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水分小麥就倉干燥技術在超大型簡易倉中的應用

2009-12-21 01:29王效國楊靖松
糧食決策參考 2009年21期
關鍵詞:風道入庫風機

王效國 楊靖松

小麥托市收購預案啟動一般在六月初,臨近主汛期,大批量的高水分小麥放在倉內,如何確保儲糧品質和安全,是擺在糧食工作者面前的一個新課題,本文就高水分小麥就倉干燥技術在大型簡易倉中的應用作一探討,供糧食同行參閱。

一、試驗材料

(一)試驗倉房與設備

倉房建筑面積為11520平方米,其中倉長160米、寬72米、高12米,為大型鋼架彩板簡易倉,屋頂做保溫處理,四周為磚砌實墻,墻體安裝采光鋼塑窗,安裝多個軸流換氣扇。

(二)小麥儲存形式

由于簡易倉外墻不能承受糧食的側壓力,因此采用四周麻袋包裝打圍,圍內打入散糧的堆放形式。

(三)小麥數量與質量

試驗倉為當年產新小麥,于7月4號至8月5號入庫,小麥水分在14.5%-16%,雜質1%,容重788克/升,數量3.8萬噸。

二、在大型簡易倉中儲存高水分小麥的技術要求

(一)機械通風系統技術要求

1.風道設計

(1)設計依據。按照5.2米以上堆糧高度,空氣途徑比≤1.5,新小麥收購水分在14%~16%的條件下,理論單位通風量應為22~30米3/時.噸,根據以往的通風技術與經驗,單位通風量降水取15米3/時.噸,降溫取10米3/時.噸。

(2)一機兩道,雙向通風。儲糧垛長152米、寬64米、高5.2米,經設計實行雙向通風,單側設置通風口14個,即共有28個通風口、56條支風道,單側支風道長31米,開孔率分別為25%14米、30%8米、35%9米,由近至遠排列。

(3)繪制圖紙。依據設計方案繪制圖紙,根據圖紙在糧食入庫前進行放線,在地坪上標注靜壓箱、通風籠等標識,防止入庫過程中安裝變向,導致風道間距大小不等。

2.風機型號與數量。選擇風壓和風量都較大的離心風機,尤其風壓相對要高,否則風在糧堆內無法穿透,一般選擇4-72NO6C型或4-72NO8C型離心風機。根據入庫進度及庫存量,配備的風機要在新入庫糧食不超過10天安裝風機通風為宜。

(二)入庫新小麥質量技術要求

1.高水分糧和低水分糧要分開儲存。高、低水分糧混存易導致通風結果不同步,由于單位通風量不能滿足高水分部位要求,而導致高水分部位小麥生霉、劣變等。同時,所用能耗幾乎超出同等水分糧食的一倍以上。

2.新糧入庫要進行過篩清理。有的收儲企業為提高入庫進度或減少數量損失,不經過清理過篩直接入庫。未進行清理入庫的小麥在通風時,由于存在雜質集結區,會導致通風堵塞,使雜質集結區上的小麥水分降不下來,全倉出現高的高、低的低,小麥水分分層不規律的現象。而且雜質集結區易發生儲糧害蟲,導致重復熏蒸。在小麥出售時,由于麥糠多、雜質大、糧食感官質量差,客戶不愿購買,直接影響銷售價格。

(三)糧情測控與通風機安裝檢測技術要求

1.采取邊入庫邊平整糧面的方法,第一天入庫達到糧堆高度的糧食第二天按照糧情檢測技術規范安裝測溫電纜檢測糧溫。同時安裝離心風機,新糧入庫10天以后要開啟風機進行間歇式通風換氣,如遇晴朗干燥天氣要長時間通風降水。

2.在入滿倉通風時分兩批通風為宜,每批每側8臺風機為一組,共16臺風機同時雙向開機,在進行輪換通風時,保持中間一臺風機位置不移,防止中間小麥水分不是垂直向上轉移而是橫向向通風的糧堆滲透。

3.通風前、通風中,要使用風速儀或測水儀檢測通風效果情況,若有死角,從風道堵塞、雜質集結區等方面分析原因,并確定范圍采用引管方式處理死角,達到均勻通風的目的。

(四)機械通風時機技術要求

1.七至八月上旬是每年的主汛期。進入主汛期后,也是托市小麥大量上市收購的時間,一方面新收割的小麥農民不晾曬就銷售,一方面遭遇陰雨天氣無法晾曬,導致小麥水分在14%~16%居高不下。有的糧食在運輸途中就出現發熱的現象。高水分小麥卸車入庫后2~3天糧堆就開始發熱,7~10天糧堆溫度就能升至35~38℃。因此要進行通風換氣,排除糧堆內由霉菌活動及小麥后熟作用引起的積熱,阻止高溫性霉菌的生成。

在高水分小麥入庫時,如遇連陰雨天,要根據糧情檢測結果,不定期間歇式開啟風機通風換氣,雖然不降水但能排除堆內積熱,阻止糧食因高水分進一步惡化,保持小麥良好的品質,否則因發熱引起高溫性霉菌的滋生,導致小麥生霉板結品質下降,甚至出現通風堵塞的現象。

