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技術創新加快產品結構調整 促進產業技術升級

2010-04-14 02:06武漢重型機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世界制造技術與裝備市場 2010年4期
關鍵詞:技術升級車床機床

武漢重型機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黃 照

當前,受世界金融危機大環境的影響,我國經濟出現了由高速發展走向逐步趨緩的態勢,各個行業均受到了很大影響,國內機床行業也無可避免地受到了較大沖擊,重型機床制造企業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只是相對中小型機床產品,重型機床受其影響則相對較小,主要還是產品與市場所決定的,這是我國機床企業受金融危機影響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

面對金融危機,企業必須積極調整產品結構,不斷提高產品技術水平,滿足市場需要,這是決定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重型機床行業之所以在此次金融危機中,仍能保持一定的增長幅度,其原因一方面是受到國家產業政策拉動以及宏觀經濟調控的積極影響,另一方面也有企業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堅持自主創新不斷發展的內在因素,這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因。由于重型機床行業企業長期堅持技術創新,加大技術改造投資力度,加快產品結構調整,促進產業技術升級,抓住市場先機,不斷提高產品技術水平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為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這是重型機床行業先于其它行業廠家快速發展、平穩渡過金融危機的關鍵所在。

重型機床是制造業的工作母機,重型機床行業擔負著向各重點行業領域提供基礎裝備的重任,為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重型機床產品服務的對象和應用領域決定了產品的技術價值,充分體現了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的重要戰略地位。企業要保持長期可持續發展,向市場提供高技術水平的產品,必須具備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再者,技術創新為結構調整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因此結構調整必須與技術創新有機結合,才能實現調整產品結構、促進產業技術升級的目標。

武重在調整產品結構、促進產業技術升級方面為行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產生了積極影響,也獲得了企業持續發展的良好效果。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加快產品結構調整 不斷優化產品結構

武重的技術創新,以市場需求定位,實施發展中高檔數控重型機床產品占領市場的產品發展戰略,加快產品結構調整,以高技術含量的產品作為市場主打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尋求立足之本。從建廠至今,武重的產品結構調整歷經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由普通型向數控型升級,主要是以產品技術升級為目標,其完成時間是上世界的80年代初期;第二階段是向柔性加工技術升級,以擴大工藝性能為發展目標,其實現時間為上個世紀的90年代;第三階段是向復合加工技術升級,以技術為工藝性能復合為目標,是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期至現在。

第一階段:實現由普通型向數控型升級

上世紀80年代初,武重就率先進行了產品結構調整,實施產品數控化升級發展戰略,制定了數控機床上品種、上水平、上檔次的產品技術發展規劃。1984年研制出我國第一臺4米數控雙柱立車——該設備是我國重型機床中唯一獲得國家質量金獎的產品,實現了我國重型數控機床 “零”的突破,開創了我國重型機床由普通型向數控型產品技術升級的新紀元。1986年,武重又與德國希斯公司進行FB260型數控落地銑鏜床的合作生產,使產品的數控化范圍進一步擴大。至此,武重在數控機床技術的引進、吸收、消化方面取得了成功。

隨后,武重相繼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臺2m數控龍門鏜銑床,?130mm數控臥式鏜銑條、?260mm數控落地銑鏜床。至80年代末期,武重主導產品已基本實現數控化,數控單柱和雙柱立式車床、數控臥式鏜銑床、數控落地式銑鏜床等產品實現了系列化,在行業內率先淘汰了全部普通型產品,標志著我國重型機床已進入數控化時代。

80年代末90年代初,武重率先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臺16m超重型數控單柱移動立式車床,該產品的研制成功具有劃時代的影響,被評為當年中國十大科技成果之首。該機床有4個指標代表了立式車床的先進水平:加工16m的外圓直徑、過中心距離10m、8m工作臺和550t承重。當時這臺機床的這4項指標在國內是最高的。世界上只有2~3個廠家能生產這種超重型產品,業內專家的評價是:“它標志著我國重型機床產品已進入世界第一方陣”。

