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臍帶夾結扎新生兒臍帶臨床效果觀察

2010-01-21 03:17陳曉映全小珍張愛金厲蒙
溫州醫科大學學報 2010年5期
關鍵詞:臍部臍帶炎性

陳曉映,全小珍,張愛金,厲蒙

(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產科,浙江 溫州 325027)

新生兒臍帶的脫落、愈合及不良反應與臍帶結扎的方法密切相關。目前結扎臍帶的方法有氣門芯套扎及臍帶夾、血管鉗鉗夾等,均以無菌操作、止血徹底、利于臍帶早脫落為標準[1]。目前本地區各醫院新生兒臍帶結扎的方法尚以傳統氣門芯套扎為主,為探尋更好的處理臍帶方法,我們嘗試采用臍帶夾結扎新生兒臍帶,并對新生兒臍部愈合情況進行觀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兒600例分為2組,300例采用氣門芯結扎臍帶,300例采用臍帶夾結扎臍帶。兩組新生兒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出生體重、性別、Apgar評分等差異均無顯著性,且產婦無生殖系統感染、羊水污染等產科合并癥及內科合并癥,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氣門芯組結扎法:準備寬約0.2 cm氣門芯,串上手術絲線,經高壓蒸汽滅菌后備用,接生時將兩個氣門芯套在直血管鉗上,處理新生兒臍帶應在新生兒呼吸道通暢、皮膚干燥、輻射床保暖的情況下進行。把血管鉗在臍帶遠端鉗夾臍帶,在中間剪斷,用碘伏消毒臍帶根部和臍周皮膚,用套有兩個氣門芯的直血管鉗在距臍輪0.1 cm處鉗夾臍帶,在距直血管鉗外側緣0.2 cm處剪下臍帶,牽拉氣門芯上的絲線,將兩個氣門芯先后套扎在血管鉗和臍輪之間,而后松開血管鉗,用紗布保護臍輪和臍周皮膚,2%碘酒消毒臍帶殘端,干燥后無菌敷料包扎24 h,期間嚴密觀察臍部滲血情況,防止氣門芯滑脫。24 h后暴露臍部,每日兩次用95%酒精消毒。氣門芯自行脫落或隨結痂一起脫落。

1.2.2 臍帶夾組結扎法:臍帶夾為浙江蘇嘉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使用無菌臍帶夾。結扎方法:新生兒出生斷臍后,用碘伏消毒新生兒臍帶根部和臍周皮膚,距臍輪0.5 cm處用臍帶夾結扎臍帶,在距臍帶夾外側緣約0.5 cm處剪斷臍帶,擠凈臍帶殘端余血,2%碘酒消毒殘端待干燥,臍帶夾下方用紗布環繞保護臍周皮膚,再用無菌敷料包扎。次日取下敷料暴露臍部,24~36 h后取下臍帶夾,每日兩次用95%酒精消毒。

1.2.3 觀察方法:臍帶結扎后每日觀察臍部滲血、臍部炎性分泌物、臍周發紅情況、結痂脫落時間及臍部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做好記錄,產婦新生兒出院時指導臍部護理方法,并用電話方式進行隨訪,第42天來院復查。

1.2.4 觀察標準:參考文獻制定觀察指標:臍部滲血>1 mL定為臍部滲血;臍部炎性分泌物>0.5 m L,為臍部炎性分泌物多[2;]臍輪周圍皮膚明顯發紅,或伴有水腫,為臍周皮膚紅腫;臍帶脫落后在基底部可見持久性的顆粒肉芽組織,呈暗紅或粉紅色,有漿液膿樣分泌物診斷為臍部肉芽腫[3]。

1.3 統計學處理方法 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兩樣本比較采用Kruskal-Wallis比較。

2 結果

2.1 兩組新生兒臍帶結扎后的觀察結果比較 臍帶夾組臍部滲血、臍部炎性分泌物的發生率均低于氣門芯組,差異有顯著性(P<0.01);臍帶夾組臍部肉芽腫發生率低于氣門芯組且差異有顯著性(P<0.05);而臍帶夾組臍周皮膚紅腫發生率高于氣門芯組,差異有顯著性(P<0.01)。見表1。

表1 兩組新生兒臍部觀察結果比較(n,%)

