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國藩:十年征衣

2009-09-04 03:58劉緒義
國學 2009年8期
關鍵詞:曾氏莫大曾國藩

劉緒義

有人說,歷史是一個小姑娘,任人打扮。我要說,歷史不是任人釀的酒,其中滋味需要去品,每個人品出來的滋味或許各有不同。

征衣似雪。我們來看看十多年間曾國藩的遭際。

一身多?。涸鴩梢哉f是一個病號。道光二十年六月,他在京城參加散館考試半年后就得過一場肺病,肺病在當時幾乎無救,幸遇名醫,才死里逃生。后又得牛皮癬,此病最是頑固、難醫,自道光二十五年開始得此病,幾乎終生伴隨著他,雖然吃藥不斷,然一旦情緒有變化,此病即刻復發。因而,每當軍事不利,曾國藩身上便奇癢難耐,以致于搔得全身上下出血不止,而奇癢依舊,痛苦萬分,只覺“無生人之樂”。同時也患耳鳴癥。耳鳴癥源于肝和腎的毛病。自咸豐七年丁父憂時,年不到五十,便開始眼睛模糊,寸大的字都看不清,他自己屢次提到身體虛弱,不能苦思久坐,再后來還吐過血。最后大概死于中風。

兩大愛好:曾氏年輕時有兩大愛好,下圍棋和吸水煙。下圍棋太耗時,影響讀書,曾氏曾下決心要戒掉,然而在十年征戰中,不僅沒有戒掉,反而幾乎每天一局,就是戰爭極不順時,也照下不誤,成為他一生唯一的娛樂活動。吸水煙卻真的戒掉了。

兩度丁憂:十年間,先是母親去世,回鄉守喪,然而未及一半,他的天生對頭就出現了,廣西事發,被迫投筆從戎,以一個文弱書生而受命大將出征。爾后父親去世,朝廷僅準假三月回鄉料理喪事,再次奪情。兩次喪親,兩次奪情,使得為人子的曾國藩未能一守孝道。孝在中國傳統文化里是天大的事,不忠不孝是莫大的罪名,同時孝也是中國以家庭為中心的傳統文化中為人子者的最大情結。不能盡孝是人生莫大的遺憾。

兩失兄弟:十年間,曾氏四兄弟均從征于殺場,各自統帥一支軍隊,日夜操持。勞苦不說,先是六弟曾國華戰死疆場,繼而幼弟曾國葆病死軍前,不僅使曾氏喪失了兩員得力大將,也嚴重地挫傷了曾氏的心。須知曾氏的兄弟情誼,當世無人能及。

禍不單行:同樣給曾氏帶來感傷的還有他子女的不幸。一是曾氏五個千金。長女紀靜,嫁了個典型的紈绔子弟,嫖娼、醉酒不說,且不敬岳父,私取公款。紀靜在夫家受盡了冷落,年僅29歲就死了。二女紀耀,丈夫性格也不好,雖沒有官家子弟的壞習氣,身世也不幸。紀耀終生未育,39歲病逝于法國。三女紀琛,丈夫就是羅澤南的公子,也是一個沒有本事只知吃喝玩樂的少爺,而且婆婆太厲害,紀琛深畏之。有劣夫有惡婆,可以想見此女的命運,更想不到的是,剛出生一個多月的兒子,在南京被炮聲驚嚇而死,曾氏目睹心傷不堪。四女紀純的丈夫身體差,21歲就死了,留下孤兒寡母,家境艱難。紀純也只活了35歲。五女早夭,唯有六女紀芬命好,活過九十,五世同堂。自家女兒如此不幸,怎么能不給做父親的平添許多辛酸和打擊?