而今,武重在制的加工直徑28m的大立車又打破了此記錄,四項指標均為世界當今之最。隨著產品結構的優化,產品技術再上新臺階,使得超重數控立車和超重型臥式車床系列化進一步完善,成為促進產業技術升級的標志性產品,武重極限制造的典范。

第二階段:向柔性化制造方向發展

重型機床的工藝特點是加工工序單一,輔助時間長、加工周期也長,這決定了產品結構調整是重型機床今后發展的必然趨勢,相應地,改變現有結構與性能,擴大工藝范圍及工藝適應性,以柔性加工取代傳統加工方式,提高加工效率,成為重型機床發展的必然方向。

國外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普遍開發了重型柔性加工單元,以滿足工藝技術要求和最大限度的挖掘工藝潛力。武重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研究柔性加工單元,并將其作為產品結構調整的重點,以提高產品技術性能和擴大工藝性能為目標,同時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技術水平。其中,研發成功我國第一臺鏜桿直徑?130mm重型數控臥式加工中心和柔性臥式加工單元,以及立式柔性加工單元,實現了重型機床產品向柔性化的技術升級。

第三階段:向高速高精復合化方向發展

21世紀是我國重型機床技術水平提升最快的時期,產品技術更趨成熟,與國外差距進一步縮小,品種市場滿足度越來越高,產品發展已轉向以高速、高精、高效、大功率、復合加工為主的發展方向,研制成功一批具有當代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檔復合加工機床。

技術創新和產品技術升級步伐的加快,為企業取得了豐厚的技術成果。武重逐漸意識到,產品結構調整是促進產品技術升級的助推器,由此結合自身實際搭建了獨具特色的技術創新平臺。

在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臺16m數控單柱移動立式車床這種代表性超重型機床產品的基礎上,武重加快超重型機床產品研發制造,至今已生產了10多臺同類型超重型機床產品,如研制出的18m、20m等超重型單柱移動數控立式銑車床、 5×38m、 5×42m和6.8×57m超重型數控龍門鏜銑床等。這些由武重制造的多臺大規格超級 “航母”,具有大功率、滿負荷、高效率加工的特點,滿足了發電設備、鐵路、鋼鐵等大型制造企業加工特大、超重零件的需要,其結構型式即使在國外也不多見,顯示出了武重自主創新的宏偉氣概。武重還承擔完成了國家 “863計劃”項目CKX5680型七軸五聯動數控重型車銑復合加工機床,該機床國產化首臺重型高檔數控復合加工機床,為我國船舶工業加工大型船用螺旋漿,打破國外技術封鎖,替代進口,提高國防戰斗力做出了貢獻。研制成功的CKX5368x95/160型專和數控單柱移動立式車銑復合機床是國內首臺大型核電加工機床,為實現核電裝機國產化零的突破奠定了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武重為世界矚目的三峽工程建設項目提供了加工水輪機的關鍵設備——CKX53160型數控單柱移動立式銑車床,其技術要求之高,制造難度之大,創我國超重型機床之最。該機床僅零件就有2000余件,自重近700噸,是國內機床重量之最。該產品榮獲200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機械工業技術進步一等獎,是當年國內機床行業獲得的最高獎勵。

二、堅持技術創新 加快創新能力建設

武重是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是國內重型機床的研發基地,作為我國重型機床行業的排頭兵,我們注重將企業的創新能力建設列入企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在技術創新的體系建設、制度建設、平臺建設、環境建設以及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投入了很多精力和努力,作為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武重技術中心每年都會獲得銷售收入的5%作為資金支持。為實現技術創新,我們將創新能力建設與制度、管理、機制相結合,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新與技術引進相結合,即“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道路,打造了以企業為主體、自主研發與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平臺,通過建立以國家重大攻關項目為依托的技術創新模式,企業的技術創新步入了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發展軌道。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創建創新型企業,公司不斷加大技術創新的投入,加強創新能力建設,技術創新的環境與條件得到明顯改善,我們主要做了如下方面的工作:

