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新形勢下青年干部隊伍的教育與管理

2009-11-02 07:21崔海龍陸江粼
法制與社會 2009年27期
關鍵詞:檢察人員青年干部教育管理

崔海龍 陸江粼

摘要近年來,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檢察院加大了對本科及碩士應屆畢業生的招收力度,青年干部群體占我院全體檢察人員的比重不斷增加,他們為檢察機關輸入了新鮮血液,帶來了好學上進、鉆研業務的濃厚氛圍,已經成為檢察隊伍的一支重要力量。與此同時,隨著青年干部人數的增多,加強對他們的教育管理也日益成為隊伍建設工作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關鍵詞檢察人員 教育管理 青年干部

中圖分類號:D92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9-256-02

一、我院青年干部隊伍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

大多數青年干部學歷較高,理論知識較為豐富,學習新知識的欲望強,工作熱情高,工作干勁足,有創新精神,但也存在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

一是理論不能和實踐緊密結合。一些法律院校畢業的青年干部,受西方法治理念的影響較深,而對中國的法治狀況、歷史文化了解不多,加之工作時間短、實踐機會少,因而喜歡用西方的法治理念來對照中國的司法實踐,對中國的法治現狀不能作客觀評價,有時過多地予以批評和指責。

二是大局意識、群眾意識比較薄弱。由于青年干部中絕大多數是從學校直接走進機關,客觀上存在接觸群眾、了解社會不夠的情況,在辦案實踐中往往容易就案辦案,忽視辦案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結合,缺乏服務大局的意識。

三是重業務學習輕政治學習。對提高業務能力比較重視,學習也比較自覺,但對政治學習缺乏熱情,常常抱著得過且過態度。參加主題教育活動不積極、不自覺,沒有將主題教育活動的要求、任務入腦入心,落實到執法辦案的每一過程、每一個環節中,思想政治素質提高不明顯。

四是不能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沖突。大部分青年干部未經過基層、農場等艱苦環境鍛煉,意志不夠堅定,特別是當職級職稱晉升等個人利益得不到滿足或與集體利益、長遠利益產生矛盾時,當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的遇到困難與挫折時, 意志容易發生動搖,導致工作動力喪失、工作熱情銳減,急功近利的心態比較明顯,吃苦性和堅韌性需要錘煉。

五是執法辦案能力尚需進一步加強。雖然總體上青年干部學歷層次較高,但由于法治化進程加快和新情況、新問題增多,而有的青年干部忽視對新知識的學習和熱點問題的關注,加之辦案時間較短、辦案數量有限,實踐經驗積累不多,導致辦案能力提高不快,以“三優一能”為代表的獨立辦案能力較強、能夠處理疑難復雜案件,特別是能獨立偵辦職務犯罪案件的業務骨干并不多。

六是調研能力總體偏低且主動性不強。調查研究能力是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青年干部完成或參與完成的調研文章占我院調研文章總數的比例過半,但從人員上看比較集中,總體調研能力并不強,有相當一部分青年干部從未發表過調研文章,而主動開展調查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有些青年干部只是忙于具體工作,對法學理論和熱點問題關注不夠,對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夠重視,或者不重視思考總結,或者不注意學習提高,導致調研能力總體偏低。

二、我院現有青年干部教育管理的主要模式

經過多年的摸索與實踐,我院已形成一套較為全面的、較為有效的青年干部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有:

一是入門教育。組織新進青年干部參加市檢察院的統一入門培訓以及區委人事局開展的相關培訓,幫助他們盡早實現從青年學生到國家公務員、檢察人員的轉變。

二是崗位培訓。有師傅帶徒弟式的傳幫帶培養,手把手、一對一地傳授經驗、教授技能,使青年干部盡快適應崗位工作需要;有崗位練兵和業務競賽,使青年干部在操作演練與競賽比武中積累經驗、掌握實務技能。

三是開展專題教育活動。把主題教育活動的重點受教育人群從以往的中層以上干部擴大至科長(主任)助理、青年辦案組正副組長及院中層后備青年干部,不斷增強青年干部的政治敏銳性和堅定性。

四是制定后備干部管理辦法。以院中層干部的配備為依據,設定一支保持一定常量的中層后備干部隊伍,通過培訓、選拔助理、多崗位實踐等多種鍛煉方式,提高實際工作能力。

五是制定檢察專職書記員管理辦法。原則規定專職書記員不能轉入檢察官序列,但為了鼓勵冒尖,同時又規定對工作表現優秀、成績突出、有發展潛力并取得法律執業資格和具備檢察官條件的專職書記員,可選拔為初任檢察官。

