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摹邏輯層面時序原則的“V 著(N)+V P”格式*

2010-02-09 13:23劉若楊
關鍵詞:時序賓語層面

劉若楊

臨摹邏輯層面時序原則的“V 著(N)+V P”格式*

劉若楊

(上海師范大學對外漢語學院,上海200234)

從認知語法出發,研究了漢語中一類表現出“現象+意義”語義的“V著(N)+V P”格式,實際在邏輯層面上模擬了時間的先后順序。滿足時間順序原則是連動范疇連續統中的一個環節,其中包含有“否定類”和“留存類”兩種形式。

連動式連續統;“V著(N)+V P”格式;時序原則;邏輯層面

“連動式”自提出起,對它的研究一直備受矚目。根據一般的說法,連動式的定義為:“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動詞性詞語連用,它們之間沒有聯合、偏正、述賓、述補、主謂等關系,中間沒有語音停頓,沒有關聯詞語,也沒有復句中分句之間的各種邏輯關系。[1]”本文以時間順序①本文所說的時間順序表述為:“兩個句法單位的相對次序決定于它們所表示的概念領域里的狀態的時間順序?!痹瓌t為理論基礎,通過隱喻作用將“V著(N)+V P”納入連動式范疇,仔細考察其如何在邏輯層面上進行時間先后順序模擬的操作,以期對相關研究有所裨益。

1 連動式是模擬時間順序形成的連續統

當一個漢語句子是由兩個動詞性成分連接而成,并且這兩個動詞性成分分別表示兩個連續發生的動作或事件,這兩個動詞性成分的先后順序和現實中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是相符合的。比如說:

1)大家回窯睡覺。

2)大家睡覺回窯。

句1)符合實際發生動作行為的先后順序,因此為合法的語句,而人們日常行為不可能出現先睡覺后回窯的現象,因此句2)不合法。通過考察得知,典型連動式具有兩個顯著特點,即摹擬客觀層面的時序原則;具有明顯的目的性。但是連動式中也存在著大量的句子似乎不能分出先后,比如:

3)重耳只好趁此下了臺階,苦笑著向前走去。

4)培杰真人面前不說假話,他告訴何開蔭,新興鎮的稅費改革一直是在偷著干,但這種改革事關重大,僅靠一個鄉單兵作戰,好比小船闖蕩大海。

上面兩個句子似乎不能用時序原則來解釋,因為我們不能說重耳先苦笑然后再向前走,同樣也不能說培杰“偷著干”是先偷再干稅費改革,因此有人質疑時序原則對連動式的解釋力??墒俏覀儜斂吹?語言結構對于現實的象似是一種經過抽象概括的象似,因而對于現實的摹擬并不都是生搬硬套事件發展過程,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對于時序原則來說也是一樣,不能簡單地只從客觀事實的單一層面出發,否認它對連動式的解釋能力。我們認為語言結構可以從邏輯、認知等層面出發來摹擬先后順序。

“隱喻的過程是從一個概念領域投射到另一個概念領域,通過這樣一種認知工具,能夠幫助我們借助一個概念域去理解另一個不同的概念域。[2]”同一個概念在不同層面上使用,就會發生語義引申、使用范圍的擴大,因此隱喻是語法化的一個重要機制②在詞語的“多義性”研究上早己應用了這一思想,如Sweetser等曾提出自然語言的許多類詞匯在言語中使用時可以有歧義地在不同的話語層(面上)操作。?!翱煞譃?個層面認識世界:命題內容、認識世界、言語行為情景”[3],隱喻的特點恰恰是“相似性”,我們就可以通過“相似性”在邏輯和認知層面上摹擬客觀的時間先后順序。此時的先后順序在這三個層面上并未被剝離開,而是緊密聯系,后兩個層面是時間順序從客觀世界向“認識世界、認知世界的投射”[4]。

所以,與語序原則可以在不同的層面上操作③參看畢永娥1994的有關論述。一樣,連動式也“可以從三個不同的層面臨摹時序原則,這些臨摹了不同層面上先后順序的成員形成一個連動式的連續統。[5]”具體表現為:摹擬客觀層面的先后順序——典型的連動式;摹擬邏輯層面(現象+意義)的先后順序——非典型連動式一;摹擬認知層面(背景+目標)的先后順序——非典型連動式二。

2 臨摹邏輯層面時序原則的“V著(N)+V P”

