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馬金戈人生路一名坦克老兵的精彩人生(九)

2009-11-10 07:33傅福祿
坦克裝甲車輛·新軍事 2009年10期
關鍵詞:登陸艦風浪火炮

傅福祿

乘風破浪攻時艱

1969年10月,我隨試驗小組在大連營城子進行了坦克海上射擊試驗,參加試驗的有坦克廠方科技人員、大連警備師、坦克機械化師、海軍有關同志等。在試驗過程中,大家團結一致,克服各種困難,在海上乘風破浪,圓滿完成了各種射擊試驗任務。被試車輛包括256廠的63式水陸坦克、674廠的62式輕型坦克等,都是設計定型后又進行改進的車輛,重新安裝了火炮穩定器。通過這次試驗,試驗人員力圖探索改進后的63式水陸坦克在海上進行射擊的性能、62式輕型坦克對海上目標的射擊能力,并通過跟蹤攝影的方法拍攝記錄兩種坦克在海上與在陸上穩定器的穩定精度差異。坦克在行進間穩定精度的拍攝工作由專人負責,雖然用繩子捆在車上,但是行進中的坦克不停地顛簸搖擺,海水隨時打在試驗人員身上,非常辛苦和危險。

10月21日上午,63式水陸坦克在海上進行了“半浮狀態”對1000米處坦克靶的射擊試驗。首先試射兩發,然后打了兩組(10發)。因為夜瞄裝置的四邊桿機構有銹蝕現象,高低機操縱起來顯得很重。10月22日上午,在5~6級大風的情況下,又進行了“半浮狀態”的射擊試驗。共打靶3組,其中第二組打得較好,沒有脫靶現象。據炮手反應,因為有風浪,車輛在“半浮狀態”瞄準鏡的大指標就開始不規則地擺動,有時接近畫半圓形。下午,在6級風浪條件下進行深海區試航,當深入深海30米左右時,坦克在海上就開始處于“隨風逐浪”的漂浮狀犬態,坦克加大油門,有時穿浪前進(浪從車上穿流而過),當坦克處于浪的底郜時,岸上的人們短時間內就看不見坦克了。據車上人員反映,這時向外觀察比較困難,火炮穩定器由俯角打仰角時有時失靈。突然,坦克前端的防浪板被海浪打斷了,再繼續航行坦克開始出現“扎頭”現象,于是趕快登岸。上岸后檢查,發現坦克水上排氣閥有些開裂。為了保證海上試驗的安全,原計劃請海軍的073登陸艇予以協助,并準備從艇上暫借一個救生圈給攝影師使用。但是因為該艇還停在造船廠內進行出廠前的交接和檢查,還有很多摸底試航性的工作要做,因此,未能及時趕到,為坦克的海上試驗增加了新的難度。

10月24日,進行了坦克夜瞄射擊試驗。夜間無風,炮手在海上可以看到海上650~800米處的立靶目標。這次試驗因為在炮塔頂部的排氣風扇出口處安裝了“鐵帽子”,坦克的炮塔頂部就沒有進水,試驗人員的衣服都未被海水打濕。

接下來的兩天,又進行了坦克在“半浮狀態”和“全浮狀態”的射擊試驗。進行“全浮狀態”射擊試驗時,發現在3~4級風浪條件下,發動機的轉速高于1300轉/分、升起防浪板時,炮管就壓在了防浪板上,因而保證不了火炮的射擊俯角,直接影響了火炮的瞄準與射擊。同時發現,當發動機的轉速高于1300轉/分時,坦克前部的浪花太大太多,而影響觀察。防浪板損壞后,觀察坦克在海上的航行姿態,發現坦克有“扎頭”現象,因此,沒有防浪板坦克不能在海上正常航行。

在試驗的總結會上,試炮員結合自身的體會認為,水陸坦克如果不安裝穩定器,只靠用手來搖動方向機和高低機,很難在海上捕捉目標并進行準確地瞄準射擊。而且,來自不同方向的風浪,對坦克在海上瞄準射擊有著不同的影響:逆浪、側浪、順浪航行射擊時,以逆浪最為惡劣,側浪次之,順浪最為理想。經試驗大家認為,63式水陸坦克能在我國內陸江河與沿海地區進行作戰使用,特別是其改進型安裝火炮穩定器以后,明顯提高了其在海上和陸上的作戰能力。62式輕型坦克安裝火炮穩定器之后,也明顯提高了其火炮對陸上和海上目標的作戰能力。這兩種車型在我國江南水網地區都有較好的適應性,裝備南方部隊后,會進一步提高部隊的作戰能力。