六是完善干部晉升職級職稱工作暫行規定。對原有的晉升條件進行增設,專門開辟了優秀青年干部晉升職務的快速通道。

七是成立青年辦案組。在反貪局和公訴科分別成立青年辦案組,構建青年干部業務實踐鍛煉平臺,提高業務素質和辦案能力,為他們成長創造條件。

八是定期召開案例研討會。每月召開一期案例研討會,召集青年干警就辦案實踐中遇到的疑難復雜案件進行探討,并邀請著名法學專家書面點評,會后及時轉化研討成果,定期公布研討會綜述。

三、我院青年干部教育管理的主要特色

近年來,我院黨組從檢察工作實現全面、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出發,針對我院檢察工作和隊伍建設面臨人少案多矛盾日益突出、職數偏緊導致青年干部整體職級解決緩慢等制約青年干部教育管理工作的瓶頸問題,始終樹立人人是才、用好人才的意識,迎難而上、主動作為,以不等不靠、敢為人先的精神,開拓青年干部培養和使用的新方法、新途徑,闖出了一條負有寶山檢察院特色的青年干部教育管理之路。

一是探索并建立擴大團委管理職能的有效途徑。將全院35歲以下的年輕人全部納入團委的工作對象,加大對青年干部培養的工作力度。近年來,隨著我院加大對本科及碩士應屆畢業生的招收力度,35周歲以下的青年群體在我院的比重逐漸增加。但與此同時,由于新進人員多為中共黨員,加之部分團員因入黨或滿28周歲到齡退團等原因,導致我院團員人數銳減,目前僅為13人(包括4名保留團籍的團委委員,實際3人已入黨,1人超齡)。顯然,院團委如果僅以13名團員作為共青團工作的對象,雖符合共青團工作的相關要求,可維持院團委作為一級基層團組織的存續,但已不適應我院的實際情況,無法發揮院團委對于整個青年群體的引領和凝聚作用。為此,院黨組決定,依托共青團組織,建立覆蓋全院35周歲以下青年干部的青年干部隊伍教育管理工作機制,通過大力開展檢察文化建設,樹立“清、勤、堅、睿、融、信”的寶檢六字文化理念,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培育青年干部從事檢察職業的光榮感和自豪感,激發他們視檢察事業如生命的責任感,打造青年干部良好的從業心態。

二是組建“青年辦案組(工作組)”,給予青年干部獨立性較強的工作鍛煉,進一步促進他們工作能力的提升,促進他們工作經驗的積累,促進他們作用和價值的發揮。制訂了《關于進一步發揮青年生力軍、突擊隊作用的若干意見》,并確定了青年辦案組的建立程序、操作辦法、工作模式、工作職能等,在經過自愿報名、部門選拔、組織考察、黨組審定等程序后,先后在反貪局、公訴科探索性地建立了青年辦案組的工作模式。公訴青年辦案組成立14個月以來,辦案組成員平均審查案件81件,承辦上級交辦案件及涉檢信訪案件17件,提請抗訴案件3件,追訴到位14人(單位)。在2008年公訴“兩評活動”中,有2篇公訴意見書被評為市優秀公訴意見書,2個公訴庭被評為市優秀公訴庭。反貪青年辦案組成立4個多月來,形成初查線索5件,立案1件。

三是開展“三優一能”選手的選拔、培養工作,初步形成青年人才骨干群體。堅持以培養“三優一能”的優秀青年領軍人物為重點,并長期作為院重點工作予以高度重視,通過開辟優秀青年人才職級晉升快速通道,用優越的激勵機制增強對青年干部立志成才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通過組織開展對抗辯論、演講比賽、庭審觀摩點評、聽庭評議、青年業務研討小組、列席檢委會、“每月之星評比”、“崗位立功競賽”等崗位練兵活動,增強青年干部的檢察業務核心本領,初步實現了打造青年優秀人才群體的目標。在近五年市院組織的“三優一能”評比中,我院選派的青年干部不但每次都能保持榜上有名,而且還連續兩屆蟬聯了優秀公訴人選拔賽的第一名。另外還在“長三角”地區的優秀公訴人辯論賽中,榮獲團體第二名,還各有一名選手獲評最佳辯手和優秀辯手。

四、在青年干部教育管理工作中暴露出的問題

近年來,我院盡管在青年干部教育管理工作中進行了大膽嘗試和探索,但總體來說工作機制還不夠健全,措施和形式還不夠豐富,尚不能滿足青年干部的成長需求。通過青年干部問卷調查、召開中層干部座談會等征求意見的形式,比較集中反映出我院在青年干部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著以下突出問題:

一是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有欠缺,基本還是采取“我說你聽,我打你通”的灌輸式、填鴨式的教育方式。例如有的青年干部反映他們不敢說真話,或不愿說真話;有的青年干部提出“溝通無極限”的期望。

