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制止地方政府債務大躍進

2009-09-15 09:08
中國外資·上半月 2009年8期
關鍵詞:大躍進背書信貸

葉 檀

《每日經濟新聞》首席評論員

上半年擴張信貸有利有弊。利在宏觀經濟數據好轉鼓舞了復蘇的信心,弊在產能過剩進一步加劇,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大躍進,可能在未來兩三年造成巨大風險。

上半年擴張信貸有利有弊。利在宏觀經濟數據好轉鼓舞了復蘇的信心,弊在代價巨大,主要代價是經濟結構惡化,產能過剩進一步加劇,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大躍進,可能在未來兩三年造成巨大風險。

我國政府的實際債務表面上并不高,只有20%左右,但是2004年財政部財科所的測算,公共債務占GDP的比重高達91.18%。另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估算,全國地方政府債務至少在1萬億以上,包括公開發行的債券,政府背書的隱形債務如銀行未來的壞帳風險,社??諑?、養老金缺口以及公立高校的債務和政府糧食等收儲的虧損。事實上,一些地方政府已經處于破產或者接近破產的狀態。

這次信貸大躍進使地方政府有了重新洗牌的機會,新增的信貸緩解了地方政府的債務危機,由于貸幣擴張政策造成的土地價格創出新高,更使地方財政無眼前之憂。

免卻眼前憂,而有心腹患。

目前地方政府利用信貸大擴張,開始債務大躍進。據不完全統計,從去年下半年至今,地方政府的投融資平臺增長到3000多家,其中70%以上在縣區級,總的銀行借款從一萬多億迅速增加到五萬多億,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負債率已經顯著提高,甚至提高到100%,不少投融資平臺存在資本金不實、抽逃資本金、管理混亂等問題,有的地方政府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融資平臺的總負債狀況。

面向國企、國有控股項目的信貸擴張主要是政府信用在背書。地方政府投資項目過多,可能造成雙重負面結果:一方面迫使銀行不得不繼續擴張貸款規模,否則會造成半拉子工程;另一方面如果投資項目效率不高,在兩三年內無法贏利,銀行就存在壞帳大量增加的風險。

地方政府信貸增加最大的風險是道德風險,一些融資平臺由地方政府主體借款后統一安排運用,將地方政府信用與企業信用混為一談,中國銀行業改革好不容易分清的政府與企業之間的界限,重新混為一談,一旦出現壞帳,銀行是找政府還是找企業?銀行以政府信用為背書進行貸款,不是市場化改革的進步,而是倒退。

銀行的風險就是社會的風險。銀行要降低壞帳率,將倒逼政府公司化。比如倒逼政府投資的公共項目全部成為高收費項目以償還銀行貸款利息,如此政府公司化、公共服務市場化將難以避免。也許不久的將來我們將看到所有的高速公路、高鐵、水務全都成為以贏利為導向的政府控股公司,目前全國許多城市水費大漲,將來交通費用、水電煤氣費用、鋼鐵價格等全都會大幅上漲,各個城市的發改委將成為漲價委。

地方政府還有另一條糟糕的解決債務的路徑,就是高價出售土地??梢钥隙?公共事業費用不漲價,房地產市場的價格必然大漲,以緩解地方政府的新一輪債務危機。房地產市場價格非理性高漲相當于向企業與購房者收取額外稅收,提高企業與消費的成本,則相當于變相通脹。

以地方債務隱性增長為代價促進經濟復蘇,必須設立基本原則,一是不能造成市場體制的倒退,上萬億元人民幣的銀行改革代價打水漂;二是建立地方政府透明公開的公開財政體系,以全民監督保障投資效率。FIC

猜你喜歡
大躍進背書信貸
淺談背書涂銷制度
背書連續性若干問題探析
論期后背書的效力
大躍進就是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