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我國節約型大學建設思考

2009-11-02 07:21陳新立
法制與社會 2009年27期
關鍵詞:高校建設

陳新立

摘要進入新世紀,我國高等教育規模迅速擴張,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高校建設資金不足是一個客觀情況。高校一方面要爭取更多的外部資金,另一方面要積極從自身挖掘,踐行節約理念。本文從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和我國高校建設現階段面臨的形勢出發,提出了在當前建設節約型大學的相關途徑。

關鍵詞高等教育大眾化 高校建設 節約理念

中圖分類號:G6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9-280-02

一、我國高等教育面臨的現狀

自鄧小平1977年底恢復高考并提出“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在規模上到了飛速的發展。教育部2009年工作要點稱,2009年全國高等教育將相對穩定招生規模。據悉,2008年全國普通高校本??普猩媱潪?99萬人,其中普通本科300萬人,高等職業教育299萬人。2009年全國高等教育招生計劃工作會議1月7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對2009年全國高等教育招生計劃作出了部署,確定2009年全國普通高校本??普猩媱澃才?29萬人,比2008年增長4%。實際上,經過三十年的櫛風沐雨,截止到2008年11月,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經達到了23%,①按照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育學家馬丁·特羅教授提出的關于高等教育的預警理論,毛入學率介于15%至50%,可以判斷我國高等教育進入了大眾化階段。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我國高等教育面臨著很多棘手問題,情況復雜,限于本文的研究對象,我們主要分析與我國節約型高校建設有關的現狀。這些現狀包括:

(一)高等教育發展迅速,受教育的絕對人口數目眾多

自改革開放以來,②高等教育招生數從“1978年的40.2萬人增加到2006年的530萬人,增長了12.2倍;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從1978年的16.5萬人增加到2006年的377.5萬人,增長了21.9倍;普通高校在校學生數從1978年的85.6萬人增加到2006年的1738.8萬人,增長了19.3倍;普通高校數量從1978年的598所增加到2006年1867所,增加了2.1倍?!?/p>

(二)高等教育經費投入不足,資金保障有限,生均教育經費偏少

一直以來,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就是制約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瓶頸。1993年國家教育綱領性文件中首次提出了教育經費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不低于4%。③2006年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明確各級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務的職責,保證財政性教育經費增長幅度明顯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逐步使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但實際上,由于種種原因我國高等教育投入一直沒有達到這個數字,也可以說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國情之下,我國需要投入、需要用錢的地方太多了,高等教育經費一直沒有達到這個比例。④長期以來,我國預算內高等教育撥款占財政收入比重一直較低,1990年為3.23%,1997年下降到3.19%,較高的1994年也才3.50%,平均比重為3.29%??倲灯?再加上人數基數的不斷增大,使得生均與經費就更少了。

一方面是人數眾多,另外一方面是可用資源、經費的短缺,兩者的矛盾日益突出,這對我國現階段高校建設理念提出了新問題。在筆者看來,無論是建設研究型大學、還是教學型大學,亦或是在育人理念上奉行創新型、復合型,我們都要堅持節約,不管什么類型,什么層次的大學,首先都應該是一所節約型大學。發展教育,節約先行。

二、現階段節約型大學建設面臨的形勢

(一)“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要求方興未艾

2007年底國務院正式批準武漢城市圈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簡稱為“兩型社會”試驗區),所謂資源節約實質上是一個科學發展觀的問題,環境友好實質上是一個和諧社會的問題,⑤建設“兩型社會”實質上是一個企業、社會、公眾共生共贏、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通過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兩型社會理念和行動之所以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被迅速提升到這么高的地位和迅速付諸行動,有其深刻的歷史必然性??梢哉f,這符合中國國情,順應時代要求,對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提高資源環境保障能力,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這種背景下,作為育人重要場所的高校,其建設也必須遵循“兩型”社會的要求,實行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

(二)節約意識淡薄,浪費現象嚴重

把節約理念放到高校建設發展的重要位置其直接原因是現階段在物質資源還沒有極大豐富的情況下,浪費現象驚人。隨便去校園里走一下,自來水長流、教室里大白天燈長明、打印紙只用一半就扔掉的情況屢見不鮮;回頭再來看看教室、閱覽室,本能容納一、兩百的位置自習時間里上座率不到三分之一;圖書館資源,尤其是專業用書因為翻動的人少竟然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塵;實驗室、工程訓練中心的教學儀器由于沒有很好的保養,生銹的、報廢的也不在少數。更可怕的是,巨大浪費背后是節約意識的淡漠,很多人本身沒有意識到這是浪費,更有甚者,覺得我花了錢,浪費也是我自己的,與別人無關。

(三)節約制度化、法制化建設不夠,決策不科學

很多制度停留于口頭層面,或者書面化了但是有如一紙空文?;蛟S正是因為勤儉節約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千百年來,人們已經習慣了從道德的層面來考量一個人的節約行為。道德是社會最后的底線,寄希望于人的自覺行為和主動意識來厲行節約是辦法,但不是最好的辦法,也只能做為最后的辦法。最好的辦法就是制定專門的規章制度,甚至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做到獎懲分明。還有,我們的決策也不那么科學,大學園區的整體規劃不足、重復建設現象普遍。實際上,決策的科學化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提出,但是由于沒有公平、公正和公開的民主原則作為配套,科學化決策并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證。實際操作中高校建設一般都是基于某個發展的重要口號,在做決策的時候,誰提出異議就等于不贊同發展,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當一個無論是關乎學校生計的大的決策出臺之前,亦或是一個小的關系工資福利實施辦法形成決議,在征求意見時主要是在小范圍內(一般是班子成員內部)進行,這樣很難說不是走過場。⑥權力缺乏監督,肯定造成腐敗。同樣的道理政策缺乏監管,終究要付出代價。大學基礎建設中的一些腐敗現象已經被揭露出來,而很多高校在類似的建設過程中所造成的重復性浪費,由于沒有直接觸及到各方利益,加之監管的缺失,始終沒人理會。