二是教育管理方法的覆蓋面不夠廣泛,激勵機制在全面調動積極性方面有欠缺。對青年優秀人才的培養、提拔、使用制度比較完善,但對大多數青年干部的教育培養,特別是對剛入門的青年干部,依然以自學成才為主。

三是教育培訓內容老套,尚不能滿足青年干部能力提高的需求。少有根據青年干部個人潛能、興趣志向、能力專長、發展趨勢等要素的“菜單式”培訓,加之新鮮的東西比較少,難以吸引青年干部的眼球。青年干部普遍覺得知識更新慢、能力提升慢。

四是培養途徑尚不能滿足青年干部作用發揮的需要,個人才能得不到充分展現。從調查情況看,有近60%的青年干部認為目前的工作崗位不適合或不完全適合自己,個人才能的發揮受到較大的限制。

五是一定程度上還存在“重使用、輕培養”的思想。由于院、科兩級領導實行的是任期制、聘任制,有些領導對于青年人才的培養、開發易產生短視行為,甚至只注重使用而不注意培養,急功近利,缺乏恒心和長遠打算。在辦案工作中往往希望青年干部快上手、多辦案,而對如何通過抓好崗位練兵、崗位成才來提高他們辦案能力的措施不多、方法欠妥,造成“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六是對青年干部工作、學習關心比較多,但對他們生活上遇到的困難關心比較少,特別是外省市青年干部對定居上海所面臨的生活壓力普遍擔憂,有些干部迫于壓力只好選擇跳槽。

五、加強和改進青年干部隊伍教育管理的主要對策

從青年干部在工作中暴露出的問題以及我院在青年干部教育管理工作中暴露出的問題分析,需要我們在教育管理上給予更多的熱情、更大的耐心、更嚴格的要求。

一是抓培養機制的完善。院黨組要遵循青年人才培養工作的發展規律,從檢察工作持續發展、全面發展的要求出發,既要完善青年干部的長期培養機制,又要具備分類培訓的目標和方法。第一,科學制定規劃。根據檢察工作規律和隊伍狀況,合理確定青年干部培養的種類、數量以及近期目標和長期規劃。要按照檢察管理型人才、檢察業務型人才、行政事務型人才、技術保障型人才的分類,分別進行規劃,明確培養任務。第二,落實工作責任。要把培養青年干部工作作為一項戰略性任務常抓不懈,一級抓一級,逐級抓落實。要把培養、使用青年干部作為院科兩級領導干部的崗位職責和任期目標,作為考核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是抓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機關黨委、政治部要針對青年干部特點,通過多種形式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與文化育檢相結合。青年對于新文化、新知識有天然的趨向性,可嘗試用新的文化載體、傳播媒體傳達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吸引青年干部的注意力。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與業務工作特點相結合。青年干部往往是各部門承擔繁重業務工作的主力軍,如果不考慮工作特點就會加大學習與工作的矛盾,引發他們抵觸政治學習的情緒??山Y合辦案和典型案例的討論分析,加強政策和法治理念方面的教育,使青年干部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與青年干部個人發展目標相結合。青年干部有追求理想、追求自身發展的主觀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從此入手,先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再因勢利導提升學習內容和境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是抓具體工作的推進。將我院35周歲以下的青年干部作為院團委的工作對象,一方面發揮團委“青年之家”的作用,一方面又可以此提升團委作為院黨組、機關黨委、政治部的助手作用。第一,立足大局服務全院檢察工作。要通過院團委的工作,及時在青年干部中貫徹、落實院黨組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在“爭創共青團號”活動中,激發、調動青年干部的工作積極性,著力增強青年干部的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崗位建功意識,全面提升青年群體在我院各項工作中所發揮的作用。第二,立足成才服務青年干部群體。要通過院團委的工作,為提升青年干部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提供幫助,努力成為院領導和青年干部間的橋梁、紐帶,為青年干部的訴求反映和優秀青年干部的脫穎而出暢通渠道??砷_展多種富有意義的主題活動,開展到齡團員離團儀式等主題團日活動,依托文化興趣小組的建設由院團委牽頭組織全院性質的文化、體育活動等等,從而增強青年干部乃至全院干部的活力、更好地化解日益繁忙的檢察工作壓力,打造檢察干部良好的從業心態。

猜你喜歡
檢察人員青年干部教育管理
關于檢察人員考核工作的幾點思考
青年干部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要學好“三門課”
青年干部的定制“課堂”
淺論青年干部成長的“三性”錘煉
現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問題的思考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應用探析
淺談檢察人員的心理健康與調適
青年干部要有“四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