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教育認證的國際態勢和我國的應對

2009-12-01 02:43翁偉斌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09年9期
關鍵詞:私立學校質量保證文憑

翁偉斌

在我國高等教育迅速融入世界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進程中,高等教育認證、特別是具有跨國效力的高等教育認證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結合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中的特點,闡述高等教育認證國際化的形勢并提出了應對策略。

一、高等教育認證的國際化進展

在UNESCO的推動和努力下,世界各主要區域相繼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建立了一些區域性的高等教育國際認證的框架性公約。這些公約包括1974年的《拉美及加勒比海區域高等教育學習、文憑、學位的認證的區域公約》; 1976年的《環地中海歐洲和阿拉伯國家高等教育學習、證書、文憑和學位的認證的國際公約》; 1981年的《非洲國家高等教育學習、證書、文憑、學位及其他學術資格認證的區域公約》; 1983年的《亞洲和太平洋地區高等教育學習、文憑和學位認證的區域公約》(我國當年加入了該公約); 1997年通過的具有重要意義的《歐洲區域高等教育資格認證公約》(又稱里斯本公約)。

亞洲在1983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教育局(UNESCO Asia and Pacific Regional Bureau for Education, Bangkok)在曼谷召集的會議中就通過了《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承認高等教育學歷、文憑與學位的地區公約》,當時有33個國家參加了此次會議,截止2002年底共有19個國家批準了該公約。2000年以來,分別在曼谷召開了第六次會議(2000年11月)、在澳大利亞佩思(Perth)召開了第七次會議(2003年3月)、在我國昆明召開了第八次會議(2005年5月)。在佩思的第七次會議之后,區域委員會建立了一個網站,對外公布亞太地區對學歷、文憑與學位的區域性認證的相關信息。

2003年11月OECD聯合UNESCO在挪威召開論壇,論壇認為:當今高等教育的質量保證/認證/資格認證的國家框架在很多情況下對于跨國教育和私人提供是不充分的。一些國家,以希臘、以色列為代表,幾乎完全拒絕將非國家辦學者納入國家高等教育系統或拒絕承認他們的文憑和學位。其他一些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以馬來西亞為代表,承認國內教育提供者沒有能力滿足正在增長的需求并歡迎國外提供教育者。在絕大多數國家中傳統的觀點仍然是高等教育是公眾責任,所有教育機構都應得到公開承認和財政資助,是政府對他們的學位給予正式公開的合法性,給私人和外國教育提供者沒有留下什么發展空間。

跨國性高等教育認證在一定程度上補償了真正國際性或跨國間公共認證系統的缺失。在高等教育的工程(ABET)和管理研究(EQUIS)領域內得到明顯的發展,但在其他行業發展中,這些國際性職業認證填補了國家權力機構和高等教育界所留下的狹縫。高等教育認證國際化的另外一種發展是引進國外的認證者,如美國認證機構或英國開放大學的合法性規劃被邀請對其他國家的機構或項目進行認證。

2005年1月在法國巴黎召開會議頒布了《提供優質跨境高等教育指導準則》草案,這個《指導準則》旨在支持和鼓勵國際間的合作以及加強對跨境高等教育質量保證重要性的理解,其目的是保護學生和其他教育相關者不受低質教育的侵害,促進跨境高等教育的發展,以滿足社會、經濟和文化的需要?!吨笇蕜t》涉及到的相關利益者包括政府、高等教育機構、學生團體、質量保障和認證團體、學術認可團體及專業人員團體6種。例如針對政府的部分,提出為設置跨國高等教育提供者建置一個全面、公平且透明的注冊系統,提升跨國高等教育質量保證及認可的能力;推進各國及國際的質量保障認可團體的建立與合作;發展或簽訂雙邊或多邊的文憑認可約定;提供最正確、及時的咨詢等。針對高等教育機構,主要是確??缇痴n程與境內課程質量的可比較性,且納入輸入國文化與語言敏感性的考量;確保學術人員的工作環境、條件與自主性,各機構內必須設置、維持或檢討其內部質量系統的運作、資訊分享與網絡的建立;多家使用現存的準則與質量及認可團體、學生團體的合作以利資訊的散播等。針對質量保證及認可機構,重點在于確保質量及認可機制涵蓋跨境部分,應建立區域網絡;促進兩方彼此質量保證及認可系統的了解;提供資訊;可考慮采納國際的同行評價、國際水準標桿等以確保各式的質量保障及認可機構評價活動的可比性。針對學位文憑認證機構,著重在實務經驗與信息的交換,與質量保障及認可團體的合作以協助認定該文憑是否達到基本水準;對于持有國外學位及對雇主提供就業市場專業文憑的相關資訊等。

