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我國高校學生個人電子信用檔案系統的建設

2009-11-02 07:21吳少龍
法制與社會 2009年27期
關鍵詞:高校學生建設

吳少龍

摘要市場經濟的合理有序發展是建立在一定的信用秩序之上的,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需要高度發展的信用制度;而高校學生對我國今后的經濟發展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督并使之養成良好的信用意識,這也成為了我國高等教育體制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關鍵詞高校學生 電子信用檔案 建設

中圖分類號:G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9-247-02

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我國市場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市場經濟的本質就是信用經濟,市場經濟逐步建立和完善的過程就是信用社會建立和完善的過程。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和改革取得明顯成就,截止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達1738.8萬人,研究生110.5萬人,在學人數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2%。

因此針對高校學生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個人電子信用檔案不僅能有效督促高校學生自覺遵守信用社會的各項規范,又能為國家機構、企事業單位和金融機構提供良好的借鑒作用。

一、高校學生個人電子信用檔案的理論定義

諸多專家、學者、金融機構都不同程度的對信用檔案作出了定義。本文作者在參照諸多定義中提出電子信用檔案,對高校學生的個人信用檔案的范圍以及其依存的載體作出了一定的限制和劃分。

首先,高校學生個人電子信用檔案的范圍包括如下部分:1.學生基本信息:主要有姓名,籍貫,身份證號,父母基本情況,就讀學校、學院、專業,可能取得的聯系方式,在校期間擔任的職務,通信地址等。2.學生在校期間的主要專業課成績。3.是否存在考試作弊現象。3.學生在校期間所獲得的獎勵和處罰。4.在校期間的銀行信用記錄,如辦理信用卡情況,以及還款情況。5.有無助學貸款以及還款情況。6.是否存在惡意拖欠學校各種應繳款項。7.畢(結)業證書的電子版本。8.學生的學年論文、畢業論文以及所發表論文是否存在抄襲行為。9.學生在校期間是否違反國家法律法規。

其次,學生個人電子信用檔案依存的載體有別與原始的紙質信用檔案,完全采用無紙化形式,數據的輸入、輸出以及傳輸都依賴于計算機和互聯網,數據都存儲于集中固定的數據庫,同時將原有的紙質檔案電子化并予以保存。

二、怎樣建立高校學生個人電子信用檔案系統

高校學生個人電子檔案系統主要可以包括一下幾個部分:

1.數據庫的建立,數據庫可以根據國家授權或者另行組建,在全國合理布點,并實現全國范圍內不同數據庫的信息資源共享。本人認為可以根據學生的生源地,在各個省所屬教育廳下設立,建立完善的數據庫系統,本省生源地學生不論在何處就讀,其個人電子檔案都存儲于所在省份的數據庫中,各省之間可以通過網絡實現信息共享。2.高校輸入部分,主要將學生的基本信息、專業課成績、學生所獲獎勵及處罰、畢(結)業證書的電子掃描版、學生論文是否涉嫌抄襲。將上述信息以電子化的形式進行上傳。3.銀行等金融機構、商業系統、公安機構的輸入部分,主要將學生在校期間的銀行信用記錄、助學貸款還款情況、是否涉嫌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等信息同樣進行電子化上傳到數據庫系統中,并及時進行更新。4.輸出系統,高校、金融機構、公安機構以及社會部門對學生數據的輸入以及有效的更新都是為了日后能更好的獲取以及利用這些信息來為自己服務,因此,有效的輸出系統也同樣是必須的,將學生的信用信息面向社會公開,無償向社會各部門提供服務,但是社會各部門無權進行修改,修改權必須由國家授權的部門進行,同時個人同樣可以查詢到自己的信息,個人如果對其中的錯誤的信息可以提出申訴和要求更改,對因錯誤信息給本人造成的侵害可以要求索取相應的賠償。5.信用監控、監督部門,其建立的目的是在遵循同意法律的基礎上,在全國范圍內對失信者進行監控,使失信者無法逃避制裁,無法逍遙法外,同時受理因錯誤信息而受害的學生,對其錯誤信息進行修正,維護高校學生的正當權益。該部門與歸檔部門同時建立,同樣由國家授權建立。

在美國等西方國家都有一定的信用中介服務機構負責收集個人信用資料,以有償服務形式為其他需求結構提供服務,而在我國,筆者認為從學生的電子信用資料的征集到共享都應該由國家授權一定的部門無償進行,既可以促進信息的利用又可以保障信息來源的可靠性和權威性。

三、建立高校學生個人電子信用檔案所帶來的好處以及所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學生個人電子信用檔案的優點

第一,更容易利用并且更具有權威性。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年輕人對檔案的觀念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對傳統的人事檔案的重視程度越來越低,傳統檔案由于不便攜帶等種種原因,不能發揮其有效的作用,只能塵封于高校等檔案部門,人檔分離現象在現代人中已逐漸成為了一個普片現象,只憑簡歷找工作日益稱為用人單位和求職者之間所認可的方式,然而僅僅憑借一張求職簡歷,難免會在其中充斥著一些不真實記錄。而電子信用檔案中的數據都由學校以及銀行等部門錄入,他人無權更改或是隨意錄入,社會錄用部門可以通過網絡輕松查找,并且真實性得到了保障。

第二,更易督促學生“潔身自好”。由于采用電子信用檔案,學生的主要的可利用信息都能被社會部門所獲知,在一定程度上學生在校期間能很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定,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信用品質;同時也有助于學校更好的管理學生,變學生在校期間的被動約束為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由他律變為自律,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從而在進入社會后能更好的被社會所接受。