我們從推理判斷的角度出發去考察先后順序的象似性,發現雖然與客觀實際可能不符,但從邏輯層面來看,卻仍然具有先后順序的典型特征,實際上就是對邏輯的先后順序的臨摹?!袄纭恼茪g迎’,‘鼓掌’是一種訊號現象,這種現象表達了一種規約化的信息(所指)。[6]”這種規約化的信息要先作為一種知識存在,然后才能根據訊號現象做出正確的判斷;對于沒有這種知識的人,這種訊號現象是沒有意義的。所以“訊號”和“所指”之間的順序——“訊號”在前,“所指”在后,是一種“邏輯在先”的順序。

時序在判斷推理層面上的隱喻,就是邏輯先后順序的臨摹。比如“坐著不動”中,“坐著”是一種現實的現象,而“不動”是對坐著的強調,并沒有出現新的動作行為,也可以說是這種現象的意義所在,大部分時候,這種“現象+意義”的邏輯判斷需要語境。

臨摹了邏輯層面上“現象+意義”先后順序的“V著(N)+V P”格式,一般都是用V P來解釋說明前面動詞V的意愿所在。在連動式中對V一般有限制,保證其的有界性?!耙粋€表達式在語言形式上的分離性與它所表示的物體或事件在概念上的獨立性相對應”[7]。因此我們從格式整體出發,按照表示的意義,將它們分為以下兩類:

否定類:坐著不動,哭著不說話,拉著不松手,閉著眼不動;留存類:留著喂狗,存著給孩子買房

這兩種“V 著(N)+V P”格式,V P都是解釋說明前面動詞V的意愿所在,所以V P中一般能夠含有或者可以加上“想/要”來理解。它們的前后兩部分雖然也有較為明顯的目的關系,但是與典型的連動式相比,它們沒有客觀的先后關系,而且一般V后的賓語常常被省略而使V與V P之間缺乏論元關系。當V P中的V都為“想/要”類表示意愿的比較抽象的動詞時,“著”前的V 大都為“叫,哭,喊,笑,尖叫”等等動作性不是很強的動詞,這時的“V著”只是表述一個狀態或者是現象,而并不是兩個動作行為先后進行。

5)汽車剛出工廠,就被人們圍了個里三層、外三層,大家爭著喊著要坐車,車箱里站滿了人,腳踏板上也站上了人。

6)他開始玩赫敏從四年級學生那里沒收的尖牙飛碟,它在房間里盤旋,尖叫著想去咬掛毯??唆斂松降狞S眼睛跟著轉,在飛碟靠近時嘶嘶叫。

7)他搖擺著想要站起來。

綜上,摹擬“現象+意義”先后順序的V著(N)+V P格式中,前一個動詞V還可以是具體的動作動詞,而V P中的V大都為比較抽象的動詞,或者是表示非現實動作的否定形式。雖然是兩個動詞,并未表現幾個分離的動作或者事件。實際的動作意義由前一動作表示,而V P只顯示這一動作現象的意義。從認知角度出發,現象意義一般在現象之后表現出來。因此,“V 著(N)+V P”格式是在邏輯層面而非現實層面對時序原則的臨摹。

2.1 否定類“V 著(N)+V P”

滿足這一類的否定類“V 著(N)+V P”格式,是指V P是含有否定詞的謂詞結構,而V是肯定形式,整個格式表現出“肯定+否定”的形式。其中肯定形式的V主要有以下兩種:

2.1.1 前加“一直”“干”“只(是)”“仍然”等詞語的

光桿動詞再加“著”

8)老張和老李很拘謹,干笑著不說話。

9)這死婦人一句話也不講,只是坐著不動

10)在這段期間史帕克一直站著不動,并且隨時巡邏一下周圍。

2.1.2 “V 著(O)”式

11)那眼睛可尖,一下就認出是大煙土,心里早動了,臉上卻不露色,又閉著眼不理他。

12)你們說,你身邊有這么個明白人,你會恨他?他有點小毛病你會揪著不放?