通過海上試驗,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63式水陸坦克火炮的最大仰角為22度,而夜瞄裝置的最大仰角僅為20度,不協調。由于水陸坦克在水上處于漂浮狀態,風浪是影響坦克瞄準射擊的最大因素,風浪不僅能使坦克位移,而且其方向也在不斷地變化,因此,使在海上全浮狀態的“原地”和“短停間”的射擊無法進行。但坦克在行進間火炮可以向任何方向射擊,不過車速過快時,車首升起的防浪板,卻不能完全保證火炮的最大俯角,直接影響了火炮的瞄準與射擊。坦克在海上射擊時,較大的波浪能使火炮少量進水,使火炮的膛壓升高而使炮彈的初速下降,因此,海上射擊時應避免火炮進水,一旦少量進水后炮手射擊時應當進行適當的修正。有關零部件的使用可靠性也應當提高,特別應當加強防浪板的強度,如在遠海區防浪板折斷后,將給坦克在海上作戰使用帶來很大影響。

另外,坦克在沿海地帶使用,由于空氣潮濕和鹽霧的腐蝕作用,使車輛的脫漆部分特別容易生銹,電氣設備、通信工具和光學儀器也很容易進水、發霉、銹蝕而影響工作。車輛的行動部分直接暴露在外,車輛在沿海鹽霧地帶工作和露天放置以后,外部的緊固件如行動部分各輪軸蓋的固定螺栓、履帶銷卡環、加油口螺塞會銹蝕而擰動困難,車內各操縱裝置和活動關節處進水后也會產生銹蝕現象。海水中含有大量鹽的成分,對坦克各機件的腐蝕作用很大,因此,如果坦克接觸了海水,回場后應立即用淡水進行徹底清洗。因此,需盡量在水陸坦克上適當采用一些抗鹽霧、抗海水的耐腐蝕性材料,以防坦克在沿海地區工作時的腐蝕現象,提高坦克上各部機件工作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坦克上下登陸艦(艇)

1969年冬,在旅大市進行了坦克上下登陸艦(艇)的試驗工作。參加試驗的單位包括海軍的北海艦隊、旅順海軍基地、大連紅旗造船廠、七院八所、沈陽裝甲兵坦克三師、裝甲兵科學技術研究院。我從頭至尾參加了這次海陸兄弟軍兵種聯合組織的試驗工作。

這次試驗旨在通過坦克上、下登陸艦,并對其進行海上抗風浪試驗,為改進的國產073登陸艦運送坦克提供試驗數據。當時的國產073登陸艦長69米,高24米,排水量為660噸(空載,全載927噸),裝載量為150噸(相當于中型登陸艦)。艦上配備雙37和雙27炮各兩門。參加上下登陸艇的坦克包括63式水陸坦克1臺,59式中型坦克2臺,蘇式T-34中型坦克2臺。

1969年12月5日,在碼頭上用海上浮吊,按規定擺放順序把5臺坦克吊入登陸艦內,然后在底艙內再將坦克開到指定的位置。63式水陸坦克排在最前邊,以便試驗時首先下艦,中間為2臺59式坦克,最后為兩臺T-34坦克。然后,利用艦上的固定設備進行固定。除坦克熄火后掛上I檔并用制動器將坦克制動外,還利用艦上的可調整式固定錨鏈進行固定,每車用兩條錨鏈,分別連接在坦克的前牽引鉤上,然后再將錨

鏈呈交叉狀連接固定在登陸艦艙壁的掛鉤上,并調整到適當的拉緊度。最后密封車輛,再蓋好蓬布,以利防水。然后,除留下在艙內值班的人員外,其他坦克乘員則可到艦上專供他們休息的床位上去休息。從浮吊第一輛坦克開始,至5輛坦克全部吊入登陸艦艙內并固定完畢,共用了3個小時,其中包括簡單的協商和短暫的準備等工作。為了控制好坦克落艙時的方向,起吊前都首先用輕便的長繩子分別拴住坦克的前、后端(或火炮身管),用人拉細繩子以便控制落艙時坦克的方向。

12月6~7日,各車乘員密封車輛,有關人員勘察了登陸灘頭陣地,研究落實坦克登陸的戰術動作和實施方案。12月8日,073登陸艦起航,航行92海里,在灘頭進行試登陸。12月9日,風平浪靜。上午9時,登陸艦在距岸500多米處的深水區,63式水陸坦克駛下登陸艦。坦克下吊橋時,履帶與橋面呈滾動加滑動狀態下艦人海,然后坦克自行登岸。檢查坦克內進水情況,發現進水不嚴重。然后坦克又離岸入??拷顷懪?,準備倒航上艦,但因海內浪太大,無法對正吊橋的方向,三次上艦未能成功。

如上所述,在深水區對63式水陸坦克進行了上、下登陸艦試驗,試驗發現:坦克下艦沒有問題,但是在深水區由于浪涌太大,車輛和登陸艦都在不停地搖擺,很難對正登陸艦的吊橋,且履帶與金屬吊橋有明顯的打滑現象,水陸坦克在深水倒三次,均未能登上登陸艦。此次試驗是利用另外一個小艇,在水陸坦克的前方進行指揮上艦的,這種指揮方法顯然不符合實戰的要求。本來應當由車長指揮上艦,但因該艦艙門較矮,車長從坦克指揮門伸出頭來,容易被艙門碰傷,看來這也是該艦在艙門高度上需要進行改進的地方。最后,63式水陸坦克自行登岸,再從海灘上登上登陸艦。為了防止坦克上吊橋時履帶打滑,適當減小了吊橋的坡度并澆鑄上一層防滑材料。