第三,電子信用檔案能夠提供更全、更新的學生有用信息。傳統的人事檔案存在著更新速度慢,內容單一,傳輸不便等缺點,而銀行出據的信用檔案也往往內容單一,只是涵蓋了一些簡單的信用卡記錄,對于學生的求職簡歷更容易充斥一些不真實信息。而電子信用檔案將以更全、更新、更具權威的學生有用信息提供給社會部門,從而將一個更“真實”的學生呈現在公眾和招聘部門面前,招聘部門便可以有效的以學生的電子信用檔案來替代學生的求職簡歷。

第四,有利于檔案信息化建設。檔案信息化建設不僅是我國檔案事業建設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同樣也是全世界各個國家難以回避的問題,而對高校學生進行電子信用檔案建設,往往可以提供良好的指導作用,對全國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具有巨大的借鑒作用,同時,由于其規模相比全國的檔案信息化建設規模相對要小,實現的可能性更大,高校學生電子信用檔案能有效實現必將為我國的檔案信息化建設作出巨大的貢獻。

(二)學生個人電子信用檔案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及不足

第一,檔案信息公開性問題。學生個人電子信用檔案中有很多是涉及學生的人事檔案,在一定程度上個人的人事檔案是不能對外界以及本人公開的,查詢人事檔案也需要一定的手續,而電子信用檔案是完全對外公開的,并且學生自身也同樣可以查詢到。所以在涉及人事檔案的電子信用檔案就產生了一定的矛盾,筆者認為檔案的真正價值在于利用,塵封于檔案庫房而無法有效利用的檔案在一定程度上是難以發揮其自身真正的價值。因此對于電子信用檔案中少量涉及人事檔案的內容應該不能成為阻礙其發展的因素。

第二,檔案數據傳輸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從電子信用檔案的輸入、各省之間的信息共享、數據的輸出,這其中的各個環節都是建立在互聯網上的,而網絡安全問題就成了其最大的威脅,并且電子信用檔案完全是一種電子數據,沒有一定的紙質檔案作為副本,因此,當電子信用檔案遭到攻擊,其所帶來的后果是巨大的。因此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各部門的通力合作加強網絡安全建設。

第三,學生畢業后信用檔案斷層問題。本文僅從高校在校學生的電子信用檔案進行考慮,但是當學生離開學校走向社會,那么其信用檔案又將如何建立,如果建立的方式與本文中所述方式有較大差異的話那兩者之間又將如何銜接,如果學生背負兩種不同系統的電子檔案必將對以后的工作學習帶來一定的不便。因此,怎樣有效解決學生電子信用檔案斷層問題將極其重要。

第四,信用信息上傳中的數據格式問題。由于電子信用檔案是由多個部門和機構對學生的信用信息進行上傳的,這就必然會牽扯到上傳數據的格式問題,如果各種數據格式不同,必將對查詢和利用產生一定的影響。個人認為高校學生電子信用檔案的數據格式可借鑒國家助學貸款學生個人信息查詢系統的數據標準,并且與社會個人信用檔案體系數據格式相一致。為此國家有關部門應組織力量盡快制定個人電子信用檔案數據模型的征信標準。

第五,各部門合作問題。高校學生電子信用檔案包含眾多部門,其中有來自學校的學生基本信息,有來自銀行的貸款和信用卡信息,又有來之公安機關的違法犯罪信息甚至有來自學生實習單位的反饋信息。如何加強有用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作成了影響信用檔案系統建立的關鍵。根據我國的國情,制定相關的法規規范在一定程度是有很大必要的,加強各部門的相互合作關系并以法律法規的形式規范起來將能極大推動該系統的建設。

四、結語

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信用社會的發展都需要信用檔案的廣泛利用,而高校學生在今后的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也使我們意識到建立和完善高校在校學生的信用檔案勢在必行,同時電子信息化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原有信用檔案的存在形式,電子信用檔案以一種更快捷、便利,應用范圍更廣的形式勢必能夠得到有效的發展。

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清晰地認識到建立高校學生個人電子信用檔案是為了社會各部門、企業能更真實、全面的了解畢業學生,任何企事業都不能以學生過往的一些不良記錄而對其有任何歧視性對待,過去的信息只是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高校學生個人電子信用檔案的建立不僅僅是對學生信用的一種監督和威懾,更是督促對高校學生信用意識的培養與形成。

參考文獻:

[1]肖文建.關于建立個人信用檔案的思考.檔案時空.2003(2).

[2]高峰.關于建立我國個人信用檔案制度的若干思考.檔案學通訊.2002(5).

[3]衛勝.實現個人信用檔案社會利用的幾個法律問題.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07(21).

[4]賈桐.規范和完善個人信用制度的思考.金融理論與時間.2004(6).

[5]張鐵.略談美國的個人信用檔案管理.蘭臺世界.2004(6).

[6]范文蘭.對大學生建立個人檔案的理性思考.蘭臺世界.2007(8).

[7]謝蓁.高校大學生信用檔案建立初探.云南檔案.2007(9).

[8]陳京玲.崔杰.高校建立學生信用檔案的嘗試.檔案管理.2007(3).

[9]岑淑兒.關于建立高校學生信用檔案的思考.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04(5).

[10]郭曉東.建立高校學生信用檔案的必要性.蘭臺世界.2005(9).

猜你喜歡
高校學生建設
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及作用發揮探索
高校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應對與處理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高校學生網上評教的探索與實踐
小議高校學生違紀處分制度
關于高校學生工作的思考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