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裁美企不必“自傷八百”

2010-02-05 13:11
環球時報 2010-02-05
關鍵詞:軍售制裁國家

梅新育

毫無疑問,基于國家安全和道義理由對特定公司實施貿易制裁,這種做法是一個主權國家的權利,在國際貿易實踐中司空見慣。

制裁的技巧在于,既要能打痛對方,又要能減少自身的損失。中國可以說現在已經具有了這個能力。關于制裁美國公司會讓中國“自傷八百”的擔憂,不過是聳人聽聞的偽問題而已。

任何國家要有效捍衛自己的權利,都需要具備一定的手段來達到這目的。中國目前對發達國家企業實施貿易制裁的能力,主要源于自己的進口能力。進口能力是一種權力。作為全世界增長最快的進口大國,中國通過貿易渠道對外施加影響的能力也與日俱增。無論是單個企業、行業還是整個國家,一旦被認為有贏得中國市場或投資的前景,常常就會身價猛漲;與中國交惡則身價大跌,這方面的案例已不勝枚舉。正因為如此,美國那些涉案的軍售公司正忐忑不安地等候著中國宣布制裁措施。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貿易制裁要想打準打狠,就當期而言,關鍵在于以下兩點:

首先,要落實到積極參與軍售的公司,要讓他們損失的不僅僅是靜態的當期利益,更要讓他們損失在增長最快的大市場上的前途,從而損害他們在業內的地位。任何一個行業的企業要取得和保持領先地位,都必須進入規模足夠大、且增長最快的市場,率先進入者可能贏得重新洗牌躍居行業領先的機會,進入步伐緩慢和退出者將承受巨大的落伍風險?!翱祹煾怠北緛碓谂_灣食品行業屬于無名小廠,就是因為率先進入大陸市場而躍居臺灣食品行業數一數二的巨頭。在技術和資本密集行業(軍火無疑名列其中),這種寡頭競爭效應更為突出。

其次,我們不能把對臺軍售有關的國家和公司看成鐵板一塊的整體,我們要看到這些國家中有極力主張助長中國分裂主義勢力的政客,也有主張與中國和諧相處者。為了自己個人的私利,那些積極推動對臺軍售者有著強烈的道德風險要犧牲自己公司和國家對華關系的公利,僅僅打擊相關國家和公司整體往往不足以遏制其道德風險。因此,我們需要盡可能將代價落實到相關公司積極主張參與軍售的高管、積極推動軍售的政客本人身上,要讓此事不是成為他們在公司、在選民、在政府中的“業績”,而是成為他們在公司、在選民、在政府中的敗筆,并因此而影響他們在公司、選舉和政府中的地位。這一點是制裁“打準打狠”的關鍵。

從長期來看,我們更需要全力以赴發展自主先進制造業,汲取“運十”悲劇的教訓,只有這樣才能釜底抽薪,徹底打消某些公司有恃無恐的想法。

中國采取積極的反制措施,是符合國際規范的,并不是像某些西方主流媒體所評論的那樣“違反國際貿易規則”。

首先,國際經濟組織的“權力”不僅有限,而且是主權國家依照自己的意愿賦予的,所有的國際經濟組織、國際貿易協定都以尊重一個國家安全和發展的權利為基本前提。世貿組織這個號稱“經濟聯合國”的組織賴以建立的基本規則是《1947年關貿總協定》,其中第21條便是“安全例外”,而臺灣問題正是中國核心利益所在。

其次,沒有任何一個國際經濟組織、國際貿易協定擁有獨力實施這一做法的能力。第三,在國際貿易中制裁外國特定公司的做法并非中國首創,用得最多的是美國,西方媒體的那些說辭最好還是講給正在為支持率掉到50%以下而焦頭爛額的奧巴馬先生聽?!ㄗ髡呤巧虅詹垦芯吭焊毖芯繂T。)

猜你喜歡
軍售制裁國家
制裁之痛
中國宣布制裁三家美企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歐盟對白俄羅斯制裁延長一年
制裁等于束手無策
美高官試圖淡化軍售爭端
美高官稱繼續對臺軍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