上午11時,是海面的高潮期,073艦登陸,放下吊橋,此時灘頭坡度為7度,吊橋的末端可直接支撐在灘頭之上,艦上的59式坦克和T-34坦克下吊橋后不用涉水即可直接上灘登陸。上岸后坦克迅速疏散隱蔽在100米左右的規定位置,4臺坦克從下橋、上灘至疏散完畢的時間為15分鐘,各車之間的疏散間隔為30米左右。坦克通過后,履帶痕跡的下陷量約為150~200毫米。中午12時30分,按照T-34、59式、63式水陸坦克的順序又開始上艦,從第一輛坦克開始行動算起,到5輛坦克全部上艦固定完畢共用30分鐘。

在戰時,根據作戰需要,在有制空權的條件下,采用海上浮吊將坦克吊上登陸艦(艇)是一個比較實用的方法,它的主要優點是吊裝速度快,作業時間短,避免了坦克在海灘上登陸艦時潮夕的影響,便于艦艇盡快實施機動。通過這次海、陸兩軍的聯合軍事演練,初步探索了兩軍的配合協同方法和步驟,試驗人員了解了有關艦(艇)的性能后,對艦艇的改進提出意見,為今后海、陸軍種的聯合協同作戰提供了參考。

試驗總結認為,坦克上、下登陸艦以前,必需提前與海軍協調,明確動用登陸艦、坦克等軍用車輛的型號、數量、進行的項目、協同指揮信號、日期和作業地點等大致內容,并了解天氣預報,避開每月農歷初一與十五的大潮上下艦登陸。坦克上、下登陸艦時海灘作業地點的選擇,最好選擇海灘土質較硬、坡度在10~15度以內的地點,以便于登陸艇直接登岸,達到坦克上、下登陸艇時少涉水或不涉水的目的。如果不具備上述海灘條件,也應保證在上、下登陸艇時海水的深度不超過坦克的涉水性能,且不應有太大的海浪。登陸艦(艇)的裝載量,應與坦克等兵種的編制相適應,能保證裝載一個建制單位的裝備或人員,以保證戰斗時的順利指揮。

其他的海上試驗

坦克上、下登陸艦(艇)演練結束后,海軍與造船廠又專門組織了073艦的抗風浪試驗,我作為裝甲兵參試人員的代表,有幸參加了這次在海上的抗風浪試驗。試驗航行的路線是由遼寧的旅順出發至山東的煙臺(往返)。我們在海上七級風浪條件下進行了較長時間的試驗。海風呼嘯,濤大浪高,登陸艦起起伏伏,不停地顛簸,陣陣海浪不停地向艦身撲來,艦身吱吱作響,食堂內的桌椅全部被晃倒了,艦上的海軍官兵1/3人員都出現了暈船和嘔吐現象。讓人深刻地體會到,當一名海軍戰士,真不容易!為什么登陸艦(艇)的顛簸晃動如此劇烈?這是因為,登陸艦(艇)必須具備登陸的性能,為進行登陸艦艇必須吃水很淺,24米高的登陸艦,前部的吃水深度僅為1.13米,尾部吃水深度也僅為2.13米。所以,幾乎可以說,登陸艦(艇)是“浮”在水面上的艦艇,在海上遇有較大的風浪時必然晃動顛簸得厲害!

我國海灘地貌多樣,對坦克的使用也帶來一定影響。為此,還進行了坦克的海灘行駛試驗。坦克在海灘地帶總的行駛特點是附著系數小,而滾動阻力系數大,所以坦克的通行能力降低。在實際訓練中,一般選擇長有植物的地段和較硬的地段行駛,以便提高坦克的附著力和減小行駛阻力。增檔時一般利用下坡和選擇阻力較小的地段進行。行駛中,避免在軟沙地、坡上或凹坑位置停車,以防坦克下陷過深,造成起車困難而陷車,或從坡上滑下來而發生危險。潮汐對坦克在海灘地區試驗與訓練的影響很大,部隊指揮員和坦克試驗人員,都通曉潮夕的知識并知悉該地區漲潮、落潮的具體時間,以確定坦克在試驗地區每天進行訓練或試驗的時間。

猜你喜歡
登陸艦風浪火炮
我經過的最大風浪
不怕風浪的小船
East Side Story
心的方向
烏拉爾車輛廠將建立一條自動化生產線
中國海軍“井岡山”號船塢登陸艦進行搶灘登陸訓練
冒著炮火拍大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