2.2 兩組新生兒臍帶脫落時間的比較 經Kruskal-Wallis檢驗,兩組臍帶脫落時間差異有顯著性(P<0.05);若以臍帶脫落時間以7 d為分界計算,臍帶夾組<7 d脫落率高于氣門芯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新生兒臍帶脫落時間比較

3 討論

本實驗發現臍帶夾組新生兒臍部非常干燥,臍部滲血、炎性分泌物發生率明顯低于氣門芯組,而且未發生臍部并發癥如感染和肉芽腫;臍帶的脫落時間,臍帶夾組也明顯優于氣門芯組,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脫落,這可能與臍帶夾密閉性優于氣門芯,能有效阻斷血運,使臍帶基質干枯快,臍帶組織脫落快有關。而臍帶脫落快是防止臍部并發癥的有效途徑之一[4]。據臨床觀察臍帶夾放置達24 h以上即能形成干燥如片狀的結痂,局部極少有滲血滲液,本實驗臍帶夾組有1例發生滲血,系因結扎臍帶時位置過低,未擠盡臍帶血所致,導致松夾后出現滲血。而氣門芯緊密性不夠,經過高壓消毒后更影響它的彈力,不能完全阻斷臍帶血流。臨床上可見氣門芯組所形成的結痂較柔軟,呈圓形或橢圓形,雖護理時較方便,但滲血滲液發生率高于臍帶夾組。

本次實驗發現采用臍帶夾結扎新生兒臍帶發生臍周皮膚紅腫較多,占16.67%(50/300),發紅的程度范圍隨臍帶夾放置的時間有所增加,可能與臍帶夾本身重力而墜壓新生兒臍周皮膚,引起摩擦致皮膚易于破損、水腫等[5]有關。同時臍帶夾組有2例發生臍周皮膚破損,1例由于將臍帶夾包入新生兒尿布內過緊,臍帶夾壓迫新生兒臍周皮膚,導致臍周皮膚破損。另1例因臍帶夾時間超過48 h,臍帶局部形成片狀的結痂并成銳角,向新生兒腹部皮膚彎曲,刮傷新生兒皮膚。因此臍帶夾結扎期間護士要宣教相關注意事項,加強護理,適時撤除臍帶夾。同時在臍帶夾未取下前,我們將小紗布在臍帶夾下方環繞保護臍周皮膚,以后未再發生新生兒皮膚破損現象。雖然臍帶夾組臍周皮膚紅腫發生率高于氣門芯組并有統計學意義,但臍帶夾組有皮膚紅腫病例愈合良好,并無因此而引起感染等并發癥。

因此,應用臍帶夾結扎新生兒臍帶,能減輕新生兒臍部滲血、臍部炎性分泌物、臍部肉芽腫的發生和形成,并縮短臍帶結痂脫落時間。雖然臍帶夾組的臍部發紅發生率較高,但并不影響新生兒臍部愈合。如果將臍帶夾的重量減輕,可能會減少皮膚的紅腫發生率,臍帶夾的優勢將更加突出。因此,臍帶夾結扎新生兒臍帶臨床效果較佳,值得推廣應用。

[1] 王黎娜.實用助產手冊[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0:97.

[2] 曾樂容. 新生兒臍帶處理2種方法的對比分析[J].當代護理,2003,6(1):2-3.

[3] 孔慧君,孔林匯,馬林青,等. 電離子燒灼治療臍部肉芽腫32例療效分析[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03,4(6):245.

[4] 何婭娟,唐曉英 .臍帶夾和氣門芯扎臍方法的效果比較分析[J].川北醫學院學報,2007,22(5):487-488.

[5] 黃翠琴,韓微,樊雅靜,等.臍帶夾和氣門芯臍帶結扎效果的對照研究[J].護理研究,2009,23(3):802-803.

猜你喜歡
臍部臍帶炎性
探討個體化干預模式在臍部敷貼法治療小兒泄瀉100例的應用價值
中西醫結合治療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體會
胎兒臍帶繞頸,如何化險為夷
臍帶先露與臍帶脫垂對胎兒有影響嗎
兩種不同臍部護理方法對預防新生兒感染的效果比較
新生兒不同斷臍長度對減少臍部感染的影響及護理干預
胎兒臍帶繞頸,如何化險為夷
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臨床特點及治療
炎性因子在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制中的作用
中西醫結合治療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3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