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學視閾下的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思考

2009-11-02 07:21
法制與社會 2009年27期
關鍵詞:人學軍隊思想政治教育

陳 峰

摘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軍隊的人員構成和思想發生較大變化,必須以以人為本作為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重要指南,這就要用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來研究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在人學視閾下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就是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要確立教育者和受教育官兵之間科學的主客體關系;要注重實踐培育,增強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關鍵詞人學 軍隊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E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9-286-02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隨著國家的經濟文化快速發展和國內外各種思潮加劇沖擊,軍隊的人員結構和思想構成出現了很大變化,特別是90后官兵的逐步加入,對我軍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戰。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边@是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升華,也為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指除了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體是人,如果對人的本質缺乏科學的認識,就難以有效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是從整體上闡述人的存在、人的本質、人的發展的一般規律,涉及人生價值、人生道路等基本原則,是從深刻的哲學角度對人本身進行了深刻思考和科學詮釋,對我軍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對人的科學理解

(一)人的“現實性”前提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確在批判德國古典哲學的同時指出:“我們的出發點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主張“從現實的、有生命的個人本身出發”①。這樣,一是把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邏輯起點建立在了現實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抽象的概念上;二是為歷史找到了主體,使歷史不再是抽象的運動。馬克思主義無論是從歷史的起點,還是從歷史發展的終極意義上,都把個人的存在和發展視為一切社會歷史存在與發展的前提和價值尺度,最徹底充分地肯定了個人的價值。因此,馬克思主義學說包括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在起點上是從現實的個人出發的。

(二)人的“社會性”本質

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的第六條中指出:“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的抽象物,實際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雹隈R克思所說的“一切社會關系”,既包括人與自然的關系,也包括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些社會關系的總和錯綜交錯構成了人類社會。人的社會性是人的根本屬性,一方面把人與動物區分開來,一方面把人與人相區別。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人與其精神的關系都統一于實踐活動中。在這些社會關系中,產生了人的需要、人的價值等重要的概念。

(三)人的“主體性”特質

馬克思認為:“人始終是主體”③。人的主體性不是指人自身獨立存在的某種特性,而是指人作為活動主體的規定性,是在創造歷史的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自主性和能動性。人作為社會主體是實踐活動的發起者和負責人,是人的社會本質的凸現,是包含著多方面要素的整體系統。人的發展,從本質上說就是確立人在實踐中的主體地位,發揮人的主體作用。馬克思指出“價值這個普遍的概念是從人們對待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物的關系中產生的”。這句話也揭示著,人與外部事物的關系中蘊涵著以人為主體的價值,這種關系是主體人與客體外界物的一種交互作用。

二、人學視閾下的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來,應對復雜的國際局勢和深刻的社會變革,我軍繼承發揚了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優良傳統,充分發揮了其精神支柱作用。全軍部隊之所以經受住對外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的考驗,經受住軍急難險重任務的考驗,思想政治教育功不可沒。但是,我們也應當清醒地看到,軍隊思想政治教育面對新形勢的挑戰,在許多棘手的新情況、新問題面前常常遇到一些尷尬局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發揮逐漸弱化的趨勢,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下面就從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的視角對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現狀予和問題本源進行考察和分析。

(一)不夠重視人的“現實性”前提,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價值而忽視官兵個人價值

在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上存在過分強調社會價值的實現,而忽視個體價值開發。指導思想的誤導必然導致教育過程的偏移,反映在教育目標的確立上,往往只強調社會要求,而忽視了官兵的內在需要,致使教育脫離了官兵的思想現實;反映在教育內容的設置上,往往只著眼于思想政治教育對黨、國家和軍隊建設的服務保證功能,而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對官兵個人成長進步需要的滿足。這樣就極大的抑制了受教育官兵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發揮,偏離了“以人為本”的根本指針,使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

