外交舞臺。西方國家首腦甚至為了某些重大歷史時刻的出場,精心安排、反復演練,以確保屆時面對媒體,能回避錯誤或有失默契的表現。

歷史就在這一個個故事里,蜿蜒展開,讓人難以曲盡其妙。

而中南海、北京飯店、釣魚臺國賓館、人民大會堂的國宴宴會廳,由于在每個中外關系的重大轉折時刻都躬逢其盛,遂成為新中國60年外交史的見證。

1950年代:國宴見證中蘇關系演變

無論蘇聯還是之后的俄羅斯,中蘇(俄)關系一直是中國外交領域的重點之一,譬如,只有蘇聯領導人在場的宴會才能讓周恩來“舍命陪君子”,不顧肝病及風度,“搏命”豪飲至當場嘔吐。新中國成立至今,最富戲劇性的國宴也大多發生在中蘇之間。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的來訪即是經典一例。以現有檔案資料看,這位在中國外交史上并非有特別地位的來賓,受到的卻是蘇聯來訪者中最高規格的接待。

1957年4月17日,中南海懷仁堂,毛澤東在此等候他的貴賓伏羅希洛夫。在1959年釣魚臺國賓館和人民大會堂建成前,國宴一般在北京飯店“解決”,而毛澤東在中南海內的設宴一般只用來款待他認定的貴客。當晚,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林彪、鄧小平、彭真等中共最高領導人幾乎全部出席了宴會。

當時的情勢應是最重要的原因:蘇共二十大召開后,赫魯曉夫對斯大林的批判引發全球社會主義陣營激烈震蕩,中蘇有必要以高調的友誼來穩固陣腳。

據記載,當晚,“雄偉壯麗的懷仁堂門前,車水馬龍,華燈高挑”。各部委各黨派各團體及各國駐華使節和經濟代表團團長等270多人前來赴宴?!?8時30分左右,伏羅希洛夫主席及其隨行人員在朱德副主席的陪伴下,從勤政殿漫步走到懷仁堂,毛主席、劉少奇委員長、周總理在門前迎接?!?/p>

外交部解密檔案提供了當晚的菜單:冷盤,清湯白燕、紅燒魚翅、冬菇圍扁豆、炸雞腿、松鼠鱖魚、蓮茸香酥鴨、冬瓜帽,另有點心、時令水果。當晚的標準是“六(熱)菜一湯”,不只突破周恩來定下的“四菜一湯”標準,而且同時以燕翅待客在60年間都是較高規格。

以事必躬親出名的周恩來,對請柬格式、菜單設計等事務都會親自過問,禮賓標準也都由他最后核定。但正如他贈給他的外長接班人陳毅的八個字“外交工作,授權有限”,在包括國宴在內的外交事務的安排上,身兼總理和外交部長的周恩來實際上也只對這些技術細節有最終發言權,最高領導人的好惡常常起到關鍵性作用。

當晚,毛澤東在宴會發言中熱情贊揚了伏羅希洛夫。之后毛澤東和伏羅希洛夫干杯時,伏羅希洛夫面含微笑說:“你這樣夸獎我,將來不是要成個人崇拜嗎?”

“個人崇拜是什么?不能沒有,也不可多有?!泵珴蓶|回答。

“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見。譬如,我就尊敬毛澤東,我沒有什么理由說毛澤東不好嘛?!狈_希洛夫動情地說。

“有時不能不崇拜,如對馬克思、列寧等,就不能不崇拜?!泵珴蓶|回答。

“對呀,不能不崇拜?!狈_希洛夫堅定地揮動了一下手臂,重復了這句話。

兩位領導人會心地笑了起來,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伏羅希洛夫訪華期間受到的接待,恐怕前無古人后也不會有來者。在華3周里,除了北京還到訪過上海、廣州,伏羅希洛夫每到一處,當地都安排了數十萬群眾夾道歡迎。雖然剛到北京時,他還不太習慣人頭攢動的宏大場面和響徹云霄的“毛主席萬歲!”“伏羅希洛夫主席萬歲!”但習慣這一切的毛澤東笑著告訴他:“‘既來之,則安之。他們看夠了,也就散了?!?周里,除早飯外,每頓飯都有中國副總理以上領導陪同用餐。

伏羅希洛夫對這樣的款待“非常滿意”,但蘇聯最高領導人赫魯曉夫聞知此事大發脾氣。伏羅希洛夫訪華時,帶來自己的兒子、兒媳,并無任何高級官員陪同,中國卻擺出明顯重視的姿態,動用了所有宣傳機器。赫魯曉夫到華3次,都沒有受到過這樣高規格的禮遇。在中蘇關系惡化期間,他多次抱怨:“(訪問中國時)從來就沒有誰來陪我吃飯?!鄙踔琳J為,中國對伏羅希洛夫的高規格接待,就是故意要貶低他的。