2007年5月17至18日,參與博洛尼亞進程的歐洲各國教育部長聚集倫敦,回顧自2005年卑爾根部長會議后各國參與博洛尼亞進程的進展情況。認為各成員國在促進師生流動性、完善三級學位體系、推動高等教育資格認證、構建普遍認可的學歷認證框架和終身學習體系以及贏得良好社會評價方面,都獲得初步進展。截至目前,已有博洛尼亞進程的38個成員國,包括新成員馬其頓共和國,都接受了歐洲委員會(Council of Europe)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關于歐洲地區高等教育資格的互認協議,即里斯本認證協議(Lisbon Recognition Convention)。在貫徹里斯本認證協議、學分互換系統和文憑頒發方面各國已有所進展,但各國和高校實施這些認證的步驟尚有待統一。

會議提出, 2010年將全面完成國家層面的學歷認證框架,增強各成員國和高等教育機構之間的可比性和透明度,以使學習活動更為便利,提升歐洲高等教育整體水平。建立高等教育學歷認證框架,能夠使歐洲范圍內學習者的學習活動更為便利,是增強各成員國和高等教育機構之間可比性和透明度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有助于各高等教育機構根據學生學習的結果和學分設置學習模塊和課程,以利于及時改進學習程序,并完善歐洲高等教育區內的資格互認系統。

倫敦會議強調,盡管到2010年以前完成國家層面的學歷認證框架尚有一定的挑戰性,但各成員國將積極尋求歐盟委員會的支持,分享其建立國家認證框架的成功經驗,從而更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和教師的流動,并保證更好的就業環境。這一目標既是推進歐洲高等教育區的要求,也符合歐洲委員會建立終身學習的歐洲標準的要求,這是在全球范圍內提升歐洲高等教育的一個核心要素。

盡管目前關于高等教育認證仍然存在著許多爭議,但是大多數國家已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了高等教育認證未來發展的不可逆轉的運作趨勢。綜觀世界,高等教育認證已被眾多國家的政府和團體、教育界和公眾所接受,成為教育質量評價和鑒定、保證和提高的重要手段;成為經濟和技術、商品貿易和服務貿易全球化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二、我國高等教育評估、認證的現狀

1.我國高等教育評估/認證的現狀

我國對高等教育的質量保證,主要通過評估來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四十四條明確規定:“高等學校的辦學水平、教育質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門的監督和由其組織評估”。我國高等教育評估的主要政策包括:

(1)建立五年一周期的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評估制度,使教學評估制度化、規范化。

(2)成立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建立專業評估機構。

(3)加強分類指導,鼓勵學校找準定位,辦出特色,建立并不斷完善各級各類高等教育的質量保證指標體系,促進學校公平競爭,形成以質量為導向的激勵機制。

(4)建立定期采集和公布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制度,加強社會對高等學校辦學和教學工作的監督。