(二)忽視“人”的社會性本質,忽略了人的活動是自由自覺的活動,影響了官兵的全面發展

馬克思說:“社會關系實際上決定著一個人能夠發展到什么程度?!雹苣壳?我軍不少單位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往往會忽視“人”的社會性。一部分單位為了方便管理教育,機械地限制官兵過多與軍營外的社會發生聯系,或者還仍然以死板的命令來引導官兵度過軍營生活,忽略官兵的溝通交際能力。有的單位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僅僅歸結為向官兵宣傳黨、國家和軍隊政治思想、行為規范,加之硬性灌輸和簡單說教,忽視官兵的個人發展的內在需要。這些都會影響官兵的全面發展,背離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條重要原則。

(三)不重視人的“主體性”特質,過于突出教育者的主導地位,忽視了官兵個人的主體性

在教育的方法上,往往把組織教育者看作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唯一主體,忽視了官兵作為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主體性作用,采用“我說你聽”的簡單灌輸教育方法,把官兵變成沒有獨立性和自主性、缺乏創造性的教育承受(下轉第297頁)(上接第286頁)客體,嚴重打擊了官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主性和積極性,甚至導致官兵產生戒備心理和逆反心理,制約了官兵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主體能動作用的發揮。

三、用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指導軍隊政治教育的實踐思考

綜上可見,以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的指導創新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具體應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夯實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理論基礎

科學發展觀不僅是指導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具有馬克思主義思想意義的重要指南,也是指導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針。首先,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價值理念和本質規定;其次,科學發展觀認為,人是社會發展的主體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力量;再次,科學發展觀凸顯了社會發展目的是人的人本思想??梢?科學發展觀從核心上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并以賦予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鮮明的時代特征。只有自覺把科學發展觀理論運用于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實踐,才能煥發新形勢下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機與活力。

(二)確立教育者和受教育官兵之間科學的主客體關系

一是要提高軍隊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體素質,建設一支合理的政工干部隊伍。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處于主導地位,發揮著關鍵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質將對教育效果產生直接影響。正人者必先正己,應該重點加強教育者的素質培養,包括思想素質、人格素質、專業素質等方面的培養,使之真正成為一支政治過硬、表率明顯、業務精通的政工干部隊伍。二是要充分發揮受教育官兵的主體性作用,提高官兵參與教育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教育只是提高人們思想政治素質的外因,官兵主動創造性的參與則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關鍵,只有把主客體兩方面結合起來才能實現教育的目的。三是在教育過程中教育者必須從實際出發,確立正確的原則方法。這就要求教育者堅持以人為本,科學分析和掌握官兵實際需求,著眼官兵個人的發展進步,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才能使官兵認識到教育對于自身的意義,才能使教育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注重實踐培育,增強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馬克思主義認為,實踐活動是人的道德品質和行為方式的形成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人自由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作為教育對象,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質只有在實踐中才能不斷強化。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吸引力、能否具有實效性,從根本上體現在官兵的具體實踐上,因此必須把實踐的觀點貫徹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引導官兵在實踐中提高認識,增強政治素質。一方面,要注重在軍事實踐中培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突出軍事實踐的主陣地作用,充分發揮軍事訓練的核心作用,引導官兵在軍事訓練演練中培養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作風,為鞏固和提高部隊戰斗力提供服務保證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強在軍地實踐中的培育教育。通過例如“支援駐地建設”、“軍地文化共建”、“黨課進農村、進社區”等形式,使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于行,增強教育的吸引力,同時讓官兵通過實踐對所學進行運用和檢驗。只有使官兵置身于真實的社會關系之中,置身于現實的社會實踐之中,才能達到增強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的目的。

猜你喜歡
人學軍隊思想政治教育
《借東西的小人》:跟小小人學“說”法
北人學沒
少兒美術(快樂歷史地理)(2019年2期)2019-06-12
家園憂思與人性之殤——“生態學”與“人學”視野下的“山珍三部”
軍隊的4月1日
軍隊組織形態解讀
中國夢的人學新境及其希望價值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五代后周的軍隊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