從上面的例句我們可以看出其中一個較為突出的特點是,“賓語在這些句子中負載的語義信息很少,因此語義地位也較低。[8]”因此這些句子中雖然前面的肯定動詞結構和后面的否定動詞結構大都可以帶賓語,但通常都不帶或者省略賓語而不影響句意。比如以下一個句子中的賓語能夠省略:

13)“你就跟我走吧,沒事,沒回來工作,我跟你們領導說?!崩钽y橋拉著我不放手?!钽y橋拉著不放手。

另外一個比較突出的特點是,在帶賓語的結構中,處在賓語位置上的詞常常為“表示身體部位的名詞”[9]:

14)余明義將兩手搭在邢氏兄弟的肩上,輕輕地摩挲著,搖著頭不說話。

15)他僵住了,張著嘴出聲不得。

從例句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出現在此處賓語位置上的名詞性成分大都不承載很強的語義信息,有時是由于漢語音節習慣的影響,和前面的單音節動詞合成一個較為穩定的結構,有時只是為了敘事的方便而設定一個場景。由此可見,這里的“V著(N)+V P”注重的是動作與狀態之間的關系,V和V P在語義上起到互相補充說明的作用,V P不能增加新信息,只能起強調作用。

2.2 留存類“V 著(N)+V P”

2.2.1 留存類“V 著(N)+V P”中的V

這一類的V 一般為“留、存、放、擱、攢、積累、儲備、儲藏”等具有[+留存]的語義特點的動詞④參見李向農、張軍:《“V著V”結構的意義關系及結構中“V”的語義特征分析》(2001)的有關論述。。

16)這段國民黨崩潰前夕的歷史,很值得一寫。作者大概留著放進《報海舊聞》和《舊聞雜憶》的續集了。

17)然后再加香蘭素,攪拌,擱著使其冷卻。

18)莉兒正存著錢想買一雙旱冰鞋,剛差這么個數,她想得到這筆錢,堅持說她能完成任務。

2.2.2 賓語出現與否不影響句意

就如上述16)17)兩例,其實都可以補充出V著賓語N,但是補充出來反而使句子看起來冗余,不符合語言習慣,例18)中“錢”一般不省略,但如果真的省略,根據上下文也能判斷出省略的賓語是什么,因此留存類的“V著(N)+V P”中的N出現與否并不影響對于句子的理解,“能使人們把意思表達的全面、周到”[10]。

3 結 語

從認知的角度出發,我們認為構成連動式的最基本要素是滿足時序原則,而對于在客觀實際情況中不滿足的“否定類”及“留存類”“V 著(N)+V P”來說,V P更加抽象,既不能單獨表示一種動作行為的情況,也不能為整個句子增加新的信息量,只是對前動作表示的動作行為的強調或者說明。但這不能作為將“V 著(N)+V P”格式剝離出“連動范疇”的理由,因為作為“連動式連續統”中間環節的重要成員,它在邏輯層面上象似模擬了時間的先后順序,因此我們認為,這兩類“V 著(N)+V P”是模擬邏輯層面時間順序原則的連動范疇成員。

[1]張斌.漢語語法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林書武.國外隱喻研究綜觀[J].國外語言學,1997(1):55-59.

[3]戴浩一,薛風生.功能主義與漢語語法[M].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4:32-35.

[4]沈家煊.“邏輯先后”和“歷史先后”[J].外國語,1998,31(5):91-92.

[5]高增霞.現代漢語連動式的語法化視角[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3.

[6]石毓智,李訥.漢語語法化的歷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113-143.

[7]張敏.認知語言學與漢語名詞短語[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156.

[8]Elizabeth MO’Dow d.Prepositions and Particles in English[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1998:77.

[9]丁加勇.“V 1著V 2”結構的語義框架[J].常德師范學院學報,2001(2):36-39.

[10]黃岳洲.語法理論和語言實際[J].中國語文,1956(2):19-24.

On the Iconic ity of“V 著(N)+VP”Pattern of the Logical Time O rder Princ ip le

L IU Ruoyang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Chinese Study,Shanghai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4,China)

Research on Serial Verb Patter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in the range of cognitive grammar shows that one kind of“V 著(N)+V P”pattern to manifest“phenomenon+meaning”of words is on the iconicity of the logical time order principle,one of the chains of serial verb pattern of continuous category,which is sorted with two types——Denial and Preservation.

serial verb pattern;“V 著(N )+V P”pattern;time order principle;logical layer

H 146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0.02.017

1673-1646(2010)02-0075-03

2009-11-12

劉若楊(1 9 8 5-),女,碩士生,從事專業:現代漢語語法。

猜你喜歡
時序賓語層面
顧及多種弛豫模型的GNSS坐標時序分析軟件GTSA
清明
連詞that引導的賓語從句
直接賓語和間接賓語用法精練
基于不同建設時序的地鐵互聯互通方案分析
賓語從句及練習
基于FPGA 的時序信號光纖傳輸系統
健康到底是什么層面的問題
策略探討:有效音樂聆聽的三層面教學研究(二)
策略探討:有效音樂聆聽的三層面教學研究(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