(5)規范和改進學科專業教學質量評估,逐步推動建立與人才資格認證和職業準入制度掛鉤的專業評估制度。

(6)建立社會評估中介機構資質認證制度,積極發揮社會中介機構在高等教育質量評估中的作用。

(7)把外部評估和內部評估結合起來,積極鼓勵高等學校建立起內部教育質量監控機制。

(8)把評估的結果作為學校增設專業、確定招生計劃、進行資源分配等有關工作的重要依據。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陸續開展了一系列的高等教育質量評估活動,這些活動主要有:

a.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b.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和博士學位論文抽查。

c.專業學位的認證與評估。

2.我國高等教育評估/認證體系存在的問題

我國加入WTO后,在向WTO其他成員國開放教育服務市場的同時,也為自己創造了打開和進入他國教育服務領域的機會。想要進入他國教育服務市場的基礎是提高本國教育質量,那么認識到自身教育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在何處,需要有一個國際認可的質量標準。進一步說,在教育質量提高的情況下,我國的高等教育機構也需要有國際范圍內較為權威的認證機構進行質量認證,才能在國際教育服務市場上推銷自己,拓展海外教育市場。

我國的教育事業目前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這個階段的特點表現在辦學模式多樣化、民辦教育迅速發展;高等學校迅速發展、高教辦學方式多樣化、學歷教育不斷升溫;素質教育逐漸成為社會和政府關注的熱點;國際交流不斷擴大,大學、中學、小學的國際互訪與合作不斷增多。在這個階段中,教育事業的發展雖然仍然受到政府行為的規范和導引,但不再由政府完全包辦,國際教育認證將成為新的教育產業市場導入的一道門檻。一是認證機構專業性不足。二是無中介組織,認證缺乏意義。

三、我國高等教育評估、認證的對策

1.建立和完善國際教育“元認證”

由于各國的知識和高等教育背景不同,所以各國高等教育機構的教學和學術標準不同,學術運作模式亦不同。而“元認證”機構可以使公眾確信某一認證機構所做出的評價是基于國際公認的標準之上的,通過“元認證”可以進行多邊機構認證,確保國際認證的公信度。因此,建立與完善具有國際性、通用性、科學性和先進性的國際教育“元認證”機構是具有迫切需要的。我國作為人口大國、教育大國,在這個過程中應該起到發起與促進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國的高等教育工作者對國際教育認證進行研究。主要研究對象包括國際高等教育認證標準、國際高等教育認證程序以及國際高等教育認證運行機制等。加強對質量保證機制的元評價。元評價是指按照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的標準,運用可行的評價方法,對整個高等教育質量保證活動進行分析,從而作出價值判斷,對高等教育質量保證活動進行調控反饋,使它經常處于優化運行狀態之中。它不僅要檢查質量保證目標是否符合我國的教育目的,還要檢查質量保證主體是否全面,質量保證指標是否科學,質量保證的過程和方法是否周全、適當,所做的結論是否有效等。隨著教育質量保證研究的深入,人們越來越重視對質量活動的質量、用途、耗費等的再次評價。

2.發揮高等教育認證的政策導向作用

從歐美高等教育認證實踐來看,認證不僅要服從于高等學校信息傳播、高等學校政策引導,更為重要的是要發揮認證機構及認證事業對高等教育政策的影響。作為影響高等教育政策和法律制訂過程的重要“院外團體”,質量認證機構不能將自己的功能局限于政策和法律的落實上,而要結合高等教育的發展和改革需求以及對高等教育專業的理解,在高等教育的問題確認和研究、高等教育政策提案的設計、溝通政府與高等學校關系、游說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者、關注政策實施和效益評估等方面發揮作用。通過各種方式為政府決策提供咨詢或政策建議,向政府和公眾報告教育系統的運轉和質量狀況。因此,高等教育認證機構有必要進行政策性研究。只有提出有價值的政策提案,才能達到影響高等教育政策的目的??梢哉f,對政策的影響程度是認證機構獲得被認證高校認可的重要途徑。