赫魯曉夫的醋意并非沒有道理。上世紀50年代蘇聯擴大援華,派專家、出人出錢參與中國經濟建設的提議正是赫魯曉夫提出的,而伏羅希洛夫卻是這些提議的反對者。

赫魯曉夫這些難以理解的情緒糾結,或許在那場聲勢浩大的國宴上,多少能找到一些答案。

1956年2月,蘇共召開了第二十次代表大會,赫魯曉夫作了《關于個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報告,全盤否定斯大林。在個人崇拜問題上,毛澤東與赫魯曉夫有很大分歧。

而伏羅希洛夫——這個斯大林老近衛軍,在國內就曾反對赫魯曉夫的做法,來中國后,很快就與毛澤東在“斯大林是個好人,是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這一點上達成共識。

有人猜測,他似乎從訪華時得到的厚待中,“得到某些啟示”?;貒痪?他就和莫洛托夫、馬林科夫組織了推翻赫魯曉夫的勢力,不過遭到慘敗,并于1958年被定為“反黨集團”,被踢出權力中心。

1960年7月,蘇聯一個月之內撤走在華的全部1390名蘇聯專家,撕毀了兩國12個協定、300多個專家合同。勃列日涅夫上臺后,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兩國進入長近30年的冷淡期。

1985年夏,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阿爾希波夫在克里姆林宮弗拉基米爾大廳,為訪蘇的姚依林副總理破格舉行國宴。自1960年代初起,中國領導人已經有20多年沒有正式訪問過蘇聯,入主克里姆林宮只有3個多月的戈爾巴喬夫,或許是希望把繃緊得過久的中蘇關系逐漸緩和下來,所以對這位中共中央常委訪蘇給予厚待。

俄羅斯《獨立報》1996年4月24日報道:1989年5月,戈爾巴喬夫抵達北京成為30年來第一位來華訪問的蘇聯首腦。當時,成千上萬的激進分子在天安門廣場游行。對于中國,這次訪問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上最大的外交尷尬——戈爾巴喬夫偷偷經由后門進入人民大會堂,并在拉下窗簾的房間中吃完楊尚昆為其準備的國宴。

1960年代:國宴上的第三世界策略

1960年代,隨著中蘇關系破裂,中國結束了“一邊倒”的外交策略,第三世界國家元首及政治、經濟、軍事領袖成為國宴上的主要座上賓。也在這一時期,中國在外交中開始展現“大國風采”,尤其中國從接受蘇聯外援的國家變成了第三世界國家的最大外援國之一。而這一時期國宴上重要的外交內容,常常是外援以及與之同步建立的第三世界“兄弟國”友情。

1960年11月,切?格瓦拉率古巴革命政府經濟代表團來華訪問。11月18日19時,周恩來和陳毅、李富春、李先念3位副總理在人民大會堂上海西廳,專設國宴30桌,宴請格瓦拉一行。當時的格瓦拉只是古巴國家銀行行長,級別遠遠不夠為外國元首來訪而設國宴的標準。對他的破格款待,是中共對古巴這個在美國后院點燃革命星火的社會主義國家的聲援和鼓勵。

格瓦拉在宴會一開始,即提出求見毛澤東的私人請求。雖然切?格瓦拉后來成為無數中國青年崇拜的偶像,但他本人是中共領導人毛澤東的鐵桿粉絲。

在心滿意足會見了毛澤東后,格瓦拉馬上拉開了經濟談判,一面推銷產自古巴的糖,一面陳情“我們必須把每一個比索掰成兩半來花”;中方負責人李先念向他保證:“任何一比索都不會打水漂兒。你想吃虧,我也不會讓你吃虧?!?/p>

最后,除了順利賣出古巴糖、銅等物產外,格瓦拉還獲得貸款6000萬美元及工業項目的援建。

不過,隨著國內經濟陷入嚴重困難,周恩來漸漸對當時來訪即要錢要物的兄弟黨和兄弟國家持保留態度,之前接待蘇聯領導人的高規格國宴再也沒有出現過。

1965年5月21日,阿爾巴尼亞部長會議副主席(相當于副總理)科列加、工礦部部長蒂奧多西一行來華訪問。周恩來特別選定了一條參觀路線,帶他們去大寨。為了招待好“歐洲反修前線”的貴賓,當地省市領導專門組織廚師、服務員,提前帶上原料、飲料、餐具、酒具來到大寨準備。不料,周恩來交代:給客人吃“大寨飯”。于是,周總理一面以大寨高粱白、土豆絲、腌咸菜待客,一面向科列加等人介紹中國人民的艱苦奮斗、自力更生歷程,并勸勉阿走“自力更生為主,依靠外援為輔”的道路。