1、構建創新體系與機制

為完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技術指導,公司成立了技術委員會和專家委員會,由技術中心負責公司的技術管理和協調工作。技術中心下設6個專業化研究所,分別是:立車研究所、鏜床研究所、銑床研究所、臥車研究所、工藝研究所和鍛治研究所。為規避產品開發的技術風險,特別組建了由資深老專家和高級技術專家組成的專家技術評審委員會,通過對每一臺新開發的產品技術方案進行可行性及風險分析評估,以此避免新產品開發可能帶來的技術風險和經濟損失。

1)樹立全新創新理念 建立創新機制

國內機床設計結構基本上是跟在別人后面克隆,新技術采用的不多,有的甚至還照搬國外早已淘汰的技術,致使國產機床水平落后,因此,設計理念的轉變對提高機床技術水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直以來,作為我國能源、交通、冶金、機械、鐵路、航天航空、軍工等重要行業的裝備制造基地,我們始終堅持自主創新與技術引起相結合的技術發展路線。當前,武重的重型機床產品全部實現數控化。其中,CKX53200型20m超重型數控單柱移動立式銑車床、CXK5680型工作臺8m七軸五聯動數控重型車銑復合加工機床等產呂代表了國家水平,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大部分產品達到國際90年代水平。超重型數控立式車床、超重型臥式車床、超重型數控龍門移動鏜銑床達到當代國際先進水平。 “武重牌”數控立車產品是國家質監局授予的國家免檢產品。目前,已完成主導產品高檔復合化技術升級,尤其是超重型機床全部實現了復合化加工,武重技術創新、極限制造均處行業的前列。

技術創新的關鍵是如何將各種創新資源和技術要素進行合理整合與有效利用,充分發揮各種技術資源優勢,調動全體員工的主創性,這是有效實現自主創新目標的根本途徑。為此,公司為技術創新建立了靈活的激勵創新機制——即以項目為依托,實施項目研發負責制,以合同項目金額提成作為獎勵經費,將技術人員與項目利潤掛鉤,既有有償獎勵,又受合同項目贏利約束,利益風險同擔,能夠較好地發揮工程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培養創新人才隊伍 灌輸全員創新理念

創新不單純是工程技術人員的事,企業全體員工才是真正的創新主體。為加強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武重注重更新創新觀念,強調樹立全員創新理念——那就是每個員工、每個崗位都需要創新,調動公司每一位員工的積極性,讓所有員工都來參與創新。為此,我們積極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積極營造 “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努力上進”的良好氛圍,加大后備人才的培養,強化崗前培訓與在職知識更新,使技術創新保持充足的人才資源儲備。并建立起了公司的技術設計研究平臺、工藝創新平臺和故障分析平臺;另一方面為培養造就一批高素質人才隊伍,不斷招聘各類技術人才,充實技術人才隊伍、技術標準隊伍和技術情報隊伍,形成了技術創新的人才鏈?,F在,公司共有各類工程技術人員330人,其中,國家及省、市級專家17人、正高職高級工程師14人、高級工程師73人、工程師103人,首席技師、高級技師和高級技工300余人,各專業化研究所都有自己的學術帶頭人,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2、打造產學研技術創新平臺

加強與院校、院所的聯合創新,充分發揮院??蒲袃瀯?,有效利用各方技術資源,將科研成果與產品開發設計緊密結合,積極打造產學研技術創新平臺,這是技術創新的有效途徑。武重先后與湖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所院校簽署了校企戰略合作協議,與院校開展全方位的技術合作及基礎共性技術項目的課題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

1)打造工業和信息化融合平臺和數字化技術創新平臺

裝備制造業需要實現現代制造,就必須利用信息化手段改變傳統的生產管理模式。目前,武重正在啟動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入現代裝備制造之中,將現代化的高檔數控機床與信息技術緊密結合起來,加快流程再造,為實現重型機床的先進制造、遠程控制、數據處理等創造條件,力圖打造技術自主化、設備柔性化、制造集約化、服務網絡化的 “兩化”融合的現代制造企業。今年初,武重搬遷改造項目已經基本完成,投資4600萬元的企業信息化建設工程也已同步實施完成,通過信息化建設項目的運行,在武重新廠區打造全新的集產品、技術、生產、銷售、財務、管理、物流于一體的企業現代化信息管理系統,為企業全面實施現代化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針對重型機床產品的設計開發,武重專門建立了數字化設計集成平臺,以保障信息資源共享和產品數據安全性,實現重型機床產品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與控制。并為SCM、ERP的實施提供有效的集成接口,為技術創新創建高標準數字化設計平臺,實現數字化設計打下了堅實基礎。

