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先行促進教師內涵發展

2009-12-09 05:55孫向云
中小學管理 2009年10期
關鍵詞:評價學校文化

孫向云

一所學校的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該校教師的整體素質。為了深層次促進教師發展,我們堅持“育人為本,以德立校,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的辦學思想,建構和培育優秀的學校文化,通過思想的引領影響教師的價值取向,建設與提升教師文化,促進教師素質的整體提高。

一、依據辦學目標,完善教師管理思路

在十余年的辦學歷程中,我們的辦學思想在不斷調整,我們的教師管理思想也隨之發生變化。

立校階段(1996年~2000年)。那時學校工作的著力點是硬件(特別是外部環境)建設,提出的口號是“校興我榮,校衰我恥”,因此當時教師管理的思路是以校為本——學校要發展,教師的發展要服從于學校的發展,以學校的發展帶動教師的發展。

興校階段(2001年~2004年)。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我們逐漸認識到:人是學校發展的重要因素,應當重視教師個體的生活和學習,以教師的發展來促進學校的發展。為此,我們將管理的著力點放在為教師的發展設計“軌道”、搭建教師展示才華的舞臺上,讓他們在活動中認識自己,發展自己,提升自己。同時,我們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用規章制度去管理人、約束人。

強校階段(2005年至今)。伴隨著對新課改管理理念的深入理解,我們進一步認識到,教育的目的是促進人全面、和諧、持續地發展,衡量一所學校辦學水平高低的關鍵是教師的成長度,教師的成長應是學校教育價值的引導與教師自主建構的統一。因此我們以“文化鑄?!睘橹c,以學校文化建設為核心,以求真、向善、尚美,為校園主流文化,把學校打造成求真的知識校園、向善的人際樂園、尚美的心靈家園,形成尊重、理解、認同、共享的文化氛圍,力求使教師成為成功的人(尊重教師作為人這個生命體本身存在的價值。依據多元智能理論:每個人都是優秀的、有潛力的、能成功的)、快樂的人(鼓勵教師追求與實現自我價值)、幸福的人(一個人擁有了希望、力量、自信,就能成為幸福生活的創造者)。

二、優化教師文化,提升教師專業品質

教師文化是教師共同的價值體系與行為規范的綜合。教師群體的價值觀、態度及信仰,是學校教師文化的核心。為了培植優質的學校文化,并以此影響和提升教師的價值取向,我們注重從教師專業化發展和優化教師隊伍兩方面,促進教師文化的建設與提升。

1提出“六大提升”,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2005年,我們在教師文化建設上提出了“六大提升”:

提升自己的氣質,讓形象神采飛揚;

提升自己的表達,讓語言充滿贊賞;

提升自己的接納,讓等待出現奇跡;

提升自己的心態,讓陽光普灑眾生;

提升自己的人格,讓情感產生認同;

提升自己的關懷,讓體貼滲透日常。

為了引領教師注重自己的修煉,增強對事業的熱情、激情,我們將“六大提升”作為學校文化的靈魂,并融進教育教學、黨務工會等各項工作中,使教師人人都是“六大提升”的實踐者和書寫者。

為促進教師的理解、認同和內化,我們采取了誦、貼、講、定等多種舉措。

誦。讓“六大提升”成為一切活動的“開場白”。在教師集會開始前,集體背誦“六大提升”;在“紅五月”歌詠比賽場上,“六大提升”的誦讀聲回響在學校的上空;在開學典禮前,教師們齊誦“六大提升”,在學生面前作出承諾;在10年校慶大會上,“六大提升”響徹會場,向家長和社會莊嚴宣告。

貼。在每位教師教案本的第一頁,都粘貼著“六大提升”。教師們以此時刻鞭策自己。

講。開設“我用教育實踐詮釋‘六大提升”專題論壇,讓教師們用對教育教學的真實體驗,詮釋對“氣質”、“心態”、“表達”、“接納”、“贊賞”的理解。

定?!傲筇嵘睘榻處煹膶I發展細化了努力的方向。結合對“六大提升”的理解,教師制定了自己的主攻方向。教師們自發地將教研組發展目標與本組教師群體彩照制成展板,張掛在辦公室墻壁上,以時常提醒自己,呈現了“我要發展”的良好態勢。