2.八月中下旬已立秋,晴天較多是通風的好時機,期間連續通風將水分降至13.5%~14.5%之間,此時蟲害已非常嚴重,可以進行壓膜密閉投藥熏蒸。

3.藥物殘渣處理后,已進入十月份,是干燥降水的最佳時機,實行第二步降水。這一時期降水快,所需能耗低,把小麥水分降至12.5%左右。到11月份再分步降溫,為第二年安全度夏打好基礎。

4.在通風降水初期,由于糧食原始水分高而采用壓入式通風,底層糧食水分從下至上轉移,糧堆上層會長時間維持高水分,糧面50dm以上出現水分凝集、孔隙度減小、糧面板結等現象。因此在通風過程中要及時翻倒、疏松糧面散濕。

5.通風過程中,對正在通風的糧堆和未通風的糧堆每天早、晚赤腳到糧面上走一遍,能夠檢查測溫線檢測不到的部位。通過天天走,對比分析糧堆溫度情況。表層有點熱的說明下部已發熱,若比較涼說明底部積熱不嚴重,可據此調整風機。

三、應用效果

(一)通風系統設計合理

依設計圖安裝通風設備做到了大跨度風道平行,通風降水均勻,未發現通風死角。通風結束取樣檢測小麥平均水分底層為12.3%、中層為12.6%、上層為13%;糧溫底層16~17℃、中層17~19℃、上層19~21℃。

(二)入庫糧食質量符合通風要求

面積為0.97萬平方米的大型糧堆,由于入庫時對高低水分糧進行了技術處理,小麥雜質實行“三級清理”即振動篩除雜、軸流風機吹雜、人工清掃,避免了通風降水不均和水分不規律分層的現象,杜絕了通風死角的形成。

(三)必要的檢測設備為干燥降水提供了科學依據

根據檢測糧食溫度及水分判定有無發熱、糧堆水分高低,據此確定通風或調整風機;利用風速儀判定風道有無壞道、堵塞、通風死角等。對無隔斷的大型糧堆分批通風時中間一臺風機位置不移動,有效阻斷了高溫高濕氣體向低溫干燥糧堆的擴散。

(四)通風降水各階段單位能耗

第一階段通風以陰雨天或高溫高濕天氣為主,間歇式通風主要是排除糧堆內積熱,降水效果不明顯。試驗倉平均水分15.5%,通風125小時,降水幅度為0.3%~0.5%,單位能耗為2.29千瓦.時/1%.噸。

第二階段通風,立秋之后以晴朗天氣為主,空氣濕度有所降低,通風102小時平均水分從15%降至14%,單位能耗為0.94千瓦.時/1%.噸。

第三階段通風,熏蒸之后,天氣干燥降水較快,通風82小時平均水分從14%降至12.7%,單位能耗為0.58千瓦.時/1%.噸。

四、結論與體會

(一)經過收購保管高水分小麥,筆者認為收購水分高達14%~16%的新小麥儲存在大型簡易倉中,只要通風系統設計合理(建議空氣途徑比取1.4左右)、通風及時到位,不僅能把水分降至安全標準,而且能夠保持良好的小麥品質。但因通風干燥的外部條件天氣因素不同,需要消耗的電量也不一,汛期收購高水分小麥通風降水單位能耗高,需要耗掉大量的電費。

(二)試驗表明收儲13.5%~14.5%水分以內的小麥,只要熏蒸前通風換氣一段時間,不用長時間通風降水就可以直接熏蒸(熏蒸密閉時間不宜超過30天,一般20天左右為宜),等主汛期過后再通風降水,不僅把小麥水分降到安全標準以內,小麥的色澤、氣味、品質均不會發生異常變化,而且單位能耗較低。

(三)風機數量要滿足新入庫糧食通風的需要,外部電源承載力與用電負荷相匹配,根據糧情變化采取措施快而有效,做到早通風早換氣。否則因通風不及時導致糧堆生霉、板結再通風時就會發生通不透的現象。

(四)在大型簡易倉入庫過程中,高低水分糧無法分開儲存時,可以采取高低水分糧同時混合入庫,也可以把高水分小麥散打到糧堆的表層,避免高低水分界面或窩狀糧的形成。

(五)如果因通風不及時出現水分高、發熱、有點輕微板結的部位,改用4-72NO8C大風量的風機通風,在短時間(12小時)內發熱部位的溫度就能降下來。

(六)采用壓入式機械通風降水,對超過5米以上的糧面水層分層現象特別明顯,糧堆底層水分過于干燥,而上層水分偏高,水分梯度較大。因此為做好保量通風,在底部水分降到一定值時改用吸出式通風,平衡糧堆水分達到整倉干燥的目的。

猜你喜歡
風道入庫風機
軸流冷卻風機電機頻繁燒毀的處理過程及原因分析
基于自升式平臺的某海上風電場風機安裝施工方案
2021年山西省659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
中國食品品牌庫入庫企業信息公示②
中國食品品牌庫入庫企業信息公示①
船舶風機選型研究分析
地鐵車輛空調系統送風均勻性仿真及優化
《花花腸子》《倒車入庫》《拔牙之后》《老農趕集》
中央空調末端風機盤管專用出回風道
漳山600MW機組正常運行中單臺一次風機停運和并列總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