三、建設節約型大學的舉措

(一)宏觀方面要立足長遠、科學規劃

眾所周知,事物內部排列順序的變化也會影響食物的發展。合理的規劃是最大的節約。學校發展規劃是一所學校全面的長久的建設計劃。也是一所大學在發展的各個時期的資源配置方案。從建設節約型大學視角看,是具有基礎性、法規性、全面性、持久性作用的關鍵措施。⑦為確保對教育資源進行最有效的配置,學校應將發展規劃作為某一時期大學教育資源配置的基本藍圖來加以慎重繪制和實施。通過對自身所具有的基礎進行全方位梳理以及科學地分析高等教育發展趨勢,來判定自身在同類高校中所處的位置,確定學校在某一時期的發展方向,選擇重點發展的若干項目及領域,確定教育資源構成體系和配置活動組織體系,實現找準坐標,準確定位。所以,科學的發展規劃將有效地實現大學教育資源配置的科學化、整體化、有序化和制度化。在武漢,進入“985”的高校有兩所,進入“211”的高校有7所,筆者所在的武漢理工大學是建設中的“211”重點大學,基于此,在三校合并之初我校領導明確提出了“兩個一流”的建設目標,即“整體實力達到國內一流水平,部分學科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圍繞這兩個建設目標,結合最近一次的本科教學評估,武漢理工大學校園建設體現出一定的層次性,計劃性,但還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二)中觀上建立健全節約制度,明確獎懲

健全的制度最能體現效率,而節約的目的也是為了體現效率,在實踐中我們可以借用下政府機構改革中的一些辦法,比如“鄉財縣管”。鄉財縣管的具體做法是在鄉鎮政府管理財政的法律主體地位不變,財政資金所有權和使用權不變,鄉鎮享有的債權及負擔的債務不變的前提下,縣級財政部門在預算編制、賬戶統設、集中收付、采購統辦和票據統管等方面,對鄉鎮財政進行管理和監督,幫助鄉鎮財政提高管理水平。鄉鎮政府在縣級財政部門指導下編制本級預算、決算草案和本級預算的調整方案,組織本級預算的執行。其好處有五:理順和規范了縣鄉財政分配關系,全面推進了縣鄉財政管理體制和村級財務管理制度改革的步伐;緩解了縣鄉財政存在的矛盾和困難,規范了鄉鎮財政支出管理,嚴格控制了不合理開支,嚴格控制了鄉鎮財政供給人數的增長;徹底劃清了鄉鎮各項債權、債務,建立了鄉鎮債權債務備案制度和項目建設報告審批制度;嚴禁新增負債,并按照誰欠債誰清理的原則,逐年核定消化債務比例,列入考核目標;調動了鄉鎮增收節支和當家理財的積極性,促進了全縣財政收入的快速增長。目前高校建設的經費,由于社會捐贈機制的不完善,主要是依靠國家財政撥款,那么能不能在各高校享有經費使用權所有權的同時,給劃撥給高校的經費系上一條繩子,統一設置賬戶,由上級主管部門(應該是教育部)對重大的項目統一把關?這樣做也可以規范高校建設過程中的盲目開發,同時,由于多了一層監管,也能有效的防治貪污腐敗。經費使用合理明確的,給以適當獎勵,反之給以批評或者懲處。在實踐層面上,教育部對劃歸給高校的學生活動經費實行當年結算,沒有使用的當年收回,可以說是一個有益的嘗試。

(三)微觀上加強在校人員傳統的節約理念教育

清華大學前校長,著名教育學家梅貽琦先生教育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弊鳛榛鶚I長青的教育事業,大學是最重要的載體,但是大學不在于她有多少高樓大廈,在于她擁有或者培養出了多少大師。對大師的培養要從細節上做起,要將節約灌輸到每個學生,每位老師的靈魂里,通過宣傳講解,牢固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

(四)最后,合理配置資源,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產學研合作是一個不錯的辦法,現在有很多高校實現了校企聯合。眾所周知,企業的優勢在于資金等物質條件,對市場的敏銳嗅覺,高校的優勢在于技術、科研,借助企業的實驗場地、器材,緩解自身資金緊張、硬件建設不足的難題,可以實現雙贏。

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在求學人口激增和高校建設資金相對不足的雙重因素作用下,高校發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在這個時候踐行節約理念非常有必要。踐行節約理念,可以更好的實現教育公平,推進社會和諧。

注釋:

①鄔大光.憶馬丁·特羅教授.高等教育研究.2007(5).

②毛盛勇.中國高等教育的規模分析.統計研究.2008(3).

③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④《中國教育經費統計摘要》教育發展研究.2000年.

⑤黃丹,王立京.創新兩型社會試驗區的機制和路徑.江漢論壇.2008(10).

⑥李春才.科學決策與建設節約型社會.南方經濟.2005(10).

⑦陳新.構建節約型大學的研究與探索.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

猜你喜歡
高校建設
性別亞文化背景下高校女生的氣質建構
淺議績效管理視角下陜西高校教學設備配置模式
創新高校學風建設的途徑探究
試論高?;椖吭靸r控制和進度管理
影響高校教學管理工作效率因素探究
高校教育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
“清廉校園”建設益處多多
網絡謠言的生成現象與高校自媒體建構中相應的疏導策略
高校學生管理中激勵理論的應用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建立有效的學生談話機制的思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