2)加強基礎共性技術研究 創建國家級重點工程研究中心

當代重型機床的技術發展非???,集高速、高效、高精、復合化、環保節能、智能化于一體,具有技術復雜、制造工藝難度大等特點。針對影響重型機床技術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題,我們必須加強重型機床基礎共性技術的研究,以此提高國產機床的技術性能和可靠性。因此,武重正積極準備申報創建國家重點工程研究實驗室,圍繞重型機床共性關鍵技術開展研究,真正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進一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F在,此項工作正在積極籌備之中。

3)申報博士后工作站 建立博士后產業化基地

為加快高層次技術人才的培養,武重正在加快申報企業博士后工作站。以重型機床基礎共性技術研究為主攻方向,與相關大學進行產學研聯合辦學,共同組建博士后工作站,為企業產品研發提供技術及人才支撐。同時,200年武重已獲得湖北省人事廳的批準,建立了博士后產業基地,企業以項目為依托,通過技術攻關將實現技術創新成果產業化,為重型機床產品全面升級提供著技術保障。

4)依托國家重大項目 加快首臺套產品研發

武重一直致力于走自主研發、極限制造、民族品牌的道路,自主研發的多種產品不僅成為代表行業水平的標志性產品,而且有多臺是我國 “首臺套”重大裝備。企業以重大項目為依托,打造首臺(套)技術創新平臺,不斷優化產品結構,結構調整,始終遵循 “以發展中高檔數控機床為主,堅持研發一代,儲備一代,生產一代”的產品研發原則。產品研發不斷向更高檔次、更高水平發展,現在每年都有多臺以上為國家重大項目配套的重型、超重型機床首臺套產品在用戶投產使用。2009年2月底,武重與天津賽瑞機器設備有限公司簽訂的合同中,涉及的四臺機床均屬國內 “首臺套”,如規格位列世界第一的加工直徑達28m的數控立式銑車床和鏜軸直徑達320mm的落地銑鏜床,還有國內第一的龍門寬10m的數控龍門鏜銑床和可承重500t的5m數控超重型臥車。在一次次挑戰極限制造的過程中,武重贏得了市場,更充分展現了 “國家隊”的風采。

5)加快消化吸收再創新

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與世界著名的德國希斯(Schiess)公司合作生產數控落地銑鏜床;并引進了該公司DL系列超重型數控臥式車床的技術,生產了該系列中最大規格的加工直徑達?4000mm、加工長度15000mm的超重型數控臥式車床以及其它規格的產品。通過合作生產及技術引進,經過消化、吸收、再創新,加快了自身產品技術的提高,完善了產品系列,加速了超重型數控機床國產化的進程。

三、提升產品水平檔次 促進產業技術升級

武重開創了我國數控重型機床技術升級之先河,尤其是重型機床基礎共性技術的研究始終走在行業的前列,在重型機床行業數控型產品上樹立了標桿,為行業企業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借鑒與參考。

由于武重堅持技術創新,帶動了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提高了重型機床產品水平,進一步縮小了與國外先進技術水平的差距。上世紀80年代,國內重型機床廠家先后開始研發數控型產品,數控重型機床產品如雨后春筍般地推出,標志著我國重型機床行業全面進入了數控化時代,掀起了產業結構調整和產品技術升級的高潮,推動了數控重型機床產業的快速發展,替代進口,提升裝備制造業水平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目前,國產重型機床與國外的差距主要體現在產品的質量與可靠性等方面,具備與國外先進產品競爭的能力,特別是重型、超重型立式車床和臥式車床已完全能滿足市場需要,產品技術水平達到當代國際先進水平,其中,超重型數控立車已處國際領先水平,國內市場占有率達95%以上,基本擋住了進口;超重型臥式車床已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市場占有率達到90%。重型機床是我國機床行業中具有較強國際部分力的行業之一,也是產業升級最快、與國外差距相對較小的行業。