此后,一直到70年代,周恩來常以這樣的方式招待來華的阿爾巴尼亞及其他多國領導人。據一位外交官回憶,某次來訪的阿代表團又向中國提出不切實際的援助要求,周說無法完全滿足后,雙方僵持不下。第二天周即指示帶阿代表到大寨訪問,并命令只以小米粥、玉米及幾個簡單素菜、一個葷菜待客。之后,周恩來對阿代表說:“你看中國目前的情況還是比較艱苦,我們多送給你阿爾巴尼亞一噸米,我們就要勒緊自己的褲帶?!卑⒎街缓媒档鸵獌r。

200萬人口的阿爾巴尼亞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受援國?!拔母铩北l,阿第一個站出來表示支持;在聯合國,阿積極支持中國恢復合法席位。毛澤東曾指示“我們寧可勒緊褲腰帶,也不能讓人家認為中國只是口頭支持他們……我們寧愿作出犧牲”。中國遂以物資及現匯方式大力支援,對方要價不斷升級,援助也升至頂峰。

周恩來對此很頭痛,但也只有對前來反映問題的人說:“我們太慷慨大度了,但有什么辦法呢?外援原則是毛主席定的?!?/p>

不過,周恩來很聰明地把外交技巧用到了餐桌上。這一時期,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國宴不斷精簡,而大寨成了接待外賓的一個重要地點。

1970年代,中美破冰建交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時30分,美國總統尼克松的專機在東郊機場準點著陸。

中美關系解凍及至建交,是整個中國外交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也正因其意義重大,對于前來實現“中美破冰”之旅的尼克松,周恩來向當時的外交人員下達指令:不卑不亢,不冷不熱,以禮相待?!安焕洳粺帷卑粗芏鱽淼慕忉屖?不冷到零攝氏度下,也不熱到超過100攝氏度,上下浮動的依據是談判進展的情況是否順利。

2月21日19時,在周恩來于人民大會堂舉辦的國宴上,是周氏國宴標準“四菜一湯”:芙蓉竹蓀湯,外加三絲魚翅、兩吃大蝦、草菇蓋菜、椰子蒸雞。

出訪半年前,尼克松便開始閱讀有關中國的文件、書籍,看錄像資料,請人面授,學中國的禮儀,包括使用筷子。

鎂光燈“咔咔”閃爍,尼克松盼望已久的“重頭戲”終于到來:在一群笨拙地以刀叉取食中國菜的美國人中間,尼克松不緊不慢地用筷子夾食美味,偶而他會穩穩夾起小小一粒食物,仿佛在端詳它。

早在1971年年底尼克松訪華前,周恩來打聽到美國人喜食海味,決定準備1000公斤新鮮鮑魚,“讓尼克松充分領略東方大國的飲食文化”。為了拿出中國品質最好的黃海野生鮑魚,國務院將采捕鮑魚的命令層層下達至遼寧省大連市長??h獐子島人民公社的潛水隊。

從不在這一季節捕鮑的潛水隊員,冒著零下20攝氏度的嚴寒和被鯊魚襲擊的危險,經歷上百次深海捕撈,終于趕在1972年1月底前完成了這一政治任務。在采來的1500公斤鮑魚中選出1000公斤優質鮑魚交給了前來收貨的軍艦,再轉飛機運抵北京,如期出現在尼克松一行在京期間的宴會上。

尼克松聽聞這一經歷,甚為感動。與此同時,他也收獲了期待中的成功。隨著雙方談判進程的展開,中方的接待規格也在不斷升級,如2月26日尼克松赴上海時,原定周恩來并不陪同,但到了那天周恩來決定親自陪同前往上海。簽署《上海公報》后的“慶功宴”上,周恩來請尼克松吃大閘蟹,喝茅臺酒。

至2月28日,尼克松結束訪華、準備返美當天,周恩來為他舉行了熱情的歡送宴會,喝高了的尼克松激動不已,在發言最后,即興發揮出一句嚇壞基辛格的話:“美國人民要和中國人民一起,將世界牢牢地掌握在手中?!被粮裰荒軕c幸當天隨行的美國記者們也被茅臺酒灌醉了,竟然沒有對這句話挑鼻子挑眼——倒是茅臺酒,這次一炮而紅,紅遍世界。

翌日,《中美聯合公報》發表,中美關系由此取得突破。次年1月,兩國互設聯絡處。1979年1月,兩國正式建交。當年,鄧小平應邀訪美,更進一步改善了中美關系。隨后,中美關系總體來說,步入和平、友好的發展階段。