2實施“陽光工程”,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只有讓教師從內心深處感到幸福,教師的素質才能不斷提升。因此,我們注重調動教師的內在發展動力,努力營造“尊重、理解、認同、共享”的文化氛圍。

(1)塑造教師的陽光心態

教師的職業倦怠是每所學校在教師隊伍建設中都面臨的問題。陳孝彬教授說:教育改革的內容之一就是增強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因此,我們以為教師“創設寬松幸福的生活環境”為著力點,組織教師“英姿颯爽運動會”、“群情振奮合唱隊”、“瀟灑優雅模特隊”、“天真活潑健體隊”等,為教師創設愉悅的工作和生活氛圍,使教師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

(2)提升教師的陽光氣質

腹有詩書氣自華。我們實施了“園丁幸福讀書工程”,使教師感受到內心充實所帶來的幸福。我們給教師推薦了(《教育的理想與信念》、《名師心語》、《細節決定成敗》等書籍,讓教師在閱讀書籍的過程中,提升思想,感悟人生,領略教育的策略,從而為提升教師的陽光氣質奠定了基礎。

(3)形成教師的陽光品質

以課題研究為引領。在學?!笆濉闭n題獲北京市科研成果一等獎以后,我們確定了“師生共建知識樹,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十一五”課題。在這一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教師們逐漸達成了以共建知識為載體、以專業提升為榮的共識。此外,我們還開展了“幸福西辛大講堂”活動,請專家、學者、名人、家長、教師、學生為主講人,使教師隊伍建設形成了知識共建、經驗共存、智慧共生、人生價值共享的良好局面。

三、推行激勵性評價。讓教師享受職業幸福

我們將激勵性評價充分應用在教師管理中,使教師在“尊重、理解、認同、共享”的文化氛圍中成長。

1過程評價——激發動力

新課改理念告訴我們,教師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關注結果,而是要關注過程,引領發展,從而激發教師的內在動力。學校在對教師進行評價時,力求既重鼓勵,又顯特點,同時也指出教師需改進的問題。這種在肯定中給予指導、在鼓勵中給予促進的過程性評價,大大激發了教師的內在動力。

2教學評價——彰顯優勢

在求真、尚美的思想引導下,我們注重捕捉教師的優點,打造成功教師。在聽課觀察的基礎上,學校領導編寫教師教學風采的關鍵詞,如“穩健——吳全興”、“文采——張存紅”、“創新——劉學紅”等。我們欣喜地看到,這種特性評價不僅體現了對教師的尊重,而且滿足了教師自我實現的需要,甚至還使一些教師的長處成為了“品牌”。

3個性化評價——共享幸福

心愿評價是促使每個教師的價值都得以體現的良好途徑。2009年元旦,我以吉祥使者的身份給85位教師每人都寫了賀詞:“永不言棄是你的特性,直言快語伴你一生,追求無限彰顯個性,積累智慧卓越有功”,“愿悅耳的歌聲與你同行,愿優美的旋律伴你一生”……一句句符合教師個性特點的新年寄語與芳香的新年賀卡一起,送到了每位教師的手中,讓教師從心里感受到校長這樣了解自己、認同自己,從而感覺到自己的價值,體驗到從業的幸福。

在教師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學校也得到了可持續發展。幾年來,學校已成長為全國首屆學校文化建設優秀學校,獲北京市德育工作先進校、課程改革實驗校、科研工作先進校、文明禮儀先進校等市級以上先進集體稱號57個,連續12年被評為順義區普教系統先進單位。

教師素質的持續提升,使學校得以實現內涵發展,也使我們更加堅定了鑄造學校文化、提升辦學品位的信念。

猜你喜歡
評價學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誰遠誰近?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學校推介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融入文化教“猶豫”等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文化之間的搖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