2006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為表彰武重多年來為國家做出的重要貢獻,授予武重 “在振興裝備制造業工作中做出重要貢獻”的榮譽稱號,也是全國機床行業3家獲獎企業之一;重型數控鏜銑床系列產品榮獲中國名牌稱號;“武重”牌機床被商務部授予 “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稱號;武重技術中心被國家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結構調整使武重鑄就了眾多輝煌,探索出了一條產品結構調整與自主技術創新同步發展的新途徑,產品結構調整與技術創新不僅提升了產品技術水平,增強了核心競爭力,還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也為企業贏得了諸多榮譽。

武重在超重型機床研發制造方面正在創造新的紀錄,續寫新的輝煌,以超重型機床產品再造極限制造新的平臺,超重型極限制造成為結構調整新的目標,向極限制造的高難點攻關,即將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1、正在研制我國第一臺為滿足超大型遠洋艦船舵軸加工的超重型臥式鏜車床基礎上,研發制造世界第一臺超重型臥式鏜銑車床,最大加工直徑5m,最大加工長度24m,最大承重達500t,該機是集鏜銑床于一體的復合加工機床。

2、研制中心的CKX53280型28m單柱移動式數控超重型立式銑車床,最大加工直徑28m、過中心最大加工直徑達14m、最大加工高度13m、最大承重600t,各項指標創世界之最。

3、研制中的龍門寬10m的數控雙龍門移動式鏜銑床,床身最大長度達72m,最大加工長度64m,最大加工高度8m,可實現五軸聯動,是目前世界最大規格行程的數控雙龍門移動鏜銑床。

4、研制中的FB320型超重型數控落地銑鏜床,主軸直徑?320mm,配備承重達600t的數控回轉工作臺,為世界承重最大的數控回轉工作臺。

產品結構調整需要良好的加工設備作保障,武重投資20億元實施整體搬遷改造,其中,投資8億元進行設備更新改造,新增重型、超重型機床等關鍵設備42臺,全部采用自主創新設計的自制設備,投資為5.78億元,主要有重型、超重型數控立車、超重型數控雙龍門移動式鏜銑床、大型臥式加工中心、數控落地式銑鏜床、龍門式車銑鏜加工中心等關鍵設備。進口了一批具有當代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檔數控機床及檢測儀器設備,這些進口設備成為制造工藝質量的重要把關設備,使武重的制造能力達到了更高水平。通過技改使設備數控化率達到90%,實現了用數控機床制造高檔機床的目標,技術改造投資既拉動了企業內部需求,又給自主創新提供了創新平臺,技術經濟效益非常顯著,如此大規格、大規模、大批量的設備由企業自主投資技改,在國外也絕無僅有。

武重探索出了一條走 “自主改造、自我武裝”的技改發展道路,為下一步實施 “兩化融合”發展戰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我國裝備制造業的技術改造提供了示范與借鑒。

現在,武重新廠區已經建設完成,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重型機床研發制造基地,基加工設備及檢測手段堪稱國內一流,制造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可與世界先進制造企業相媲美。但是,我們深感僅有精良的裝備尚不能滿足重型機床技術發展的需要,還需要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制造工藝,走 “兩化融合”發展的道路,才能提升重型機床產品水平和檔次,實現從生產制造向生產服務型企業的轉變,為我國裝備制造業提供更多、更精良的國產化重大技術和工藝裝備,引領中國重型機床制造業潮流,為提高我國制造業水平做出更大的貢獻。

猜你喜歡
技術升級車床機床
CW6163B車床在線銑削燒結臺車操作實踐
機床展會
車床三爪卡盤找正組合工具
基于人機工程學的臥式車床整機防護裝置的設計
2019,中國機床變中求進
李輝廢塑料加工設備技術升級產量高更賺錢
基于通用機床的100%低地板有軌電車輪對旋修
機床擠刀裝置的控制及應用
光源技術升級,色彩還原更鮮活 光峰WeMAX APUS-30E
CM6132型臥式車床控制系統的PLC改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