不過,尼克松可能沒想到,因為與中國人民的這段“舊情”,他得以有機會于1976年重返中國。此時,尼克松已因“水門事件”在國內身敗名裂,但毛澤東對于尼克松僅僅因為“幾盤錄音帶就下臺”大為不平,托人傳話給尼克松表示“我很想念他”。1976年2月,新華社發布公告,高調宣布中國政府將正式邀請尼克松夫婦訪華,舉世皆驚。

對于這次私人訪問,迎客規格創下史上的又一個例外:中國政府以剛從美國進口、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波音707大型客機為專機,以外交部禮賓司司長朱傳賢為全權特使,專程赴美迎接尼克松。尼克松曾專門回憶了此次會談的情景,感嘆:“無論人們對毛有怎樣的看法,誰也否認不了他是一位戰斗到最后一息的戰士?!?/p>

改革開放后:大國外交

改革開放后,中國的大門同時向東西方打開。外國元首、政府首腦訪華年均次數,從1979年37次升至80年代初每年近百次。

1985年,中共中央批準外交部上呈的報告:請求控制國賓訪華次數,歸并中方每月接待外國國家元首、副元首、政府首腦、副總理2~3次。

隨著1972年美日兩國同中國的雙邊關系取得重大突破,其他世界大國與中國發展正式雙邊關系,成為一種必然。自此,中國領導人不只在中國的國宴上,也開始在各國的國宴上收獲來自外界的承認。

鄧小平于1979年訪美時,僅以副總理身份卻獲得超乎尋常的高規格待遇。美國白宮宴會廳作調查得知鄧小平愛吃小牛肉,幾乎每頓飯都上這道菜,以至于被問到訪美最深刻的印象時,鄧小平操著四川口音開玩笑:“小牛肉啊,小牛肉!頓頓都是小牛肉!”

2002年10月,小布什邀請江澤民從芝加哥前往得克薩斯州,在自家農場享用得克薩斯州燒烤。整個會面僅短短幾個小時,但是家庭烤肉的待遇,之前只有俄羅斯總統普京、英國首相布萊爾和沙特阿拉伯王儲阿卜杜拉享用過。

而中國國宴餐廳迎來美國總統大小布什、克林頓,英國首相布萊爾,法國總統希拉克,俄羅斯總統普京,日本明仁天皇等國家領導人。

隨著越來越多西方元首坐上中國的國宴圓桌,中式國宴也漸漸改良,出現多種中西合璧的菜式,如“奧運國宴”菜單上的鵝肝批、荷香牛排、醬汁鱈魚等。

于2008年8月8日12時舉辦的奧運國宴,共招待世界各國出席北京奧運會的貴賓175人,其中有80多位國家元首。進場前,各國首腦在宴會廳外排起長隊,等待一一與東道主胡錦濤主席握手的情景,被日本《讀賣新聞》稱為“中國外交達到頂峰的瞬間”。不過,與當年動輒上百桌數千人的巨型國宴相比,這次國宴更有與國際接軌的簡約。

路透社對這次國宴排座次序進行了盤點:禮賓官們作出了一個能反映中國希望贏得世界強國理解,同時又希望廣交亞洲朋友的心愿的座次安排——主桌上,胡錦濤主席的身邊一邊是主席夫人,一邊是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美國總統布什坐在羅格身邊。俄羅斯總理普京作為中國的堅定盟友也在主桌就坐。中國國家總理溫家寶坐在鄰桌,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緊鄰溫總理就坐,對這位能說中國話的澳大利亞總理來說,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優待。越南國家主席阮明哲在溫總理另一側就坐。

盡管這一盤點只是對中國外交現實的簡單歸納,卻引起國人注意,并被官方媒體廣泛轉載。究其原因,60年來,“國宴”在中國的官方表述和媒體報道里,幾乎都被格式化為賓主雙方的列席者名單而已,除此以外,別無新鮮內容。除非在退休外交官的回憶錄或依年限解密的外交檔案中,人們才能依稀捕捉當年國宴餐桌上那些隱去的表情和聲音,發現歷史拐角處,還有美食的味道。

(摘自《鳳凰周刊》)

猜你喜歡
國宴尼克松毛澤東
吳剛:宴食亦有風骨,使館里的國宴傳奇
抗美援朝,毛澤東立國之戰
1949,毛澤東點將
25美分欠款
錄毛澤東詞一首(草書)
蔣介石氣得罵了娘
與G20“國宴”一起品嘗經典杭幫菜
神秘的中國國宴菜譜
奧巴馬國宴彰顯中國地位
吳自立“鬧事”與毛澤東復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