幾次自殺:十年征衣,幾度自殺,這對于一個行軍統帥來說是多么大的無奈,我們無法想象。一次是在靖港之役中,這是曾氏出師不久,湘軍訓練不足的結果。原本頗有大志的他,目睹湘軍慘敗,欲投水自殺,被人阻止;一次是在湖口一役,曾氏坐鎮指揮湘軍水師,被羅大綱偷襲,座船都被太平軍奪去,情勢十分惡劣,不得已跳進了冰冷的江水,幸被部下救起;還有一次就是在祁門困守之時,料知不能免于死,立下遺囑,準備隨時自殺,好在當時圍困祁門的李秀成膽小,自行撤退,才又躲過了一場劫難。

友逝敵增:曾國藩晚年自述一生朋友不多。十年之間,先是恩師胡文镕、愛將塔齊布,繼而是羅澤南、李續賓、胡林翼等,這些與他共患難的人先后戰死沙場,喪失了他賴以輔佐的幾支關鍵力量。他的朋友中,李元度應該算是能與他共生死的,在江西最艱難的時候,李元度一直陪在他身邊。然而,他派李元度守徽州,才守了一天就落荒而逃,這一逃竟不逃歸曾氏大營,卻投向曾氏的政敵何桂清去了。這對曾氏來說又是一個莫大的打擊,故此后,曾氏數次參劾李元度,后人只說曾氏的不是,其實有誰理解他的心思。左宗棠也應算是他的朋友,剛出師的時候,左在湖南,盡心為曾氏募集軍餉,鼎力支持。然而后來曾氏喪父,不待圣旨即行回家,第一個站出來罵的便是左宗棠。曾國藩胞弟曾國荃攻下南京洪老童生的老巢,讓幼天王逃走,第一個上表朝廷的也是這個左宗棠。這幾件事無疑也在曾氏的心上插了幾刀。人生莫大的悲哀就在于朋友從背后伸出來的刀子。

十年一妾:作為一個湘軍統帥,曾氏十余年間征戰沙場,他的對頭洪老童生正在南京城里享受著88個美女的輪番侍侯,而曾氏十年間僅僅娶得一妾。他的正室歐陽夫人長年待在湘鄉老家,無法享受夫妻之樂。娶此一妾,尚是曾氏疾病纏身,特別是牛皮癬復發,奇癢難耐,身邊急于有個人料理之際。然而,不幸的是,此女僅僅伴隨曾氏一年半,其間大半還在生病,很快就死去了。

幾大惡名:十年征衣,為曾氏換來了什么?在出征太平軍之前,曾國藩就已經是禮部侍郎,官居二品,十年之后,直到江南形勢大變,才得以實授兩江總督。最后終于位極人臣,列漢臣第一,大紅大紫,然而也來不及享受這一盛名,就遇上平捻挫折、天津教案,將自己的功名折損許多。死后得封侯,謚“文正”,也算是善終了。然而,十年間惡名幾乎一直伴隨著他。在組建湘軍不久,因為斬殺了十來個搶米行、被疑為會黨分子的平民,被人稱為“曾剃頭”。當湘軍正盛之際,就有臣子要陷他于萬劫不復之地,對皇帝說什么一個漢人、一個在野之人,振臂一呼而天下應,這恐怕不是皇帝之福啊。幾十年后,又被封上若干惡名,什么“鎮壓農民革命的元兇”,什么“地主階級的頭子”、“大劊子手”,甚至還有什么“賣國賊”都來了。

好在歷史選擇了曾國藩。十余年間,盡管戰場硝煙不散,隨時命懸一線,謠言和指責紛至沓來。曾氏卻在這些年間,留下了一部日記(從第二次出山起至去世前一天未嘗中斷)、一部家書(被后世稱之為最好的家教教材)、一個文派(湘鄉派)、一種精神(湘軍精神,敢打硬仗,確立了湖湘文化在近代史上的地位),開創了一個運動(洋務運動)……

猜你喜歡
曾氏莫大曾國藩
高考數學模擬試題(七)
跟曾國藩學修身
推薦書目《曾國藩傳》
知足
曾國藩:十年征衣
曾國藩吃牢飯
曾國藩背書
莫大的家宴
讀《曾國藩日記》:一日四省
鼎之輕重,未可問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