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學校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

2010-02-17 13:53范霞董淑紅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0年27期
關鍵詞:原始憑證職業能力

范霞 董淑紅

濰坊科技學院 山東壽光 262700

職業學校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

范霞 董淑紅

濰坊科技學院 山東壽光 262700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知識經濟時代,職業學校唯有把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放在首位,培養出技術過硬、企業實用的創新技能型復合人才,才能迎接知識經濟的巨大挑戰。

創新意識;實踐能力;職業學校

10.3969/j.issn.1671-489X.2010.27.052

隨著經濟社會日新月異的快速發展,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強勁需求已對職業學?,F有的教育教學提出嚴峻的挑戰。面對新形勢,作為職業學校的一名專業課教師來說,筆者深感責任重大。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使培養的學生走向社會后具有過硬的專業技能、較強的創新意識、較高的生命質量?筆者認為當務之急是開展創新教育教學,著重加強學生專業實踐技能的培養鍛煉。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筆者談幾點財經專業課教學中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做法。

1 走下講臺授課,為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營造綠色的教學氛圍

無壓抑的、民主、平等、和諧、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課堂氣氛,就是綠色的教學氛圍。教師走下講臺,手捧教本教具融入學生之間授課,能使學生意識到自己就是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人。學生不是配合教師的教,而是教師服務于學生的學,根據學生的“學勢”而“撥”。教師走下講臺,師生平等互助沒有絕對權威、卑微,沒有高高在上,學生可以坦然地毫不拘束地從不同角度向教師提問,雖不成熟完善卻閃爍著創新思維火花。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創新精神只有在他們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表現和發展。學生在寬松的環境中學習,都樂于表達,勇于爭論,大膽質疑。在和諧、民主、充滿活力的課堂中人人張揚著個性,思維是活躍的,反應是敏捷的,能夠啟迪激發學生產生創造的火花,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 突出實踐性教學,為創新思維的形成創造良好的意境

生產實踐是培養學生發揮創新能力的土壤,是培養應用型、技能型、創造型人才的根本。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更是在參與活動過程中養成的。創新教育對教師自身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財經專業課教師一定要根據本專業的自身特點和優勢,巧用教法,因勢利導,加強實踐性環節的教學,把學生培養成既懂理論又會操作,更富創造能力的新型專業人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拋棄傳統的“書本教育”,突出財經專業教學的實踐性,構建形式多樣的“案例教學”模式。

2.1 生活中

讓學生留心觀察并收集資料。在進行某些概念和理論知識的學習時,應注重直觀性的案例教學。如在學習原始憑證一節時,機械地講解什么是原始憑證、自制原始憑證、外來原始憑證,原始憑證有哪些內容,會很抽象,學生難以理解接受和記憶掌握。如果預先布置學生經歷觀察購物過程并收集單據,如:在大型正規收款的商店里購物,你是怎樣完成購買過程的?你經手了哪些單據?哪一個是作為購物的憑證?為什么?購買者選中商品后,先由售貨員開一張一式三聯的單據,由購物者拿著到收銀臺付款,收銀員收款后留下存根聯(第一聯)并分別在紅票聯(第二聯)和藍票聯(第三聯)蓋章;購買者領取商品時售貨員留下紅票聯,藍票聯給購買者作為購物依據的原始書面憑證,具有法律效力。存根聯和紅票聯是商店的自制原始憑證,藍票聯作為購買者來說就是外來原始憑證。在學生經歷并注意此事件的基礎上提出概念內容,不僅加深學生對概念和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也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增長了實踐操作技能。

2.2 在教室內

學習基礎會計中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財務會計報表時,教師先利用實物引導法進行簡單的案例教學,即發給學生真實的憑證、賬簿、報表,通過讓學生觀察,來培養學生的感性認識,消除書本與現實之間的“斷層”;在對照材料闡釋知識內容的同時,進行實際的模擬操作。

2.3 在會計模擬室中

當學生學完基礎會計后,就進行手工模擬會計核算的整個賬務處理流程。準備好某企業1~2個月份的各項經濟業務,要求學生完成從原始憑證的填制到會計報表的編制整個會計處理流程。所用的憑證、賬簿及報表都是真實的。通過模擬操作可以加深學生對課堂理論知識的理解,有助于掌握基礎知識,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的會計理論與實務有機結合起來,系統地掌握會計核算的基本流程,培養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合作精神;使學生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各項會計工作、各崗位會計工作及其工作程序的基礎上,對會計管理工作和會計核算的組織工作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2.4 上機操作財務軟件

基礎會計、財務會計理論學習結束后,用計算機軟件模擬實習會計核算的整個流程。在微機室中安裝用友、金蝶等先進的財務軟件,要求學生利用財務軟件真實地完成2個月的會計處理,包括賬務處理、會計報表處理以及其他業務核算,使學生初步熟悉各種財務軟件的使用方法,掌握會計電算化知識;同時經過手工與計算機的會計模擬,初步學會2種不同技術環境下如何完成從填制取得會計憑證到編制財務會計報表的整個會計核算過程。以案例訓練推進教學過程,經案例訓練強化財務會計知識的運用,真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盡快熟悉適應不同企業的技術工作環境打下良好的基礎。

2.5 到企事業單位和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教學實習

學生在校期間,定期到企業參觀、實習,把課堂搬進企業和會計師事務所,讓學生在干中學,在學中干,邊干邊學,工學交替,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深切體會會計職業和會計人員的社會責任,落實“零適應期”就業。

通過實踐性教學,不僅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能力及自覺遵守職業道德的意識,使學生從會計案例操作中體驗到學習生活的快樂和充實,激發學生探索未知的本能和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促進學生智力的創新發展。

3 利用現代化教育教學手段,為創新實踐意識的形成奠定基礎

3.1 利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計算機能夠通過語言、圖像和聲音同時作用于學生的多種感官,讓他們左右腦并用,全身心地投入。把教材中自帶的光盤和教師自己制作的教學課件展示給學生,將抽象的專業知識轉化為直觀的具體的業務知識,將枯燥的靜態內容變為動態的、有趣的、簡單的、能引起學生注意力的知識點,利用好奇心和新鮮感激發學生產生創新實踐意識。

3.2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通過網絡資源及時了解和更新財務知識,努力使學生學到本專業最前沿的知識內容。鼓勵學生上網學習,讓學生及時了解掌握本專業的最新發展動向,充分感受到知識更新的快速、積累知識的重要和學習創新的迫切。

4 組織多種形式的專業技能大比武,為創新實踐人才的發展提供平臺

專業知識重在操作。組織多種形式的賬務處理、珠算、點鈔、會計電算化等技能大比武,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寬闊的舞臺,讓全體學生都大顯身手。通過比武既能夯實學生的專業基本功又能形成學技能、練技能、比技能的良好氛圍,使學生除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外,還使得一大批特長生、尖子生脫穎而出,為他們今后的創新發展提供平臺。

總之,社會經濟的快速持續發展,給職業學校的教育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學改革、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勢在必行。目前,唯有把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貫徹教育教學之始終,把課堂變成21世紀新人的訓練場,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職業教育與市場需求的無縫對接與互動。

G712

B

1671-489X(2010)27-0052-02

猜你喜歡
原始憑證職業能力
消防安全四個能力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論會計憑證的審核-原始憑證
新會計準則下資產減值原始憑證的規范
職業寫作
大興學習之風 提升履職能力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我愛的職業
淺議會計出納原始憑證交接單
“職業打假人”迎來春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