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靠著外號賣甲魚

2009-09-24 08:01
名人傳記·財富人物 2009年9期
關鍵詞:甲魚外號老漢

豆 豆

10年前,浙江蕭山區的一位農民,辛辛苦苦養了7萬多只甲魚,然而,由于賣不出去,他心如刀絞,欲哭無淚。更讓他哭笑不得的是,有一天,他居然作為反面教材,登上了當地一家報紙的頭版頭條,而且,才40多歲的他就被記者稱為老漢。

有道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10年后,這位老漢再一次登上那家報紙,然而,人們發現,報道中的這位老漢,已經成了擁有上億資產的“養鱉大王”。

炒期貨血本無歸

老漢名叫龔金泉。養甲魚之前,他是當地最早做建材生意的人,沒幾年就賺了300多萬元;之后,他又成了當地最早炒期貨的人,然而,這一次他卻深陷泥潭,錢砸得越多蒸發得越快,等他下決心退出的時候,300多萬元已經所剩無幾。

這時,人們開始議論龔金泉還能否東山再起。然而,沒過多久他就有了驚人的舉動。1995年,他承包了一直無人問津的500畝荒灘,要養甲魚。

和在大棚里養殖的甲魚相比,龔金泉覺得外塘生態養殖的甲魚,品質好、價格高,一定有市場潛力。就這樣,他又成了當地最早養外塘甲魚的人。他在沙灘上接連挖出30多個池塘,然后從日本買回一種叫日本中華鱉的種苗。

天天降價仍難賣

期盼了3年,龔金泉欣喜地看到,他的甲魚大多長到了2斤以上,并且與溫室甲魚比起來,他的甲魚活動能力明顯要強,裙邊明顯要厚,體形也明顯要大。

1999年6月的一天,龔金泉拉著自己的甲魚進了市場。當時,他的外塘甲魚成本每斤在55元以上,他自己定價為每斤85元。然而,進了市場他才發現,自己個兒大肉厚的外塘甲魚,根本沒人買賬。

當時,龔金泉的池塘里已有商品甲魚七八萬只,每天光喂料就要喂1000多斤,等于每天要往水里扔4000多元,維持運行全靠貸款,他陷入賣不掉又養不起的困境。最終,在市場面前,他不得不低下了頭,一個月內天天降價。

賣了一個多月,每出手一斤甲魚就虧20多元錢。龔金泉就像當初炒期貨一樣,又掉進了一個賠錢的陷阱。

那么,究竟怎樣才能讓人們明白,自己的甲魚比溫室甲魚要好許多呢?龔金泉干著急,沒有一點辦法,然而,就在這時,他的遭遇引起了當地媒體的注意。

外號引來生意火

龔金泉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會上報紙,更想不到自己才40多歲就被人稱為老漢!那篇報道刊登后在當地引起了很大反響,龔金泉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褒徖蠞h”這個稱謂也馬上在熟人之間傳開來,從此就成了他的外號。

沒賣掉甲魚,卻得了個外號,龔金泉啼笑皆非。然而他并不知道,此時的他,無形中正引領著一場養殖潮流。原來,當時溫室甲魚由于一哄而上已經很難賺錢,當地政府正在想辦法引導養殖戶調整思路。龔金泉成了一個現成的典型,很多人前來參觀學習,當地媒體對他又連續做了幾次深入報道。

這樣一來,龔金泉的名氣越來越大,他的外號也傳得更遠、叫得更響了。2001年的一天,龔金泉突然讓工人們把寫有自己外號的小牌子,掛在甲魚最顯眼的裙邊上,他要把自己的外號和自己的甲魚“捆綁”起來叫賣。這一招效果很明顯,他的甲魚立馬招來了眾多買家。

這一年,龔金泉連著干了三件大事。第一,把自己的外號正式注冊成甲魚的牌子;第二,把掛著自己外號的甲魚,挨門逐戶給周邊的大小飯店送;第三,參加農產品展銷會,并在上海等地開了幾家以自己外號命名的銷售店。

龔金泉終于揚眉吐氣,到2005年,他已收回全部投資,并積余3000萬元。然而,此時他已不再一枝獨秀,幾年來當地新增了200多家外塘甲魚養殖戶,總產量達2000多噸。

2008年下半年,市場風云突變,當地甲魚嚴重積壓。然而人們發現,龔金泉不但沒有停止銷售,而且還回收別人的甲魚。

原來,龔金泉發現近幾年杭州的休閑旅游市場很旺,就想借機推銷自己的甲魚。他在池塘邊上建了一批休閑設施,并主動與一些單位聯系,免費接送人們到這里參觀、游玩。一天,他發現有一位從杭州來的女士對甲魚非常感興趣,一打聽,原來對方是日本一家頗有實力的水產公司的翻譯。第二天,他專門回訪了那位女士。隨后,他又去日本拜訪了他們的公司,并順利拿到每年100多噸的銷售訂單。

2008年,商品甲魚加上甲魚苗,龔金泉銷售額達到1.1億元,僅向日本和韓國的出口量就達160多噸。為了保證訂單,他開始大量回收當地養殖場的甲魚。

猜你喜歡
甲魚外號老漢
媽媽有個外號
給自己起外號
劉老漢的煩惱-收蜂(連載二)
老漢粘蟬
劉老漢的煩惱
“吉祥三寶”破殼記
滬上甲魚舊事
調皮的小河蝦
我的外號誰做主
下半年甲魚價格將繼續保持高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