3.積極完善我國高等教育認證體系

在接受任何國際認證之前,高等教育機構必定要接受國內的教育認證,也可以說國內的高等教育認證是高等教育機構接受國際認證的第一道門檻。這就要求國內的高等教育認證在程序標準上學習國際上的成熟經驗,改進原有不足之處,使評價更加具有合理性和科學性。要做到這些,就必須保證我國的認證機構達到以下條件:

(1)確保獨立的高等教育認證規程。只有具有公正性、權威性和服務型的認證規程,才能確保認證的科學性與公正性。

(2)建立高等教育認證機構的法律保障。在一個法治社會中,專業的作為中介組織性質的高等教育認證機構必然要求擁有一定的法律地位,需要法律保障。同時其認證行為與有償服務必須是合法的。

(3)擁有合格的教育認證專業人員。對高等教育認證人員進行系統的專業培訓、考試以及資格的認證;制定標準的行業規范及其相關法律法規;公開公布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4)盡快建立起國際化的高等教育認證體系,對我國所有大學,包括私立大學和對外合作辦學等進行認證。對我國高校辦學質量的基本認證,有利于私立高校與公立高校的公平競爭,有利于加快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步伐。國家或國家委托專業性的權威機構的認證機構負責此項工作。對新建院校要2-3年認證一次,對已經發展比較成熟的高校,可以6-8年認證一次。既要認證高校,又要認證學科專業。認證要在高校分類的基礎上進行,要以終結性評估為主,形成性評估為輔。建立一個健全的高等教育認證體系,規范國內評估工作,發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加速高等教育的國際接軌。

(本文原載于《江蘇高教》2009年第1期)

向私立學?!叭〗洝?/p>

數不清的富人,擁擠的公立學校,這是富豪聚集的英美大城市普遍的特點,這也闡釋了這兩個國家中精英私立學校的突出地位。這些學校通常都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社會捐助。盡管私立學校學費一直在上漲,等待審批入學的申請人名單卻不斷加長。甚至在當前的經濟衰退期,仍然有大量家長拼命要把自己的孩子送進私立學校。

這些私立學校辦學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們能把學生送進精英大學。今年夏天畢業生們會到處找工作,而一張來自世界知名大學的簡歷,比如說是伯克利大學或者倫敦經濟學院的,就比普通大學的要吃香得多。私立學校的主要資本是它們能把學生送進著名的大學。

英國的孩子只有7%能進私立學校,但是牛津、劍橋的學生有40%來自私立學校。美國的相關數據很難提取,但是私立學校成績也是異常優秀。歐美的這些大學一直想在其間進行平衡(英國一些富人家的孩子也的確因為在最后學年中表現不佳而被從私立學校開除)。但是單從學生在入學考試取得優異成績、在著名大學名列前茅來說,這些精英私立學校對褒獎可謂受之無愧。

因此,現在很少有社會改革家認為應當禁止私立學校。相反,他們開始介入大學的錄取政策。他們認為各知名大學在一些領域應該進行控制,尤其是美國的大學錄取體系傾向于錄取校友的孩子。但是這只是一個現象。大批來自社會底層的學生不得不在劣質的公立學校接受教育。只有改變這種現狀,才能改變整個教育體制。而私立精英學校的成功不只是基于金錢,更源于管理。如果公立學校校長能像私立學校校長一樣負責任,擁有同樣的管理自由,比如解雇能力差的教職工、給優秀教師加薪等等,人們自然就不必去上昂貴的私立學校了。

猜你喜歡
私立學校質量保證文憑
田灣核電站運行階段質量保證分級管理
不單純以“文憑證書”識才——營造“高可成低可就”的人才聚集磁場
焊接技能評定過程中的質量保證要求
巴西要發電子文憑
英國的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
當英國精英私立學校不再只屬于精英
英國的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
建陽 建陽區在書坊鄉開辦中專班老區群眾自家門口拿文憑
質量保證監查在AP1000依托項目中的應用
The State Schools and Private Schools in the UK英國的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